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175)

让顾方正用这个钱,办一个族学。

顾璋心里还是有族人的,他没想过走了就不管族人了,这毕竟是他的根,他爹娘爷奶待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而且顾方正真的是很好的领头人,他不敢说永河村的村民,比西山村、长阳村强很多,只是在村长的管理下,遇到事时拧成一股绳。

他得中举人的时候,名下田产可以免税,也没人硬要来把田挂在他名下。

若族里往后能出一两个有天赋的读书人,在官场上也可以相互照拂一二。

而且据虎头说,受他的影响,家乡念书的娃娃多了不少,他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向上走的机会。

村里的事安排妥当了。

剩下就是府城里。

宅子好说,可以全部交给牙行统一管理,每年的租金可以通过汇通钱庄送达,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即可。

再就是杂嚼铺子的营生了。

这铺子生意好,关了实在可惜,还有不少酒楼、做杂嚼营生的老板,都想买了方子去。

甚至还有酒楼开出了800两的高价。

可缺了顾璋给的孜然,就少了一大特色,即使卖了方子也会败了名声。

在顾璋的劝说下,顾家人还是决定关了铺子。

原本以为做这个决定会很心疼,但是想想,也不过是问心道一间宅院的租金。

顾家人的心态,在宁都府城,确实被养得改变了许多。

唯一委屈的,恐怕就是吃惯了他家杂嚼的食客。

关铺子前三天,秋娘觉得和老食客也熟了,顾念着情谊,就挂了个牌子,敞开卖三天。

食客们简直如晴天霹雳,一边高兴终于能一口气吃个痛快了,又一边心里哭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吃了,呜呜呜!

铺子红红火火地热闹了三天,在不知多少食客不舍的瞩目和哀嚎下,关了门。

……

大大小小许多事,总算是在入冬前,全都安排好了。

顾璋也准备要进京了。

黎川他们得知他打算进京起,就打算跟他一起走,早点去早早适应。

最缺钱的黎川,也在卖了“教材参考书”后,生活宽裕了许多,不缺这点提早去京城住宿的银两。

顾璋出发进京这天。

宁都府百姓和周围的村民,闻讯而来,夹道相送。

有的骑着自行车,敲着自制的车铃铛,一路“滴铃滴铃”的响,还对着纷繁的人群喊道:“让一让,让一让!”

有的是一个村好多人,挤在一辆牛车上,等到了地方,就迫不及待地从车上跳下来,还嘟囔挤死了,谁踩我。

顾璋站在大船上,远远望去,觉得宁都的路都平坦了。

也许是被热闹来往的人群踩平的,也许是被一群群踩着自行车当玩具的小孩铲平的“玩乐场”,也许是被骑着车来来往往的大人,将一个个颠到他们的坑填平了。

谁知道呢?

他只是瞧着,如今宁都青山绿水,麦田飘香,四路平坦通畅,百姓安居乐业。

可谓政通人和。

插着“奉旨礼部会试”旗帜的船,缓缓驶出码头。

两岸人影重重,朝着船上顾璋挥手,不舍地送上他们最朴素、最真切的祝福。

我们宁都的小农神大人,以后一切都好啊。

第69章 卡牌

顾璋要走。

余庆年几人都一道, 顾璋把家人也带上了,不论这次考不考得上,也去京城玩几年。

不过燕老这次没能和他们一起坐船走。

他腰腿有伤, 这些年虽然保养得很好,可如今天冷,船上寒气也重,怕旧患遭不住被挑起。

故而他打算等明年春暖花开再动身进京。

不过即使人没去,挂念和担忧的心却半点没少,他早早就给大哥去信一封, 让大哥帮忙照拂一二。

***

顾璋带上了王氏和顾老爷子,当然不是不担心他们的身体。

不过与燕老有旧疾不同, 王氏和顾老爷子的身子骨还是挺硬朗的。

虽然早年有些辛苦,但都不严重, 在顾璋这几年潜移默化地给家里东西“加料”调养下, 已经好了许多。

顾璋还准备了些上好的皮子, 制作了一批保暖之物。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自从天气稍稍转凉,就迫不及待带上了厚实毛皮做的帽子、手套、护膝, 在船上转悠。

许是有了点官职,不似原来那么直白的炫耀, 带着点暗搓搓的意味:“听说船上寒凉,我家儿子就把他和友人去骑射打猎得的皮毛都翻了出来, 你说说,买点不就好了吗?非要亲手做,这古怪模样, 让人怎么好意思戴出来?”

船员:“……”

我看大人你这不是戴得挺好,挺大方的吗?没见着不好意思啊!

顾老爷子也笑眯眯地摸着耳朵上覆盖的皮毛道:“别看这模样古怪, 效果倒是好,站在船上吹风,耳朵脖子一点也不觉得冷,还热乎乎的。”

这爷俩吃完饭在船上消食的功夫,就在外面把身上暖和厚实的套装吹了个遍。

这一身,可谓是羡煞众人。

谁没个护膝、帽子?

但谁家身上这一套,都是家里孩子亲手去打的?还是体贴着亲手设计的?

尤其是那个护住耳朵、脖颈一圈,只露出一小张红彤彤脸的帽子。

没钱买皮子的船员,已经暗搓搓地想好,要怎么改改自己头上的帽子和围巾了。

“这看起来就暖和。”

“我和老爷子站在甲板上,我都被风吹得哆嗦了,他脸色变都没变,红润得很,瞧着浑身上下都热乎乎的。”

“顾老爷命可真好。”

两个船员抬着分发的姜汤,边走边闲聊着。

倒是让黎川听见了。

他本打算独自一人进京赶考,可他娘不知从何处听说,住在客栈会吵闹不宜复习,膳食可能会被别有用心之人下药,说要跟着来,给他把杂事都操持好了,让他安心备考。

顾璋从船舱出来的时候,就迎面撞上了黎川。

他拿着银钱问,这套皮裘可有多的?

顾璋道:“自然是有的。”

谁家准备衣服不备几套换洗?

他带着黎川进了他的房间,从里面翻出几套好看精致的:“这个可行?”

黎川见这比顾家人身上穿得还好,连忙道:“璋弟啊待我至诚,这心意我领了,倒是不用这般好的,这还是留着你孝敬长辈的好。”

连顾璋的父母都没用这么好的,他借花献佛,怎么好拿了最好的去?

顾璋拿了一套大小合适的,塞到他的怀里,“这可是他们挑剩下的。”

说起这事,顾璋也有些哭笑不得,原本他只是从家里翻了几张丑皮子出来,只是打版试试效果。

后来又找了铺子,用柔软漂亮的毛皮定做了好的,没想到,家里人听说那个丑丑的是他亲手打的皮子,还亲手做了一小部分,都纷纷高兴地把那套有些丑的穿在身上。

顾璋说完,黎川这才收下。

顾璋摸摸自己的行李箱笼,翻出几个露指头的手套:“旁人都来找我打听这个,你倒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