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337)

这不,玩了好几个月,回到岩武城之后,顾璋宣布了,开工厂,他要招商!

刚赤府商人们都愣住了。

他们看见顾璋带着媳妇到处玩,时不时给农耕一些意见,还以为他想在刚赤府专注农事,提升产量。

“所以顾大人走之前,让人修的那个大房子,不是给他自己修的宅子,或者园子?”

“我之前去看过一回,大是大,但是看着简单朴素,不像是宅子,如果说是厂房,倒是说得过去了。”

“那这个招商是什么意思?还邀请我们都去参加。”

这些商人们不明就里,但是知府召集他们过去见面,能不去吗?显然不能。

只好带足了钱财,十分谨慎地应了顾璋的邀约。

值得一说的是,原本刚赤府的几大商贾,在顾璋捉了另外三个知县的把柄后,也都慢慢没落了。

即使顾璋从没有主动去针对他们,但是有时候地位高了,不需要自己动手,你若不喜欢他们,自然就有人出手。

更何况三位知县损失惨重,心中不忿不敢对顾璋发,不就只能与狼狈为奸,却一点损失都没有的同伙发泄吗?

几个盘踞在顶端的商贾没落后,一鲸落万物生,资源和生意被释放出来,许多小商人冒出头来,宁都商业已经有了微微向上走的趋势。

顾璋最初的一百万两,从田丰那里拿回来的时候,还剩七十多万两,在做森林带的时候就用了七七八八。

树木苗圃几十万,工钱也不少,事后维护保养,到处都是钱。

被他半点不心疼的撒了个干净。

据说田大人在得知此事后,半夜躺在床上心疼地抹眼泪。

田大人:即使顾大人关键时刻不吝帮忙,他还是想收回原来说大方也不错的话。太败家啦!太太太太败家了!

怎么会有人是这么个花钱法啊?

顾璋听到这个传闻后,哼哼道:“小爷挣来的钱,不大方点花了,留给下一任知府继承,岂不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他可不做这种好人。

就花!

怎么了?

花没了再挣!

比如这会儿,顾璋打算用钱开办工厂,他把刚赤府的商人都招来,然后开始画大饼了。

他开始叭叭,你们看啊,咱们刚赤府现在也能种棉花了,而且我用陆地棉和海岛棉杂交出来的品种,特别适合刚赤府的地形,得棉率很高!棉花是个好东西啊,丝麻皮毛都没有他全能。

比它便宜的没它舒服,比如麻。

比它舒服的,价格贵得要死,比如丝绸、毛皮。

顾璋忽悠着、忽悠着,原本还警惕的商人们,不住点头:“是这么回事!”

顾璋继续忽悠:“这么又便宜、又舒服的优势,别的布料都没有。而且棉花还可以填充在冬装、被褥里,极为暖和。可以拿到外面很多地方卖,即使没那么大野心,刚赤府生意也足够养活很多人了。”

刚赤府冬天冷啊,即使有毛皮,但是软软的、舒服厚实的棉被,谁不想要呢?

皮子就那么大,要几张缝起来,还要做处理才能在夜里御寒,若不能有多余的皮子做垫的和盖的,那就只能用皮子把人裹起来,束缚感很强,怎么都没有棉被舒服。

顾璋见鱼儿都被吸引过来,又开始下钩了。

在他画的大饼,嗯……展望的未来里,当地产量很高,原料不会很贵,而且刚赤府的棉花,将会是整个宣朝最好的棉花,做出的棉衣、棉被很轻软又保暖,备受欢迎。

作出的规划更是让人觉得,好像真的可行!

有一种,赶紧上车,再不上车挣钱就没你份的洗脑效果!

顾璋顺势签下一批契书。

然后又如法炮制,讲了一种全新的东西——羊毛衫。

同样原材料便宜,拿下草原之后,他们的羊毛、羊皮简直取之不尽!

不过谁也没见过羊毛衫,心里有点犹豫:“顾大人,可否回去考虑一下?”

“当然可以。”顾璋笑眯眯道:“不过名额是有限的,这营生比棉更赚钱,来晚的就没有了。”

心动却又犹豫的商贾:!!!

顾璋这会儿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拿出早就写好,已经盖上官印的契书:“仅此三份。”

“我来!”

“我家可以做这个营生。”

“还有我,别和我抢,分明是我先拿到的!”

众人签字画押,契书一式两份,顾璋满意地看着手里九家商贾投的钱财,笑着送他们离开。

九位商贾纷纷拱手行礼,虽然脑子好像还有点被刺激得上头,热血沸腾,但是礼数还是不忘的。

顾璋不在意道:“不必多礼,诸位慷慨解囊,十分仁义。等工厂开起来,想必能给百姓多些挣钱的工种,刚赤府百姓想要安居乐业,多些挣钱的法子,缺不了诸位这样仁义的商贾。”

九位商贾:怎么听起来好像是高帽子?若给百姓的工钱开得多,开得大方,他们还如何挣钱?

顾璋笑道:“这样能让刚赤府民富的营生,本官定当大力扶持。”

“顾大人爱民如子,实在是自愧不如。”

又客套了几句奉承话,商贾们这才乘坐各家马车离开。

不管这些商贾回头冷静下来,是懊悔还是兴奋,顾璋钱搞到手之后,就开始招工了!

四个县城、建了四个厂房。

招工的消息一放出去,整个刚赤府都热闹起来。

虽然不知道工厂、厂房是什么,但是他们对顾大人招人干活熟啊!

上次种树的钱,挣得可太轻松了,树种完了之后,他们都还有些不舍得。

盖房的活也好啊,虽然累了点,苦了点,但是竟然顿顿有肉吃,一天还有十文钱!没竞争上这个好活的人,都羡慕得不行。

眼看顾大人又要招人干活,都纷纷摩拳擦掌。

“听说这次招工是长期的!而且一天给八文的工钱。”

“而且做工的地方,还是在屋子里,风吹不着雨打不着,还不用挨太阳晒。”

听到这些条件,许多人更激动了。

“这么多,那我们岂不是可以月月吃肉了?”

“听说牛羊肉要比原来更便宜了,几天吃一次肉也不是不可能!”

“一天八文钱啊!那要什么样的人?是要男人还是女人,小孩要不要?”

虽然去年的收成,并没有像是顾大人说的那样翻2-3倍,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吹的风小了,沙土也少了,地里粮食的产量,比第一年增产后还高些,往后的收成,怕是还要好。

原本以为不挨饿,已经是很好的日子了,没想到转眼间,匈奴被打回草原深处,他们占了好大一片草原,甚至都敢想着隔几天吃一回肉了!

“招男人女人小孩这些我还不清楚,但是告示上有写,因为打仗残疾,做不了农活的优先!”

“什么——?”

原本只是有点小嘈杂的村落,忽然冒出许多道高亢的声音,很快又七嘴八舌吵闹得跟打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