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122)

他简单折了个纸飞机。

金瑎小眼神已经止不住偷偷往这边飘过来,小表情明显写着——这又是什么好玩的?

金瑎也不是真生气,被顾璋这么一哄,就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讲了出来。

“我家不是收木材吗?前些日子石林那边伐木停了,宣平侯也不要了,原来和我们金家合作的一个村子……”

顾璋听着,还真有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感觉。

项门竟然也是出身农家的,和顾家三代单传的简单关系不同,项家一共有五房,复杂得很,光项门就有四个姐姐。

顾璋喝口水给自己压压惊。

关系太复杂,他差点都听晕乎了,大概就得出一点,项门是吸全家的血,才一路读上来的。

农家要想念书走科举不易,但好在项家有伐木的这门营生,家里拼了命地干,地里的粮食也只是够吃。肩膀一次次磨破扛粗硬又厚重的树木,五房伐木挣的钱,全用来供他念书。

项门在县城里租了屋子住,不用每日来回村里,花销不小,考童生时钱财不凑手,大姐二姐嫁了,考秀才的时候缺盘缠,三姐四姐也嫁了。

顾璋只觉得无言以对。

金瑎说得都有些下意识声音拔高:“如果不是管家亲口说,我都不敢相信!他那日竟然还嘲笑你爹,他分明也是一家子辛苦干活供出来的。”

“真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想了,没必要为这种人劳神。”顾璋倒是想得通,越缺什么越不愿意承认什么,自然就表现得越紧张。

能拿全家人辛辛苦苦的血汗钱住县城、买神仙水,就一眼能窥其人品了。

这些事,恐怕不仅仅是给家里小少爷提醒,不要误交损友,也是金家给他卖了个人情。

否则即使是那个村来找金家这个木料大家,听到了些风声,也不至于调查得这么清楚。

顾璋恰好瞧见自己刚刚随手折的纸飞机:“玩具铺子也好久没上新了吧?”

这几个月他忙着参加两场考试,又和师父闹了点小别扭,确实没怎么顾得上玩具铺子。

金瑎道:“是啊,不过你也别担心,每年都有新小孩,玩具玩坏了也时不时要更新,生意还是不错的。”

小孩的钱,总是最好挣的。

纸在这个时代算是奢侈品,而且软硬程度也不适合,一天就玩烂了,不如木质的滑翔机。

顾璋简单画了下玩具滑翔机的图纸:“这个你带回去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金瑎这才反应过来,惊喜接过图纸:“你又想到新玩具了!”

他们难道不是在一起吐槽黑心眼的大坏蛋吗?

呜呜,他好想偷一点小石头的脑子!

***

送走了金瑎,顾璋也关上门往外走,去外面找找顾老爷子和王氏。

最近两个老人家对周围慢慢熟悉起来,最近都时不时出门遛弯交朋友了。

顾璋在的这条巷子,自住人家比较多,才走没多久,就看到一群老人搬着小板凳,坐在一棵榕树下。

顾老爷子和王氏,都穿着上好布料制成的衣服,即使有点黑,坐在人群里也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老人坐在一起,就爱讲儿孙,有一白白胖胖,身穿红衣的老婆婆大声道:“我儿子可出息了,在京城买了房子,还娶了个京城的媳妇。”

她往下扯了扯身上绣满富贵吉祥花纹的衣服,显得精神又体面:“这可是京城最流行的款式,我儿给我寄来的,他还说要接我去京城看看!”

“那秀云你可享福了!”

“也不知京城是什么样子,咱都没去过。”

秀云阿奶被吹捧的有些得意,捋了捋额角头发:“我儿争气又孝顺,一般人可比不了!”

儿子有本事,在京城买了房子,是秀云阿奶一辈子最得意的事情,遇到人都要嘚瑟一番。

如今圈里进了两个“新人”,自然免不了拿出来说说。

顾老爷子也忍不住道:“我们家小石头也不错的!”

“你家小孙子是在问心学院念书是吧?听说还是最小的秀才!”

话题一下转移到顾家二老身上。

秀云阿奶被抢了风头,有些不高兴了,她撇嘴道:“那你们可有的辛苦了,都说穷秀才,秀才可没什么钱,我瞧你儿子媳妇成日往外跑,是去找活干吧?”

“我请了人给我浆洗衣物,要不等会儿问问她,有什么活适合你们干?”

顾老爷子和王氏最近确实闲得慌,往日在乡下成日下地、割猪草,扫猪圈……忙不完的活。

如今突然闲下来,还有些不习惯。

心里确实有找活干的打算,可在这种场合被说出来,面上都有些尴尬,不知该怎么回答,尤其是作为外来人,没什么底气。

顾璋本站在不远处,听着闲聊,等老人家们散场。

看到王氏和顾老爷子被刺了两句,有些不知所措的模样。

他走上前去。

“爷奶!”顾璋笑着喊人,看刚好有个空板凳,就搬着坐到顾老爷子和王氏中间。

“爷爷奶奶们好。”他本就长得好,唇红齿白,穿着书生袍,是老人家们最喜欢的小辈模样。

如今乖巧喊人,更是让人好感倍增。

王氏和顾老爷子也笑起来。

顾璋好奇问道:“奶奶您儿子在京城买了房子,娶了媳妇啊,这么厉害?”

说起最出息的儿子,秀云奶奶的神色瞬间骄傲起来。

言语间都是得意:“咱们府城这么多童生秀才,年年考,一年也就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能考中举人,听说考中了举人,也不一定能当官,咱普通百姓走这条路难得很,小石头你可要早做打算。”

她似乎对儿子能定居京城非常得意,对考不中举人的学子都瞧不上。

“那以后岂不是不回来了?”顾璋状似天真问。

这么一问,在场许多老人家都思考起来,在京城混的这么好,房子有了媳妇娶了,还会回来吗?

和顾家刚来不同,做了许久的邻居,总是唠嗑,也听多秀云阿奶的炫耀,这会儿就直接问了出来。

被问了几句。

秀云阿奶的得意的表情都微微僵硬。

他儿子能在京城定居,除了自己生意做的不错之外,主要还是靠他娶的那个媳妇,那媳妇强势,根本不愿意和她这个婆婆住在一起。

问了儿子好多次,也只是寄钱寄东西回来,好不容易松口,也只是说去玩,绝口不提接他们老两口也去京城住的事。

这些事当然要藏在肚子里,对外人维持这些年撑起来的脸面。

“这不来信说要接我们去京城玩?还说要接我们过去住,不过我没答应。他们小两口日子过得好,我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宁都都住习惯了,千里迢迢过去京城住,连个熟人都没有,唠嗑都找不着人。”

秀云阿奶连忙解释,说儿子是想接他们去京城的,强调是他们不习惯不乐意罢了。

她似乎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问道:“小石头学问做得怎么样?日后如果要进京赶考的话,有个熟人,肯定还是有好处的,找找便宜的客栈、还能打听考官喜好,我儿毕竟住在京城这么些年,这点人脉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