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34)

从县城乘车赶来的燕老和姜武,远远站在后方,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洪亮祝词,驻足凝望。

每个村的声音都很洪亮,生怕土地公只听到了其它村的祷词一样。

农民以粮食为天,没有谁不想自己地里能多产出些粮食,更不会在这种时候惜力。

饱含期盼的洪亮合声,如涛涛浪潮奔涌而来,阵阵滚入顾璋心里,他仿佛回到了前世,全基地面对丧尸潮前共同宣誓,谁都不想死。

时空交错,蓬勃的生机冲散了血腥和死气。

“礼成!”

顾老爷子搂了一堆麦上来,开始给人分发,每家几颗麦粒。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每家每户都来沾沾福气,沾了福气寓意着每家都能有同样好的收获。

顾老爷子给了顾璋一把:“小石头你也帮忙发发,早点发完,大伙早点开始收麦子。”

顾璋点头,从另一头开始发。

每个拿到麦粒的人,都忍不住摊开手心,仔细端详起来,有的还搓一搓。

“这还真不一样。”

“比我家的饱满一些。”

顾德贵拿到地里收上来的麦粒,没让顾璋走,蹲下来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小石头啊,爷爷问你点事,你还记得怎么照看那株麦子的吗?”

他记得这些时日,小石头总往地里跑,前些日子不是就因为这个传说他不念书了吗?

他们大人都忙着照看自家田地,小孩子说不定注意到过细节。

旁边人看着手里的麦子,也竖起耳朵来。

顾璋道:“我发现那个麦穗的时候,它就比别的大一圈了。”

众人脸上期盼的光,一下子散了好多。

顾璋话风一转:“不过我有给它带山里的黑土,我看山里黑土上的草都长得老高了。”

虽然没有系统里的有机黑土,但是山里确实有一片土,里面富含永河村土壤里缺失的微量元素,多少会有些改善。

顾大根就在旁边,他显然心情不错,笑容很大,他道:“那些土能干什么,都是小孩子闹着玩的,德贵叔你别当真。”

顾德贵转过头瞪了他一眼:“小石头都比你靠谱。”

等头转回来,严肃略凶的表情顿时又堆满笑容,虽然看起来也并不和蔼就是了。

“小石头你多回忆回忆,等小麦收完了,爷爷请你去家里吃好吃的。”他努力和蔼的哄着。

顾璋点头:“好,我知道了。”

村里产量也稍微增长一点,他家再多一点也就不明显了。

一直是这么少的产量,他的地主收租梦,都感觉没那么舒服了。

大伙都暂时散了。

家家户户都要去忙着收自家地里的小麦。

不过看了顾家的麦子,家家都有些好奇,顾家这几亩地,到底能产多少粮食?

顾璋将最后几粒麦穗粒发完,回头就听见顾大根在向秋娘诉苦,“德贵叔竟然说我不如小石头靠谱!”

“小石头都没下过地。”他的声音里藏着点委屈。

秋娘把他往田里赶:“赶快干活去,哪有跟自家儿子争这个的?”

顾大根顿时心塞了,连秋娘都不站在他这边,难倒他不是秋娘心里最厉害的人吗?

顾璋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眼中泄出的笑意更明显了几分。

他走过去,将田边的镰刀捡起来塞到顾大根手里,毫不吝啬的夸奖道:“爹最厉害了,我做的不都是爹你教的吗?”

是啊,儿子都没种过地,干什么不都是他教的、或者是看着跟他学的?

顾大根毫无防备的就被顾璋带进了沟里,成功接下了“以后小石头说的都是我教的”这口锅。

他此刻完全没意识到,还乐呵呵地揉揉儿子的脑袋:“是啊,我怎么没绕过这个弯!还不都是我教的,嘿嘿。”

“走走走,咱赶紧抓紧时间去收麦子。”顾大根拉起媳妇就走,“我刚刚听德贵叔说,咱家亩产可能有两石!”

全村人都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五月人倍忙,说的就是这抢收的场景。

不过今日的永河村有点不一样,不论是谁家,但凡停下来歇口气,都要念叨下顾家那亩地,还要念叨下那株看起来格外壮实的小麦王。

“你们说顾家那几亩地,能收多少粮食?”

“我家去年一等田也才收了一石两斗,能有个一石五斗,一石六斗?”

“我也记得之前咱们这片最高的记录,也就是一石六斗,我听说的那年,还不信,觉得是人家往里面掺麦子了,没想到今天真的见到了。”

“德贵叔还说有两石,我觉得还是不可能。”

“等会去看看就知道了,干活干活。”

***

燕老找了一圈。

这么些天,愣是没找到人。

燕先梅让姜武去寻人,自己则是往顾家田边走去。

顾璋也回家了一趟,用甘蔗和绿豆熬了些汤,又打了些村里的井水上来凉着。

最后带着凉悠悠、甜滋滋的冰绿豆汤,往田边走。

他不下地干活,总也要做点事,要不比真七八岁小孩还不如了。

两人就在田边遇上了。

顾璋脸上都是笑,毕竟谁对着大方干脆给钱,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人不高兴呢?

这不是普通的老人,是个有钱的财神爷,是他餐桌上香喷喷的烤鸭、是他家的青砖大瓦房!

顾璋端着一碗绿豆汤,邀请道:“要喝吗?”

燕老也不嫌弃粗陶碗,接过来喝了一口,入口就觉得惊艳,微凉的汤水从舌尖滑下,清爽的绿豆香气被甜意浸润。

“你家放了糖?”

这可是个稀罕玩意。

顾璋正色:“不是糖,是山里采的一种带甜味的草。”

反正甘蔗渣已经被猪吃了,谁也不能说这个不是甜草煮的。

他道:“我先给家里人送下去,等会不凉了。”

顾璋走到田边,将还凉着的绿豆汤递过去:“爹、娘、爷爷,先休息会儿。”

顾老爷子一抬头,就看到了燕老的身影。

他本就高兴,这会儿更是喜上眉梢,三步并作两步就灵活的蹿过来,压低声音道:“那傻富傻富的冤大头怎么又来了?”

顾大根没说话,低头喝水,但眼睛时不时也往燕先梅的方向瞅,明显也在好奇这人又来干什么?

顾璋不在意道:“好像是来找人的,他刚刚想跟我打听个人。”

“那小石头你带人好好找,毕竟也让我们家有了往后的好日子。”

“好。”

顾璋收拾了粗陶碗,就往树荫底下走。

燕先梅将粗陶碗还给他,目光落在顾家的田里:“你们家是今年收成最好的一家?”

“算总数的话肯定不是,我家只有六亩地,还有两亩是开荒开出来的劣等地。”顾璋把碗收回篓子里。

“亩产应当不错。”燕先梅说着,脑子里也在猜想,会不会有那位大才的帮忙。

顾璋点头:“应该不错,您不是想打听人吗?”

燕先梅见他小小年纪,就沉稳,思维也不被带偏,眼里划过欣赏,不愧是能做出龙骨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