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247)

燕芷见到顾璋进来,提着裙摆小跑到他身边来,用与往日没什么两样的语气,高兴地说:“路上顾璋哥哥带我试试骑马可好?”

顾璋一怔,很快想明白了小姑娘的心意,乌黑的眸子里带着星光般的笑,答应她道:“好啊。”

两人脸上都浮现出乐颠颠的笑容,都十分期待未来共乘一骑的快乐时光。

燕芷拉着顾璋的袖子,把他往一边拽:“你看我们要往马车里铺哪种皮子?”

眼前陈列着厚实柔软的毛皮,每一张都被炮制得很好,油光水滑皮毛鲜亮,看着就软和。

顾璋直接选了最贵的几张,一分钱一分货,他将那张雪白的,毛尖透着点神秘亮银色光滑的皮子拿起来,披在小姑娘身上,看到唇红齿白的燕芷,高兴道:“试试怎么样?”

燕芷眉开眼笑的伸手摸摸,细密柔软的毛在她手指缝隙中流转,游曳出盈盈光华。

她显然很喜欢,满意说道:“顾璋哥哥眼光真好,暖和舒服又漂亮!”

顾璋也更高兴了:“那就带上。”边关寒冷,不能冻坏了他家小姑娘。

“带两张!”燕芷拍板道。

两人在一起,即使是做收拾行李这样枯燥琐碎的事,也能有不错的好心情。

经过顾璋长达小半年潜移默化的影响,王氏和顾老爷子都想回家乡看看了。

按照孙子的说法,等以后年纪再大些,就不放心他们回乡下了,而且日后官越当越大,每次升官都会去不同的地方,这次去的地方有点冷,是最适合回家乡看看的机会。

老人家有这个想法,顾大根和秋娘肯定要照看,而且秋娘也觉得,回了宁都,不管做什么,都肯定比其他地方容易,她不用顾及儿子新官上任,也不用顾及当地豪强,她的府君封号也在宁都府,加上之前在宁都已经打下的名气,不会有人觉得她是个女人做这些有问题。

顾璋那日十分认真地说:“娘,你已经为小石头放弃太多了,想干什么可以多为自己考虑些了。”

秋娘仍然记得那日,看着比自己更高、更壮、更有力气的儿子,原来小小一只的孩童,早就不需要躲在她的羽翼下,还能为她遮风挡雨了。

她即使跟着去了边关,就像是在京城里一样,能做些什么呢?

不如回宁都发展,不过她心里也有计较,日后她家小石头官越做越大,怕是要隔几年就到处跑,她要做的营生,应当也要灵活些才是,不能被固在一个地方了。

秋娘被说通之后,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家媳妇。

那么娇娇软软的一团,又贴心又可人,让人心底看得就又酥又麻,在京城好端端的享受,怎么好去边关受苦?

尽管边关平稳,已经五六年都没有战乱,但是那里苦寒,条件又不好。

连自家儿子如今身强体壮,皮糙肉厚的她都心疼,更别说燕芷这个娇憨可人的小姑娘了。

当着小夫妻俩的面,秋娘握着燕芷的手说:“给娘多写信,要是小石头敢欺负你,就写信跟娘说,娘给你撑腰,帮你教训他。”

燕芷有点不习惯,圆润可爱的小脸微红,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脆生生地为顾璋分辨:“顾璋哥哥不会欺负我的。”

嘴上这么说,亮晶晶的小眼睛却偷偷看向顾璋,似乎写着满满的好奇“顾璋哥哥也会被娘教训呀?”

顾璋不好意思的轻咳两声,喊道:“娘!”

哪有这样的?

他在小姑娘面前面子里子都没了!

秋娘早已不吃他这套了,牵着小姑娘的手就走,去说些婆媳间的悄悄话,一边叮嘱小姑娘要好好照顾自己,又说了些顾璋从前的事,“别看他装得镇定,当初你牵了一下他的手,都回来跟家里人挨个炫耀。”

秋娘也是想小夫妻俩的感情能好的,她吃够了后娘的苦,再不想让自己的孙辈也受这样的委屈,半分都不行。

燕芷双手托腮的听着,觉得自己真是掉进了富窝窝里了,她还从没想过,未来夫君会只有她一个正妻,甚至连婆婆都支持她。

她可真是太幸运了!

***

很快到了出发的日子。

这会儿春意正浓,温度不热不凉,最适合出行。

京郊。

当日顾璋三人送行金瑎的地方,如今停了三辆马车。

许多人都前来送别。

黎川神色复杂的看向车马,觉得心中又一次受到震撼和冲击,他曾去顾府登门拜访,问道:“在翰林院眼见是一条光明通天大道,为何要请命去边关?”

其实他心里都明白,璋弟自幼如此,他也因此才和璋弟结交,可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因为,扪心自问他做不到。

顾璋朗朗笑道:“生如旷野,而非教著稳步,自然要去风风雨雨里闯荡,才不枉此生!”

黎川心中更将顾璋放在了极重的位置,从前他在问心学院,觉得顾璋是他的良友。

如今站在宽广无垠京郊,看着神采飞扬的顾璋,此刻他觉得,顾璋是他穷极一生都会钦佩、追逐的目标。

黎川认真祝福道:“璋弟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如今出去历练一番,定如鲲鹏直入长空九万。”

顾璋高兴的收下他的祝福,然后探头朝后望去。

许多人都来送他,有好些他都没想到的人,如果明盛帝在这儿,他保管要指着这些来送他的人,大声咧咧道:“您看!我就说没有人会不喜欢我吧?”

怎么能是厚脸皮呢?!

这是赤果果的刻板印象!

顾璋放弃旁人眼中的“康庄大道”,又在大殿上说了那样一番慷概陈词,许多人都对他有了很大的改观。

连最看不惯他的御史台官员,看着往日参人的那些帖子,都觉得有些愧疚。

此子不过是年纪小,性子活泼爱玩了些,但是根本不慕权势,还心有家国大义。

廉冠上前来道:“顾学士不计前嫌,还推举御史台承接严审把关‘大宣第一日报’,禀正为公,胸怀宽广,实在是令人钦佩。”

户部也有不少官员上前来,恳切道:“我等也收到了顾学士编写的《高等算学》一书,其中样样精妙,题题运用极广,甚是实用,我们定会好好研习,不辜负顾学士一番心意。”

例如方行这些年轻官员,都十分舍不得顾璋,他们原本还畅想着,这本书写完之后,顾璋还能来给他们上课的。

户部许多人看到《高等算学》后,对顾璋的评价更是极大的拔高,谁能这么大方,将自己辛苦钻研的方法,无偿公开地传授给大家?

若人人如此,也不会有那么多技艺和算法失传了。

顾璋:“……”

顾璋才不会心虚,他脸不红气不喘的应下,好生和他们说了一番,比如报纸要怎么审核啊,肯定不能让一个人独断判断,最好要像是科举考卷那样,很多人一起来评这个文章能不能上报纸。

又对户部官员说,这书绝对是好东西,大家下班之后,多多研究,如果发现自己想不通,也别轻易放弃,再多看几遍,再多刷刷题,肯定能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