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377)

黎川眼底涌动波光,心绪复杂道:“是啊,并非她胆子小,只是头上压着的山太重。若要我冒天下之大不韪判案,丢掉官职,被所有人指责嘲讽,我也不一定敢。”

顾璋挑眉:“是吧!”

是不是代表这家伙终于走出来了?

黎川顿住脚步,朝同行的挚友深深一揖,动作板正规矩,“瑶光之大义,我万万不及。”他甚至也忽然想做点什么。

少年时便觉得瑶光是他一生难得良友,此刻亦然。

顾璋猛地跳开,耳根微红:“你又来!”

他逃一样大步往外走,大声道:“我这就去找玉昂,让他写夸你的文章。”以牙还牙,谁不会啊!

黎川吓得差点丢掉克在骨子里的规矩,以最快的速度朝顾璋追去。

绝对不行!不行!!

***

学校运行一切良好。

这会儿,起初那些根本不信,对答案和教材持有怀疑态度且激烈争辩,然后亲自去做实验的人,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去的时候有多雄赳赳气昂昂,这会儿就有多灰头土脸。

小部分是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认识竟然是错的,大部分是根本连怎么测试,怎么进行答案验证都摸不清。

古有曹冲称象,其智慧就能让人惊讶,可见想要得到某些事物的答案,是需要智慧的。

气冲冲去验证货船排水量的人,先卡在了港口,后自己做了小模型,又应量少损耗大而不能确定……前前后后想了好些办法,头发都掉了不少。

其他去证道的人,也都好不到哪里去。

故而都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再听说李老竟然去天工学校上课了,简直惊讶得眼睛都掉在地上。

这怎么可能?

绝对不可能!

天塌下来,李老都不会去的,那可是有女子的学堂!

还没缓过神来,又听到顾璋上课的一系列放飞操作,心都拧起来。

严肃正经的课业、山野间的疯闹。

这简直就和小儿涂鸦,落在名贵字画上一样让他们感觉不自在。

纷纷上奏。

明盛帝也有些担忧,便想着去学堂看一看。

他记得顾璋跟他说过,学校开业之后,可以去看看的。

顾璋一口就答应了。

都是带出去玩,带一小群是带,带一大群也是带。

明盛帝和朝中文武百官们,很快就体验了一把“户外农学实践课”的快乐和充实。

一节课下来,仿佛有无数的知识哗哗的往脑子里灌,然后又有无数的问题,争先恐后地哗哗往外头喷。

又因为缺了之前的课程和基础,甚至很多都听不明白。

但是看周围不到十岁的小不点,在那里不断点头,不断记笔记,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谁好意思说自己没听懂?

绷着脸,保持沉稳!

最后晕晕乎乎的跟着去,惊喜之后,又晕晕乎乎地跟着回。

等到了学校里,才有了那么一丝熟悉带来的安全感。

顾璋放学生们去自习、上后续的课,他便带着一群人参观起来。

主要是带着投资方爸爸明盛帝,好好看看他的钱都花在哪里了。

走了一圈,把该看的都看了,就回到了学校最大的那个教室。

抬头一看“梦想殿堂”

戎景山敏锐地问:“此间为何叫这个名字?”以他的了解,顾璋取名都很直接,住的地方就叫宿舍,吃饭的地方就叫食堂。

如今突然冒出一个名字独特的,定然有异!

第139章 盛世来12

哦豁, 把这一遭给忘了!

顾璋带着一群人溜达到这,才想起来这间大教室还有他的“灵机一动”的大饼。

主要是这玩意挂上去,刚开始他还觉得不错, 开学后这么一段时间,天天看,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顾璋犹豫了一下,但是想到之前已经被他忽悠过的人,顿时淡定了。

东西是他做的,想法是他提出的, 自然是随他说,还是没有人能反驳的那种!

面对戎景山这个敏锐的家伙, 顾璋面色平静:“不是我取的,是许多人强烈要求我改的。”

在学校两位夫子, 还有一众助教看过之后, 便惊为天人, 一致觉得原本的名字配不上这些奇思妙想,除了这个,还起了一堆天花乱坠的名字, 顾璋对这些向来无所谓,避开了太文艺, 选了这个只增加一个字的。

原来不是顾璋起的名字。

再加上顾璋平平淡淡的语气,众人都没提起太大的兴趣, 还晕晕乎乎的在脑子里琢磨,刚刚旁听的那节农学课。

但是熟悉顾璋的六部尚书侍郎们,被顾璋坑过的大臣们, 却不那么轻易相信他的话。

他们谨记一个道理——顾瑶光这小子嘴里说出来的话,好话八成不可信, 坏话许能信八成。

对这个梦想间早有耳闻的窦天工,主动道:“以天工学校的命名风格,想来这一间还是有些不同寻常的地方,不如我们进去瞧瞧?”

现在这间大教室没有学生上课,顾璋直接推开门。

明盛帝带头走了进去。

确实是一间普通的教室,与现在许多教学场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何要起这么一个名字?

正当不少人疑惑的时候,有人惊呼出声:“快看上面!”

下意识抬头。

屋顶极高,从天空垂落下来一根根透明丝线,将一块块造型各异的木牌、模具,错落有致的悬挂于半空中,宛如一个大型风铃。

阳光从高处敞开的窗户洒落进来,将一部分木牌和模型照得透亮金黄,宛如鎏金。

“我看到那上面写的是纺织机,前面还有八锭的字样,难不成是一次能用八锭同时纺织的东西?”

“三用打稻机,是哪三用?我好像看到下面有小子了,谁带了三级的澄目莹镜,借我一用。”

“旁边还有个双人打稻机,怎么个双人法?这个牌子下面怎么没有小字?”

顾璋心里默默道,没有小字,当然也是因为他不知道双人打稻机到底是怎么个双人法,只是听说过,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提供个思路罢了,不论做不做的出来,做出来之后又是不是原本的双人打稻机,那就不关他的事了,他也不在意,只要是能提高效率的机器就好。

比如双人合力借助机器,效率堪比十人?

又或者最后不是双人,是双牛打稻机,两头牛横扫一村稻穗。

又或者做出来的不是打稻机,而是无意间试出了别的效果和作用,那也行!

顾璋默默不作声,毕竟周围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他真要是一个个回答,怕是嘴巴都要讲干,还要来十几个分身,摆烂,当做没听见……

大家也不在意,一脸惊喜地在教室里东转转、西转转,像是寻宝一样看天上的木牌和模型。

“这个自动风车是什么?我曾经任地方官的都府,就经常刮风,风又大又凉爽,这个能用吗?”

“哪里有会自己动的东西,还是我这个手摇榨油机看起来更实用,榨油工序复杂,耗费人力,手摇这个词听起来就相对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