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福妾(清穿)(78)

作者: 南风不尽 阅读记录

“您不知道吧,徽州砀山酥梨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是我们徽州名果,京城可不多见!”程婉蕴又理直气壮了起来,“至于酒么,那是额娘特别为我酿的甜米酒,等坐月子时补身子用的。”

她以前在家里就喜欢吃酥梨,程家人都惦记着她呢,又是难得来一趟,自然优先选择她爱吃的东西带来了,只不过她以前在家时这也爱吃那也爱吃,这就导致吴氏进京几乎光带吃食了。

这才显得她好吃!她冤枉!

胤礽笑着摇头:“真难为人家,千里迢迢给你运了那么些来。”

“您吃梨,”程婉蕴不好意思地将炕桌上的果盘推了过去,“真的好吃。”

胤礽尝了一个,清甜肉嫩,果然还算不错。心里也在点头:程家人还是有心的,这么大老远的,梨子又是容易坏的东西,能带上京来,只怕费了不少银钱,说不定都得特意包船走水路……

他本来担心阿婉的继母是个拎不清的,若是这样,只怕立刻就要赶她走,但幸好阿婉之前没有说谎,她这个继母果真不坏。

之前皇阿玛说过,程世福是有才学的人,压着他是要留给他恩赏,等今年年底考评之际,他就得想个法子起用了他,若是进不去六部,就设法安置在应天!

再过两年出了孝懿皇后三年孝期,正好是选秀大年,他与老三、老四都极有可能在这一年被皇阿玛指婚!前阵子,生性低调的荣妃居然三天两头请弟媳进宫,她这位弟媳出身正红旗董鄂氏,是都统、勇勤公朋春的妹妹,家世不俗,显然荣妃是在提前为老三相看嫡福晋的人选,预备亲上加亲。

老四那头更不用说了,他已经定下了费扬古的小闺女,胤礽也是偶然听康熙怀念孝懿皇后的时候提及,才知晓此事,原来早在康熙二十五年,孝懿皇后因为病情加重,知道自己时日不长,便提前开始暗中相看、谋划老四的婚事了。

他心里真是有些羡慕老四的。

费扬古此人出身大族,其嫡福晋还是爱新觉罗氏皇室宗亲,被封为多罗格格,祖上乃褚英一脉的后人,正巧孝懿皇后家这一支佟佳氏,与褚英的生母佟佳福晋是同宗同源,佟国赖正是那位佟佳福晋的堂侄子!

因此,佟佳氏与乌拉那拉氏十分交好,费扬古手握重兵、身居高位,很得皇阿玛器重,更重要的是,他生了五个儿子,才得了这么个如珠似宝的闺女,是疼爱到骨血里的!老四只要娶了乌拉那拉氏,就等于有了一个强力的外家,孝懿皇后是生怕自己走后,乌雅氏的族人烂泥扶不上墙,老四长大没有靠山啊!

她为老四谋的这门亲事,据说荣妃和宜妃都十分眼红,荣妃或许是知道这样的家世她攀不上,没来讨没趣,但最后竟是宜妃和德妃曾为此探过康熙口风,均被康熙严词拒绝。

宜妃是想替老五谋划,德妃却是不满孝懿皇后竟然还早早定下了老四的婚事,置她这个生母于何地?她还想借老四的婚事拉乌雅氏一把呢!

其他妃嫔并不知道内情,但胤礽知道,孝懿皇后弥留之际,还殷切期盼地望着康熙,最终逼着康熙在她床前应承了老四的婚事,才肯延医问药。

由此可见,荣妃应当是属意董鄂氏,只不知是哪一支,老四的婚事也已板上钉钉,就等孝期结束借着大选过了明路。

而他,太子妃的人选……

胤礽知道皇阿玛自有思量,但不论是谁,只怕出身不会低,他需得在大婚前,替阿婉好生谋划,至少谋个侧福晋的位置,这样她日后才不会在福晋手里艰难求存!

胤礽不知道自己的福晋未来是怎样的,他只能遵从内心,先替阿婉考虑妥当。

这件事,他已经想过很久了。

程家如今太不起眼,纵使阿婉日后有生育之功,只怕皇阿玛也不会答应晋封。因此,他得先从程家人里头想办法,头一个便是皇阿玛称赞过的程世福,第二个便是阿婉她那早慧的弟弟。

程世福他准备安顿在户部,先任主事一职考量才干如何,若是不足,便打发去应天府托曹寅一家看顾吧!

曹寅原本一直在凌普手底下任内务府慎刑司郎中,今年突然又调任出京,被皇阿玛升为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兼协理江宁织造。

皇阿玛优待曹家,这是有意令曹寅接过父亲曹玺的衣钵。

如今,曹寅虽为“协理”江宁织造,却又命其奉旨与苏州织造李煦轮管两淮盐务,恩宠可见一斑!

这是个肥差,也是容易得脸的地方,希望程世福不要辜负了他一番考量。当然,能在户部熬资历又更好些,这是上策。回头,程世福真不能留在六部,他再让凌普和曹寅提前透透话风……

之后,便是走皇祖母的路子了。

胤礽叹了口气。

他近来去宁寿宫拜见太后,发现太后白发又生了许多,还总让宫女弹奏马头琴,她是思念科尔沁,思念草原啊……老人家开始想着落叶归根,也不知是不是好兆头。哪怕不是为了阿婉,他也决定要多多孝顺太后,太皇太后走了这么些年,如今连能和她谈论科尔沁草原的人都没有了。

外头远远传来几声梆子声响,程婉蕴已在他怀中沉睡,胤礽却还是毫无睡意,他下意识将掌心覆在她的小腹上,才安下心来,缓缓睡去。

很快,就到了木兰秋围的日子。

吴氏前两日已向程婉蕴辞行离宫,她拉着继母的手,竟然有些不舍,还是吴氏温言相劝,说他们一家人定有再见之日,让她好生保重。

想来,吴氏这时候都已登船,在万顷波涛的长江上缓缓向徽州而去。

程婉蕴也收好了东西,怀着期待地心情,眺望着紫禁城外广阔的天空。

第39章 出行

对于木兰秋狝的印象, 程婉蕴还停留在《还珠格格》里乾隆率领众皇子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的景象,咦,好像暴露了年龄。

不过, 来到大清那么些年, 她也对这项活动也有些许了解。“木兰”一词为满语,即为“哨鹿”之意,秋狝更是字面含义, 古人将秋天打猎称为狝、春天打猎为蒐、夏天打猎为苗、冬天打猎为狩,秋狝自然就是秋天进行打猎的日子。

但木兰秋狝仍是清朝独有的活动,其实也不全是皇室单单为了打猎才设立的制度, 主要还肩负着许多政治目的,既有加强武备、绥服蒙古、安定边境、巩固边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八旗官兵的一次重要检阅活动。

从京城通往木兰围场的路上,康熙在沿途设置了大大小小的行宫数十座,以供一行人马歇脚,其中最重要、最大的便是热河行宫(之后更名为承德避暑山庄), 这也是太子愿意让程婉蕴一并同去的原因,这条通往热河的官路工部年年维护, 平坦开阔, 一路上既不会风餐露宿, 也不至于疾行数百里,所以还算舒服。

因此收拾东西的时候,也有很多东西可以不带, 日常所需行宫里都有, 只带自己觉得最必要的就行, 可以轻装上阵、开开心心地等着旅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