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180)

即使战事平息了几年,但用钱的地方也多, 这里闹个饥荒,那里出个水患, 钱收上来难, 用起来可谓流水一般。

“这座四进院不错。”明盛帝用手点了一处。

太监总管苏公公探头一看。

他就说陛下肯定没生气, 要不也不会选这个宅子,房间偏少,但却有假山、有池塘、有花园, 还距离燕府近。

怎么看,都不像是随手一选, 而是精心考虑挑选过的。

苏公公问道:“是明天就赏下去吗?”

明盛帝瞧了他一眼:“你这奴才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奴才不敢,”苏公公说着不敢, 但是脸上没半点惶恐,反而笑着说,“只是若不定个时间, 耽搁了陛下的安排,奴才可就罪过大了。”

明盛帝:“等他高中, 朕当面送。”

苏公公自幼伺候在赵旷身边,自然能猜到他的心思,这是还记着今日被当面被暗戳戳的说当皇帝的口袋空空。

他主子心胸就和名字一样,如旷野一般,不至于和个小少年置气,但多少也要讨回些面子来。

他玩笑道:“到时候高中,在殿试上见了您,怕是要被吓着。”

明盛帝没好气:“他会被吓着才怪了。”

他吩咐道:“去把御史台最近参顾璋的折子都拿来。”

苏公公领着小太监,搬来了一摞有小臂高的折子。

他随手拿起其中一两本奏折,都是差不多的说辞。

“都退回去,让上折子的御史大夫,每人抄写一遍大宣律。”

这是要替顾璋全部挡回去了?

苏公公其实心里也是偏向顾璋的,这些个御史大夫,仗着“不以言获罪”的规矩,真是什么事情都能参一本,连皇上都不例外,都想名留青史,可谁来心疼他家主子呢?

倒是这些年,他用顾璋的趣事,逗得皇上好多次消了震怒,他承受的威压和盛怒都少了些,最重要的是,皇上能有个松快的时候。

苏公公低声问道:“这原因?”

他是没想出来什么由头,反而大宣律庇护这些言官,单“不以言获罪”一条,就足以让御史台的人底气十足了。

若无缘无故替顾璋挡了回去,怕是要把矛头揽到自己身上,相比顾璋,他还是更心疼自家主子的。

明盛帝瞧了他一眼:“忘了今日顾璋说的话了?”

苏公公在脑海里飞快过了一遍顾璋的话,立马会意。

顾璋连官都不是,按照大宣律令,根本不归御史台管!

被罚抄写律法的御史大夫们,都还有些不敢置信。

顾璋在百官中存在感太强,以至于参他都理所当然,他们竟然都忘了,这小子现在还是个白身,并无一官半职!

廉冠抱着厚厚的大宣律,面色青紫。

他怎么感觉顾璋有点邪门?

还没伤到这人分毫,就已经自损两次了。

“不行!”

廉冠觉得自己不能被自己给吓退了,等顾璋当官了,继续参!

听说这两天,顾璋不仅邀着宁都府学子在外游乐,还和家人一起,在京城挥霍无度。

他平生最讨厌的,就是骄奢淫逸、又耽于享乐之人。

“你怎么抱着这么厚一本书回来?”妻子好奇问道。

廉冠:“肃清朝堂风气!”

妻子:?

直到听说丈夫居然参了发明卡牌,还有那么多有趣玩意儿的顾举子一本,被罚抄写大宣律。

她才恍然大悟那天瞧见的厚厚一本书是什么,她轻呸一声,心中暗道活该!

不知道有那些玩具,孩子就会好带许多吗?

不知道她们这些嫁人后,不能轻易出门的女眷,好不容易在家有个消遣的快活感觉吗?

也是,天下男人都一个德行,哪里会知道她们女子的苦?

***

这个冬天,许多百姓都过得有滋有味的。

烤着火、带着暖乎乎的、方便手指头活动手套和亲人一起玩卡牌。

等到冬日过去,不少人家家庭关系都好了些,开春后,迎接新的一年都觉得干劲十足。

毕竟人这种生物,是需要精神娱乐的,若日子没点乐趣,便觉得活着都好似没了滋味。

春日里。

顾璋也换上了新衣服,带着顾家人一起,好好逛了逛京城。

京城比宁都更繁华,也更精致大气。

最直观的体现,那便是宽敞有序的街道。

街道两旁有满目琳琅的铺子,有端重华贵的府邸,有精致华美的大戏院,里面养着咿咿呀呀唱着的戏子和舞姬……

灿烂的金辉洒在红砖绿瓦上,浅浅地镀在玲珑奇巧的楼阁飞檐之上,配以满街鼎盛烟火,透窗而来的觥筹人影,宝马雕车粼粼而来,让人觉得震撼非常。

顾家人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左看看右看看,怎么都看不够,觉得什么都新鲜,连顾璋都不例外。

末世哪有这些?房子外面没有黏满碎肉污血,里面不挤满丧尸就很不错了。

宁都固然也好,但与京城相比,朴素得像是一道清粥小菜。

顾璋心里感慨,不愧是京城。

顾家人都有些被震撼到了,虽然到京城有一段时间了,但现在才算是好好逛一逛。

秋娘:“京城的房子肯定很贵吧?”

顾璋也了解过,他道:“寸土寸金,随便一个二进小院子,只要地段稍微好点,都有可能卖几百上千两。”

更别说那些权贵中心的大宅院了,花再多的钱都是买不到的。

“嘶——”

“几百上千两?”

“京城的房子是金子盖的吗?”

顾璋也心里震撼,他也只听说过高房价,没见识过,毕竟在末世五十五年,人口锐减的时代,房子连一口吃的都换不到。

顾璋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宣布道:“咱今儿就去享受下京城的繁华。”

顾家人都习惯了,儿子/孙子花钱是不考虑别的,只管享受,只管开心就行。

钱花没了,总能很快又挣回来。

劝过许多次都没用之后,也就慢慢妥协了,不然能怎么办?

顾璋看到一家首饰铺子,抬脚往里走,“咱去这个琼珍阁看看。”

光看铺面门头,就知道这是一家高档的首饰铺子。

才进门,就看到里面站着三位美貌的侍女,三位俊俏的小郎君,每人脸上都带着温柔亲切的笑容,瞧着就让人舒心。

顾璋给王氏和秋娘买了许多首饰,然后他们爷孙三一人添了一块玉佩。

花样和精巧的设计,都是一等一的好,宁都府城是没有这样的手艺的工匠的。

即使有,开一家这样的铺子,也少有人能消费得起。

逛了一整天,购置了许多,从春日的新衣、到金钗玉环,再到上好的车架……

最后全家人还去了名气最大的醉仙楼吃饭,去一旁的梅园里看了戏曲,唱得果真是让人如痴如醉。

到最后,顾家人都迷糊了,“小石头,这到底花了多少钱?”

也就秋娘隐隐算得明白。

顾璋倒也不至于傻到告诉他们具体的钱数,只是说:“不多,连卖卡牌的分成都还没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