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208)

若已经乐颠颠的跑走的顾璋还在,怕是要反驳,他现在就是把才能用在“正道”上了,越活越年轻的顾璋,正逐渐脱离末世阴影,越发自在快活。

***

顾璋一个不小心,把圣旨都带回来了。

他看着手里的圣旨,还有些苦恼,没太监当众宣旨这个环节,这圣旨作数吗?

他悄悄找跟着他送户部旧账回来的小太监打听,还大胆道:“要不你现在帮着宣一宣?”

只是陪着送东西回来的小太监哪里敢?吓得脸色惨白连连摆手:“奴才万万不敢。”

顾璋只能作罢,他催着小太监回去禀报。

很快等来回信,“下次一起。”

顾璋几乎能想到,明盛帝说这话的时候,可能在朗声大笑。

“让你手欠!”顾璋拍了一把自己偷偷拿圣旨过来看稀奇的手,叹着气把这张比他全部身家都贵的“欠条”收好。

日后要是明盛帝敢耍赖,他就把欠条公之于众!

顾璋带着一大堆户部的旧账册回到翰林时,朝中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任谁望向他的目光里都带着点惊叹。

谁能想到呢?才考中了新科状元的十六岁少年,被御史台联合参奏之后,不仅毫发无伤,还让半个朝堂都为之震荡。

连教习都啧啧称奇,他若有这样的本事,也不会在翰林蹉跎这些年,他道:“皇上既然交给了你差事,就要好好办差。”

顾璋面带犹豫:“可我还有修书的活,怕是没精力完成了。”

还没等教习说话,他就仿佛看见了救星,眼前一亮走到祝子瑜面前:“祝兄立志为皇上分忧,定愿意助我。”

教习看了看他们,没说话,他向来是不愿意插手这些事的,只要不闹出大乱子来,他都当作没看见,此前那次是,这次也是。

祝子瑜见春风得意的顾璋,胸腔中仿佛有郁气凝结,如铅块般沉甸甸的压得他难受,喘不过气来。

他咬着后槽牙,特别想问:“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不过到底不想撕破脸摆到明面上,祝子瑜只能为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负责,僵硬笑着接过顾璋递过来的书册。

明明都一个月没动静了,既无皇上召见,又无师长打点照拂,看起来和寻常新科进士无异,偏偏就在他第一次袒露恶意,做出点试探性的动作之后出这一茬?

祝子瑜越想越郁闷,再看向满桌书册,日夜不休都不一定做得完,感觉差点要一口气撅了过去。

***

顾璋领了差事,准备教案。

另一头,宣朝最有名的书局之一龚家书局,今日特别热闹。

黎川和余庆年相约一道去买。

他们想着金瑎笑眯眯的叮嘱,都还有些不知为什么,直到走到书肆门口,看到那张巨大的海报。

一张比书大许多倍的巨纸,巨纸上画着人像,被高高悬挂在半空,定眼看去,那人竟然是翰林掌教燕掌教!

其实并不生动,但是特点抓得极准,没见过的只会夸这位大人儒雅和煦,风姿挺拔,但凡是见过燕先竹的,都能一眼认出来,就是他!

黎川和余庆年都倒吸一口凉气。

宣传造势这个事,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顾璋给了个参考人像,硕大的海报上,十分夸张的巨大人像尤为吸睛,然后配上了顾璋想的正经标语,还有金瑎做的诗。

最为醒目的是,那带着儒雅文士风度的人身旁写着大大的【翰林院掌教重磅推荐】

余庆年硬着头皮评价道:“嗯,瑶光想法果然,果然新奇大胆。”

黎川也觉得怪怪的,他忍不住干咳两声,赶紧收回目光,腰杆挺直,目不斜视,生怕被旁人发现自己盯着海报看。

看一眼,好怪。

再看一眼,还是好怪。

接连几次收回目光,却还是忍不住又往海报上瞧去。

周围被书局巨大灿烂海报吸引过来的读书人,许多都是同样反应。

翰林掌教说什么了?他也觉得这本书好吗?还是也参与了这本书的创作呢?翰林掌教几乎代表了当下文人最高水平,他都觉得好的书,是什么样的?

“掌柜,来一本《食神鬼斧》看看。”有书生好奇的心痒难耐,赶紧买下一本来,打算回去好好看。

也有被画报绚烂色彩和铺满的美食吸引过来的人,“这是什么画法?”“看着都饿了。”“居然还有这样的书,今儿不买话本了,给我来一本《食神鬼斧》要颜色最鲜艳,色彩最多的那种!”

周围人越来越多,黎川和余庆年想到金瑎的叮嘱,对视一眼,心有不好的预感,一人买了精装版,一人买了普通版,然后就飞快从书局离开。

两人肩并着肩走在热闹的街巷上,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孩童稚嫩又清脆的卖力喊声传进了耳朵里:“瞧一瞧,看一看,状元都爱吃的美食!”

那小孩还没到他们腰高,但声音却很有穿透力,嘹亮得传扬遍整条街道的上空。

黎川和余庆年勉强稳住心神。

还相互玩笑道:“这确实是瑶光行事风格。”

还没等他们缓过来,又一个小孩手里挥舞着龚家书局的取书条,从另一条巷子跑过来,十分卖力地吆喝:“吃什么能让你的孩子连中六元?走过路过不容错过!”

两颗严谨规矩、恭而有礼、爱惜羽毛的心脏,好像听到“咔嚓”一声,有什么碎在地上了。

他们想一想都觉得羞臊,恨不得赶快跑开,却见还真有一群人好奇的围过去,找那小童兴致勃勃地问。

“你说真的?”

那小童见有人要买,自己能挣到钱,便十分热情又肯定道:“那当然,这书可是连中六元的顾小状元写的,跟着他吃准没错!您要来一本吗?”

“您肚子里怀着宝宝,咱读不了书,看看状元画的画也算是染了点文气不是?生出来肯定聪明!”

“十六岁就连中六元,多稀罕?奶奶您看上面还有制作方法,回去做给家里孙儿吃,指不定也能出息!”

小童嘴巴俏皮又讨巧,十分会看人眼色,哄得围过来的人高兴得合不拢嘴,人越围越多,掏钱的人还真不少。

黎川和余庆年脚步略微踉跄地离开,到了另一条街,本以为逃开了,却又听见一群人在吵架。

仔细一听,竟然是一群京城当地人,在争论到底那一样吃食是“京城第一美食。”

这倒是好接受一点,黎川看着热闹的人群,还有小童嘴里的宣传口号,也忍不住感叹道:“瑶光可真是才思精奇。”

两人一路往回走,感觉三观和底线都被一次次打碎。

幸好早早接受过顾璋这种风格的熏陶,勉强也算接受良好。

燕先竹头一次经历这样的情景,臊得面红耳赤,恨不得当场有个洞穴钻进去,或者干脆当场昏死过去不省人事才好。

难怪他当时觉得怎么怪怪的,臭小子问他愿不愿意和朋友推荐,对这本食画册有什么评价之类的问题,原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