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166)

小呆瓜顿时变成苦瓜脸,它捂住耳朵:“不听不听,我要先听说书,回去再学。”

顾璋有点惊讶,小呆瓜竟还真的有毅力在继续学。

见顾璋微惊的表情,小呆瓜瘪瘪嘴,它想起认识的统界大佬跟它分享的经验,无事的时候千万不能懈怠,要不然后面需要它的时候,什么都不会。

它不信,“我的宿主什么都会!”

那大佬统道:“能成功被我们圆梦系统绑定的,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你能保证日后他干出什么惊天大事,你一点都不掉链子?”

小呆瓜心虚地对对手,默默给自己安排了好多学习任务。

顾璋对它这么好,它不想以后掉链子。

可这会儿,它真的好想好想听说书先生说宿主的故事啊!听起来就得劲儿,不愧是它的宿主!

“拜托拜托。”小呆瓜顶着最萌的布偶猫皮肤,睁大了水汪汪的蓝眼睛,前爪合十撒娇求道。

顾璋无奈,给虚拟光屏挪了个上好的位置,自己养的呆瓜,只能宠着了。

说书先生打听到他日暮时出生,都能说出天带祥瑞,还如金秋麦浪一样的话,他就大抵知道了这说书先生的套路。

无非是搜集了他足够多的消息,再根据事实加入想象,再五分真、五分假地编造出跌宕起伏的故事罢了。

顾璋看着小呆瓜兴奋肉嘟嘟的背影,它那点小心思,真是半点都藏不住。

所以这么努力学习,多半是自己日后进京了,或者当官了,会更多的用到系统吗?

顾璋思绪回转,又随心地笑了笑,遇难关闯就是了,他有上辈子的记忆,还有系统可用,没什么过不去的难关。

他收敛心神,将心神又放回茶馆的说书先生身上。

“那日放榜,你们猜怎么着?他的名次竟然落在后面,还是倒数!”

茶馆内顿时激荡,为顾璋愤愤不平,这样好的能让宁都增产的文章,竟然被放在后面。

“怎么能这样?!”

“顾相公才考了小三元,小孩子皮面薄,哪里能受这个气?想想都为他抱不平!”

气得口干舌燥,又是一通要茶,还有要特质的静心凉茶的。

顾璋一边听得哭笑不得,一边又感慨说书先生不愧是吃这碗饭的,把这些茶客情绪都完全调动起来了。

他饶有兴致地听。

原来在县城听说书先生谈起见雷小将军,如今在府城茶馆,听说书先生说自己。

倒是有趣。

“要知顾相公如何坐实小农□□号,且明日再来,听下回分解!”

茶馆又是一阵热闹。

连顾大根都忍不住说了两句:“怎么就不讲完呢?”

顾璋轻笑一声说:“您又不是不知道后面的事?”

顾老爷子摇摇头:“这说书先生说真不一样,听起来就有趣多了!”

“确实!”王氏也附和,她觉得听说书先生这么一说,她家小石头变得越发厉害了!

顾璋和家人一起,一边聊天,一边散步回家,享受着散落在细碎时光中的温馨和幸福。

***

丰收这阵热闹,持续了许久。

直到秋天,今年的秋闱开始,才稍微淡了点。

问心学院里,许多人都开始用心准备秋闱,希望能一考中举,否则就要再等三年。

三年实在是太长了,正值年富力强的大好时光,又经得起几个三年磋磨呢?

问心学院的院长,都特意来请几位大儒,想让他们在考前,给学院中这次要下场的学子们讲讲课。

他打心眼里希望,能多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中举。

顾璋没打算参加这次秋闱。

他静下心来学习,几位大儒来他们学院授课,上起课来,讲解书意引经据典,各种例证信手拈来,让人根本舍不得分心。

而且每个夫子都各有千秋,顾璋倒是学得不亦乐乎。

每日只用学半天,剩下半天可以自由支配。或去上骑射课、或同燕老和他的好友出门郊游、吟诗作对,谈论文章,日子都潇洒肆意起来。

这日。

骑射课。

之前只学骑马,今儿这堂课,要开始加入弓箭了。

“嘶——”红枣见到顾璋,高兴地用脑袋蹭蹭他。

学院提供马儿,但是几名学子共用的,家中有马的学子,都可以将马牵来。

顾璋就将红枣牵来了。

他拍了拍红枣的马头:“昨日出去踏青玩兴奋了?这么闹腾。”

教习师傅站在学子们前头,认真强调:“今日咱们头一次用弓,我先强调一点,没我允许,谁也不许拿箭,按照学院规矩,谁的箭在骑射课上伤了人,学院直接劝退。”

严肃的话说完,他才放缓了声音:“今天我们先试试弓,找到合适自己力气的弓,然后我会教你们如何使用。”

教习师傅指着旁边架子上摆着的一排弓箭:“那头最轻,拉力最小,越往我这边,需要的力气越大。”

教习师傅介绍着,喊他们上前去选。

学子们已经吃过骑马上的亏,生怕选不到合适的重量,到时候累得身体酸痛。

都纷纷往最前头去。

“这个看着轻,我能拉得开。”

“我拿着怎么感觉有点重?还有更轻的吗?”

顾璋看了眼,那头有一力、二力、三力的弓,换算下来大约就是十二磅到三十六磅的力。

对他来说,有点轻了。

顾璋朝着另一头走去,拉力跨度很小,走到头,他才看到一石弓。

一石弓的射程大约在30-45米,顾璋伸手,打算将这张弓取下来。

教习师傅走过来,提醒他道:“你年纪小,可以换个轻点的,这把弓怕是拉不动。”

第66章 发展

顾璋已经拿起了这把弓。

左手持弓, 右手还试着拉了拉弓弦。

确实不轻,但也不算太过费力。

顾璋道:“我觉得还行,能拿动。”

教习师傅面带惊色。

这可是一石弓!

他是知道燕庶老有给这位大名鼎鼎的学生安排武术课程, 但下意识想的,也就是和大多文人的水平一样。

差一点的就是花架子,为图一个“文武双全”的好名声,好一些的,也就是能骑马猎点小动物。

他怎么也没想到,竟有读书人, 把自己往武将的程度练。

他当兵的兄弟,训练也不过是三力-七力弓而已。

能用一石弓的人, 怎么也能混个百夫长当当了。

一石弓可不是随随便便能拉开的,不吃点苦头, 下狠心练习, 绝对达不到这个水平。

说实话, 他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教习师傅摸摸鼻子,尴尬笑道:“量力而行, 要是觉得拿不住了,就赶紧换轻一点的。”

顾璋可不打算换轻一点的, 还打算加重点。

按照他的了解,这个时代有名的武将, 还有前朝记载,天生神力,臂力惊人的弓箭手, 能拉开5石弓。

他打算起码练到3石以上,这样日后在外行走, 无论遇到土匪、歹徒,豺狼围攻,有人偷袭,配合上近战的藤蔓,他都能有自保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