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349)

京郊不远处那儿,本来是先皇要修园子,将江南风光移过来的,只可惜修了一半就因为战事停了,等后来明盛帝上位,本就不宽裕的国库打了几年仗,直接捉襟见肘,更不可能去修。

再请一些工作人员当npc,想玩单刀赴会搞偷袭的,npc的任务就是守城,想玩双方激战的,连npc都省了。

两军对垒演习,单挑刺杀游戏,模拟巷战,大型沙盘对战……

玩法多种多样,不信吸引不了人!

顾璋十分肯定道:“回本是绝对没问题的,稍微经营得好一点,每月都能有不少银子进账。还可以帮您挑选将才。”

明盛帝看着自己的顾小状元,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思妙想,而且就在他灵机一动之后,才几个呼吸时间,就能想到这么多?

他感慨道:“瑶光果然聪慧过人。”

他原本是真的没想玩的,就是听得心里微痒,想起了曾经在边关的那段时光,尽管身体累些,但是什么都不用多考虑。

心痒之后,还真有点期待了,尤其是顾璋描述得那么有趣,他只恨得不能三日就完工,马上就能试试。还能顺便赚钱!不过他控制住表情,不多露出太高兴的情绪,可不能被臭小子看出来了,要不准能顺着杆子往上爬。

顾璋美滋滋地拉明盛帝跟他一起入坑:“到时候我跟您比比看,看看谁厉害。”

“行。”

明盛帝决定了,从今天开始,要勤练武艺,整日处理政事,他武艺都没原来强了。

顾璋美美地蹭完一顿御膳,然后回家跟媳妇分享御厨的手艺,一起悄悄地偷师。

***

皇宫。

目前最受皇帝宠爱的六皇子赵淳,得知了顾璋不仅真的被批了一个月的假,还从父皇那儿领了一笔钱,一批工匠,工部批条,心里酸溜溜的,父皇怎么这么喜欢他的顾小状元?

他们一众皇子,竟然都比不上顾璋得父皇喜爱。

不敢当着明盛帝冒酸水,他道:“也不知道顾大人是哪里有这么多别具匠心的想法?”

明盛帝道:“瑶光六元及第是千古难得的奇才,他喜好玩乐,自然也比旁人做得好。”

原本明盛帝就对顾璋有与别的臣子不一样的感情,这可是自他登基起的小福星,还是他钦点的六元及第的顾小状元,等做了那个枝繁叶茂的大树护住大宣的梦之后,这份喜爱就更多了一层。

这是老天赐给他、赐给大宣的珍宝。

六皇子本才十多岁的年纪,最是年少气盛,原本就不服气,听明盛帝说“聪明的人做什么都厉害”的这份自豪劲儿,心里更酸了。

他母后也跟他说,顾璋虽然年纪小,但是能得许多大儒的欣赏,官场上即使一开始和他不对付的人,最后竟都能放下成见和立场,永远有令人惊奇的实力,把同辈的人,衬托得黯淡无光。

他母后虽然嘴里说父皇确实对顾璋偏爱过多了,竟然能纵着他那般闹腾,但是赵淳记得清清楚楚,母后也让他和顾瑶光交好!

赵淳:“听闻燕丞相与其弟后日过寿,想替父皇去送礼。听说顾大人也会出席,儿臣听闻顾大人在边关事迹,不输于成名武将,也想去瞻仰一二。”

明盛帝没注意到小儿子酸溜溜的情绪,随口答应了他这个小请求,又忍不住把顾璋夸了一遍,最后道:“你去看看也好,若能学个一星半点,就受益匪浅了。”

赵淳:“……”

气炸了!

父皇就这么喜欢顾璋吗?他分明才是父皇最疼爱的亲儿子!嫡亲的!

***

听说顾璋要回京,秋娘和顾大根都到京城来。

只是老人家身体不好,准备等顾璋下一任地方确定了,再把人从老家接过来。

只不过还是每月一车车的东西往回送,老人家在村里有面子,有吹牛聊天的东西,日子就是高兴的。

有孝顺孩子惦记呢!

顾璋和燕芷在家第一次做生日蛋糕的时候,顾大人胃口大开,恨不得一人吃完一整个,还扬言:“这么好吃的东西,我天天吃都吃不腻!”

结果还没过两天,秋娘和顾大人就开始看到蛋糕就跑了。

燕府似乎也不想太高调,于是兄弟俩原本间隔三天的寿宴,合在一天办。

有燕先竹这个官居丞相的人在,寿宴极其热闹。

大半个京城交好的人家,还有燕家的人脉,翰林院中的学子……都来送贺寿礼,宾客络绎不绝,热闹得紧。

燕先竹燕先梅兄弟俩,虽然有些好奇顾璋这两天在忙着准备什么,不过也按捺得住,肯定是要送给他们的寿辰礼。

而且经常收到顾璋的来信,自然知道他还是那个老样子,半点没变,尽管四年未见,也不觉得陌生。

心思更细腻的燕夫人却有些着急。

燕老夫人的手稳稳地压在她的手上:“别担心,今天芷儿和瑶光肯定是要来的,而且芷儿时不时来信,看样子过得不错。”

燕夫人苦笑:“尽管书信都好,可没亲眼看到终究是不放心。那可是边塞穷苦的地方,信里越说好,我越是放心不下。”她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苦涩道:“也不知道是不是遭了夫君不喜,要不怎么会成婚四年,都没有怀上孩子?”

她的芷儿一向乖巧贴心,会不会怕家里人担心,这才写得信里只说好,好得都像是假的,哪有夫妻过日子,一点也不吵架的?

燕老夫人拍了拍儿媳妇的手,这个儿媳什么都好,就是一对上女儿就失了理智。

芷儿小时候央她一下,软乎乎撒个娇,竟就答应给安排小厨房。

观望着想要嫁女儿拉关系的,也在席间觥筹交错,笑容满面,只是眼神时不时往入口的方向看。

顾璋牵着燕芷从马车上下来,身后跟着的丫鬟小厮抱着一堆红色的礼盒,一式两份,没有丝毫偏颇。

听到门口唱和声,知道顾璋夫妻两人到了。

燕先竹还要招待宾客,燕先梅却能开溜,往大门连通的正堂,装作不经意间,缓缓走过去。

他的小石头!

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刚赤府改变太大了,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百姓,日后好多代都不用再受苦受穷,担心被饿死了。

宾客中也传来交流声音。

“听说刚赤府的百姓为他送行,走得鞋都磨破了都不肯回去。”

“百姓们还送了他一把万民伞。”

“如此大功,利在千秋,皇上肯定又要给他赏赐和晋升了,他还这般年轻,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许多人都感慨,谁能想到呢?当初顾璋请命去刚赤府的时候,都觉得他放着康庄大道不走,走上了歧路。但是现在人回来了,他们都下意识带着点恭敬和佩服。

甚至已经不敢再把顾璋看作晚辈了!

除了普通宾客,也有与燕家关系很好的官员,听到通传声之后,羡慕地看了燕先竹俩好几眼:“怎么就成你老小子的孙婿/弟子了?”

燕先竹不仅不生气,反而还高兴大笑:“没办法,已经是我的孙婿了,你想也想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