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396)

燕先梅:“……”

李成:“……”

想少干点活就直说,别用这种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方法!

顾璋继续卖惨,拿着这说事。

两人额角抽抽,惨败在顾璋的厚脸皮之下,任劳任怨地帮忙分担起工作来。

这其实是个大工程,但是有了走遍各地的燕先梅帮助,还有李成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地整理,找出错处,进度一下变快了很多。

很快,按照分数高低,排名排出了十份地理大作业。

有同一个地方的学生一起进入前十,故而十份地理大作业,最后确定了六个都府,作为带领学生去实地教学的地方。

六个都府公布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

忧愁的自然是落榜的。

欢喜的当然是被选中的。

“顾大人要来咱们江陵府了!”

“咱们都府的学子可真是争气,竟然足足有三个进入了前十。”

某地周家,夺了家主之位的周老夫人,看着榜上四个女子的名字,畅快地笑道:“好样的!虽然数量上还比不上,但都在前排,好好好!”

有些时候,只有同为女人才能感同身受。明明同样的事情,男人做就被夸,女人做就被骂,被谴责这不该是女人做的事,凭什么呢?世界上凭什么就只有女人不该做的事?

当家主,她分明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姜富商看着名列榜首的女儿,听着身边所有人都讨论他这个庶女,笑得合不拢嘴的同时,也有些激动。

一年多没见,也不知道姜柔在学院傍上勋贵没有?

这么亮眼的成绩,性子也贴心可人,肯定有人看中她了吧?

这次回来,他可要好好帮姜柔参谋参谋。

京城。

顾璋站在一艘大船面前,这是明盛帝下令为出海,对船进行革新技术而新修的一艘船。看着一包包系统兑换的种子种出来的粮食登船,对着身后的学生们,顾璋振臂一呼:“出发!”

相比离家时已经脱胎换骨的学生们,对归乡也十分期待,对这种和同窗一起的游学模式更是激动,齐齐意气风发地大声应道:“出发!”

第146章 盛世来19

船上。

顾璋饶有兴致地东瞧瞧西看看, 他对船的研究确实不多,主要是因为基地在内陆,基本没有用上船的机会。

不过他瞧着, 这艘船确实不错,顺着滔滔江水行驶,并不会有太多摇晃,速度也快。

这一年多,他为了上课,也把那些基础学科的知识都研究了个遍, 这会儿也能看出风帆、动力都不错,相比好几年前进京乘坐的那艘商船, 进步不小。

“顾总督!”一道激动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顾璋顺着声音望去,是个熟人。

是之前被明盛帝派去边关的一百名精兵之一。

顾璋好奇地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身着水师军服的精兵双目炯炯有神, 身板笔直, 带着从边关带回来的铁血气, 这会儿面色欣喜地对顾璋解释道:

“我们回京后不久,就听到了朝廷要组建水师的消息,要挑选一批官兵去组建。邢威说这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兄弟们商量了一下,有一半都去了。”

“邢威说的?”顾璋问。

“邢大哥说, 您跟他提过海外的事,他觉得这个建议可能是您提的!兄弟们都觉得您想做的肯定没错, 除了有家眷的,没牵挂的都去报名了!”精兵声音兴奋,语气都透着点崇拜。

顾璋想起来, 他好像是跟邢威提起过广阔的海外天地。

他看着对方这双“跟着您走,肯定没错”的锃亮双眼, 不好意思摸摸鼻子,就这么信任他?

顾璋提醒道:“海上其实很危险,并没有那么好拿军功。”

“当兵哪有不危险的?在边关您还亲自领着大伙去和匈奴打呢,不也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不仅打得痛快,得军功也快,更能往上升。”他骄傲地挺起了胸膛,“您看我的军职,这要是在京城,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升到这么高。”

他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自己笨不要紧,要学会跟着聪明人走!

顾璋见他锐意进取,浑身都洋溢着拼搏的干劲儿,也不再劝了,而是和他简单聊了起来,最后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

等回到船舱后,他琢磨了一会儿,拿出信纸写了一封信给钱家,水师一天天发展,玻璃窗和一些其它玻璃制品,也该陆续面世赚钱了。

这封信将会在下一个补充物资的港口送出去。

隔天,顾璋就听到船上的学生们都开始讨论起“顾夫子深入草原”“顾夫子智谋过人”等等一系列边关的事情。

时不时就能听到船上四面八方传来惊呼声,还有小团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神色兴奋地讨论着什么。

顾璋:“……”

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竟然是个大嘴巴?

“顾夫子,您真的带着他们把匈奴放风筝一样溜啊?”

“顾夫子,我想听你带队去神不知鬼不觉抢了匈奴牛羊的事,用的什么办法?那都没说清楚,我怀疑他根本自己都没琢磨明白。”

顾璋才到甲板来晒晒太阳,就被一群好奇的眼神盯住,一眨不眨的,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你。

顾璋忽然觉得,是不是该在船上也给学生们布置点功课?

***

航线是按照距离远近来排的,没过几日,他们就到了第一个都府。

江陵府。

顾璋出来站在船头,天工学校的学子们发现快到了,也纷纷从船舱中出来,站到顾璋身后。

抬目远眺,依稀能看到一座繁华热闹、满是人烟的巨大城池,城池周围,也有数不清的大片良田,一块块分布着。

船越来越近,码头上等待的人们也激动起来。

“大人,您看那肯定是顾总督的船。”有人激动地高声喊道。

前来迎接顾璋的官员们,还有闻讯而来的两岸百姓,都顺着这道声音,朝着这艘大船上看过去。

只见船头立着一位俊朗的青年,衣袍迎风而动,身板如松,有种格外突出的气质,站在一群人的最前方,像是一轮耀眼之极的骄阳。

让人一眼望去,就再也忍不下心挪开目光。

衣着统一的学子们,错落地站在后方,精神头十足,看起来也十分鲜亮,生机勃勃。

岸边的官员和百姓们,微微仰着头看巨船越来越近,只觉得一股强大浓郁到要溢出来的磅礴自信和生命力,如江中的潮水一般,不断朝他们迎面拍打而来。

“是顾大人!”

“顾大人带着他的学生们来咱们江陵府了!”

“不愧是顾大人和天工学校的学子,看着就觉得厉害!”

不少百姓,尤其是附近农人,看到他们盼了好些年的农神终于出现在眼前,忍不住潸然泪下,高兴得不能自已。

顾璋听着两岸的声音,心情也有些激荡又复杂。

以往这种场面,都是在他已经做出成就,最后要离开的时候。如今他还没踏足这片土地,只是看着他要来,就有这么多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