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150)

还有的一夜都没回去,就睡在长阳村晒谷场的那个守场的小屋子里,迷迷糊糊打盹间,见到长阳村地里的情况,也都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才敢相信。

这会儿,顾璋才刚刚骑马出村。

路两边就跑出来好几个人,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黑发中带着几分白的中年人。

“大人,我给您带路!”那少年人望着马背上的顾璋,眼睛里亮得像是有一颗小太阳,“我跑得快,西山村也近。”

“分明是我们村更近,草娃子你别瞎说。”这是一位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大人先去我们村,我们村已经备好了好酒好菜。”

“先去我们村!”

“我们村更严重!”

顾璋如果记得没错,从地图上来看,从长阳村出发,前往两个村子呈Y字形,路程应当是差不多的。

顾璋顺手指了正斗嘴的少年:“别吵了,就你了,先去你们村。”

少年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太好了!大人跟我来。”

他果真跑得像风一样快,马儿跟在他后面小跑,很快就到了西山村。

还没到村口,那少年就扯着嗓子喊:“救活了!救活了!我亲眼看到长阳村的麦子被救活了!”

“都快出来,我把小农神大人请回来啦——”

顾璋:“……”

小农神大人,是什么鬼?

顾璋一连十天,就呆在三个村里。

改了几次法子,期间还下了一次春雨。

田里蔫头巴脑的麦子,肉眼可见的精神了起来,一日比一日好,一日比一日看起来精神头足。

引得周围的村子都来围观。

“我就说他们在瞎搞吧?幸好人家大人心善,放下学业过来指点他们,要不我看肯定要减产许多。”

“这个麦子也太精神了,都不信前几天那个病蔫蔫的模样。”

“可惜了,就算最后增产了,比往年均数多增的部分都要充公,粮食税也要多缴一分,白忙活一场。”

“能保住地里的收成,就已经是万幸了。”

宁都知府的通告已经送达,即使周围村落百姓看着再心动,也不敢抱着侥幸心理,有什么动作。

离开前,最后一日。

顾璋还被邀请到对面田里长势很好的村落。

从村长到族老、再到村里农家好手,一群人跟着。

“您帮我们也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或者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们一定改!”

顾璋仔细看过一遍,觉得还算满意。

他爹和他爷,肯定是手把手教了,还耐心仔细地叮嘱过后才离开的。

至少能达到理想效果的80%

顾璋将疏漏的几处小点记下来,还有几个村子间口口相传的版本里容易出错,注意不到的地方全都记下来。

打算等回去之后,整理出来,作为明年或者后年大范围推广的经验。

顾璋从田里收回视线,就见一群人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顾璋:“……”

顾璋轻咳两声:“不错。”

有些紧张的南坪村人顿时松了口气,别看他们麦子现在看起来好,但是看了隔壁几个村的这一遭,心里不知多忐忑。

毕竟没经验,是第一次有这么高的产量,往日的经验大半都没了用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给搞砸了。

“那就好!”

“我瞧着这个麦子就精神,别说两石了,再多几斗我都觉得不是没有可能。”

顾璋在南坪村转了一圈,最后一片田地在一个小山的山脚下,遇到了一只肥美的大鹅。

“嘎嘎嘎~”

那大鹅十分嚣张,大摇大摆地在人目力所及范围内走过,可偏偏不像是家鹅,更像是自由在山间生活的鹅。

顾璋多看了两眼。

张流也注意到了,他问:“顾相公想吃?”

顾璋噎住,他什么时候给张捕头留下这么个吃货的印象了?

张流道:“若相公想吃,我去给你打来就是,我带了弓箭。”

张流来时,还觉得赶路都要吃好喝好,是没受过苦的娇少爷做派。现在还没回程,想法就完全变了,自己都没意识到。

最近,每天早上起来,他的认知就突破一分。

女娲造人捏他的时候,是不是忘记给他捏脑子了?

顾璋拉住这几天越来越离谱,就差把他当成陶瓷娃娃揣兜里的张流:“我没想吃,就是看见大鹅身上的藤皮,觉得有点眼熟。”

张流开口就是:“想吃可别忍着,别把脑子给饿坏了。”

顾璋哭笑不得,都说别饿坏了,“哪有说别饿坏了脑子的?”

张流心道,可不是吗?

一看就没下过地的白净模样,动动嘴皮子,就能让三个村眼瞧着快不行了的麦子都缓过劲儿来!

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出增产的办法。

他原来对两石没太多的概念,但是当下到村里,看到南坪村和其它村截然不同的麦子,简直惊得不知该说什么好,现场看到鲜明对比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

他当捕头破案抓逃犯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这么聪明的脑子。

要是在他手里饿坏了,磕了碰了,他甚至会觉得,自己比那些穷凶极恶的逃犯都可恶。

“等会儿咱们进山看看。”顾璋瞧着大鹅消失的方向道。

张流:明白了。

南坪村的人都在这儿,小秀才不好意思!

“我懂!”张流认真道。

顾璋:懂什么了?

等告别了南坪村的人,顾璋就带着张流上山了。

张流见他走的方向不对,指着另一个方向提醒道:“找大鹅应该去那边。”

“不吃大鹅,咱是去找一种藤蔓。”顾璋强调!

张流随即认真起来。

这些日子,但凡是顾相公找的东西,无一不派上了大用场!

两人越走越深,张流都警惕起来:“顾相公想找什么样的藤蔓?要不跟我说说模样,我帮你找。”

顾璋看周围环境越来越熟悉,“快到了。”

话音才刚落,穿过一片低矮的野丛,一只小猴子从空中荡过去。

它踩着一条悬挂在高大树木下的粗大藤条,宛如荡秋千一样在树间穿梭。

顾璋看着眼前的巨藤,亲切又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

他上辈子最亲密无间的战斗伙伴,也是一种藤蔓,学名白藤,因用带刺的纤鞭沿着树干牢牢地盘旋绞缠,形成盘结怪圈,全身遍布锋利硬刺,又被人们称为“鬼索”

张流问道:“您找这种藤蔓做什么?我去帮您取一截来?”

说着他就作势要抽出腰间长刀。

本只是觉得眼熟,想怀念一下老朋友,被张流这么一问,顾璋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奇特的想法。

他这辈子,有没有可能还和老朋友并肩作战呢?

虽然没了异能,但是他对这种藤蔓的特性可谓了若指掌,甚至比自己都了解的更清楚。

这个念头一旦起了,就再也抑制不住了,顾璋道:“我找找,选一段好的。”

白藤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眼前巨藤显然不是,但他可以选外形上最为相似的,替换下来,想必无人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