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218)

现在整个京城都觉得朝花宴上与燕芷无关,是顾璋自己随身带着酥烙花生,还不小心拿错了才闹了笑话,唯有她知道真相,愈发觉得燕芷是被人英雄救美后喜欢上了。

燕芷冷静的不自辩,而是反问道:“我记得你的婚期也快到了吧,怎么这时候还能出来玩?”

盛千琴被戳中了痛点,他们盛家顶梁柱就是她爷爷盛正业,朝中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他家里上上下下都在忙户部的事情,连她的婚礼都疏忽了,即使有母亲为她操持,也不及她原来预想的盛大。

盛千琴嗤笑道:“我劝妹妹还是慎重的好,听说顾家农家出身,在京城甚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还是租的宅子,你要真嫁过去,怕是整个宅子,都没你现在的院子大。”

“对了,我还听说顾璋母亲是后娘养的,而且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苗,这种婆婆最会刁难人,你身份又比她高,怕是要刁难你立威,没两年就会像脱了水的白菜,再也没如今水灵了。”

说完,盛千琴也不等燕芷反应,就转身离开。

她心中呕血,从小燕芷就比她幸运,事事不如她,却过得比她好多了,连最不让人看好的婚事,竟然都等来了连中六元的郎君,压她未婚夫祝子瑜一头。

明眼看着就知道顾璋简在帝心,人也聪慧,日后定会走到高处,她燕芷凭什么,凭什么运气这么好?

燕芷抿唇,嘟囔道:“才不会。”

她果然最烦这些了,一点也不想和这些人打交道,可偏偏不得不与京中贵女们保持表面和平。

她揉了揉用顾璋教的法子抽来的小白团周边,可爱的小白团胖乎乎的,还嗷呜着啃鸡腿。

她戳戳白团子圆鼓鼓的两颊:“咱不听坏人的话,知道吗?”

***

参加美食节的官员太多了。

百姓没察觉,但是但凡上过朝,面过圣的官员都能认出来,风声一下就走漏了。

许是顾璋之前惊人操作太多,或许是美食节上他带着明盛帝玩得太积极,竟然大部分官员都理所当然的觉得,是他主动邀请明盛帝出宫游乐,外食。

御史台的人连忙把事情打听了个遍。

原来是顾小状元去宫里吃饭的时候,顺带和皇上讲了自己要办美食节的事情,还说得绘声绘色,勾得皇上起了这个心思。

不仅出宫去参加美食节了,还在外头吃了那么多东西,甚至还纵着顾小状元去玩那些投壶、套圈、你画我猜那些游戏!

这像话吗?

这哪里是状元,这股劝皇上享乐嬉戏的劲儿,简直和祸国殃民的妖妃无异!

还有此前隔三差五入宫吃饭,说商讨户部大事,也没见什么,依他们看,多半就是去吃饭聊天!

顾璋自己玩乐跳脱他们就忍了,如今都开始霍霍皇上了。

一忍再忍,忍无可忍!

御史大夫们纷纷开始写参人的奏折。

很快这些折子,就跟雪花似的落在了皇上的龙案前。

自先皇立下了“言官不以言获罪”的规矩之后,宣朝的御史台存在感就很强。

上至皇帝,下至京中小官,可以说没有谁是没被喷过的,效果也是显著的,除了律法之外,有了这样一个监督部门,官员们纷纷克己复礼,还约束家中子孙,不敢做出什么过分嚣张的事情来。

甚至还揪出来不少错事,让有些道貌岸然的官员品行暴露,没酿出更大的祸事来。

可即使御史台存在感这么强,也很少有官员被御史台这样集火猛攻。

顾璋可谓独树一帜。

还是个才得状元的翰林小官,就吸引了堪比朝中一二品大臣的火力。

要知道只有喷那些地位高、根基深的大官时,御史台才会群起而攻之,以提高威慑力,将压力给到皇上和该官员,让皇上重视起来,务必严肃查证处理!

要让人知道,即使你再高的地位,再深的根基,也不能恣意妄为。

皇上其实心胸十分宽广,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样,旷野一样辽阔,从前即使被喷得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多在围场玩几天,被迫收回了旨意,也没有真的去发落和针对哪位御史大夫。

也正因为他这份心胸,才让御史台的官员,敢说、敢言、敢谏,否则即使有“不以言获罪”的规矩,皇上不满,小绊子一使,断了人升迁的路,任谁也不敢像如今这般大胆。

但这回看到龙案上全是参他钦点的顾小状元的折子,皇上是真的恼了。

他的小状元招谁惹谁了?

美食节分明是他自己想去的,竟然也怪罪到他的小状元头上?

隔三岔五入宫也是来汇报户部那边进度的,即使来蹭饭,他也是乐意的,怎么就谄媚逢迎,巧言令色,阿谀奉承了?

瑶光不气他就是好的,从未阿谀谄媚过!

还有头前那些事,竟然也都被一股脑都变成了参人的罪名。

想到顾璋说过的那些话,明盛帝气得冷哼一声,把他听闻顾璋说法后,就命大理寺整理的京城及附近案件、治安情况的折子拿出来。

他还将京城的各种数据、宁都税收提高的情况都在早朝上公之于众,而后便将怒斥了御史台参顾璋的御史大夫们一顿,说分明是他自己想去的美食节的,难道他这个做皇帝的,要在皇宫中坐牢才行吗?说顾璋做的分明桩桩件件皆是功绩,身为御史台言官却只看表面,不及里层,还没个十六岁的少年看得明白……

御史参人折子上的每句话,都能成为明盛帝斥责的点,他把御史台上上下下训了个没脸。

御史台:“……”

他们难道不是一直这样吗?

只要不符合德行,或者察觉到某官员可能有问题,就直接上折子参人,若冤枉了,就让人写折子为自己辩解。

要是桩桩件件全都查实查清,他们还做什么言官,直接变身包公当大理寺卿好了!

他们是言官,不是探案的啊!

从前怎么不见皇上您发这么大的火?

御史台的官员被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通,这回是真想通了!

日后顾璋只要不做践踏律法,杀人放火这样的事情,即使把天捅了个窟窿,那也是万万参不得的!

即使喷皇上,也比喷那小子强!

顾璋平日里是不需要上早朝的,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事情都已经结束了。

他其实心中有些感动,不过面上还是嬉皮笑脸对和他提起此事的燕先竹道:“没想到皇上还真挺信守承诺,我还以为他答应护着我是玩笑话呢。”

毕竟连皇上本人都被喷得改了主意。

燕先竹:“……”

他怎么觉得,这小子还真有点御史口中巧言魅君的潜质?

***

翻过年去。

开春后不久,顾璋和户部官员们,就将所有关于新账法的规则,以及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全部商讨确定下来。

这天注定是个让满朝文武都铭记的日子。

许多官员对顾璋的印象,都是好说话又总笑眯眯的,总之是个聪慧至极,却又爱吃爱玩爱享乐的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