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福妾(清穿)(443)

作者: 南风不尽 阅读记录

弘晳被程婉蕴塞了把刨皮的小刀,蹲在水盆边削土豆皮,弘暄则拿着各小茶壶也蹲在一旁捶打着刚刚蒸熟还冒着热气的芋头,两兄弟相互看了眼,都笑了起来,慢悠悠地交流着彼此的生活。

康熙进来时,菜都已经好了大半,舒和的烤羊腿外皮焦脆肉酥香、不膻不腻,外头洒了特制的烧烤酱和辣椒粉,烤出来颜色金黄冒油,拿大大的铁签穿在烤炉上,炉子里放了少许红炭,专门拨了个小太监在边上慢慢地转,那匕首一层一层片下来,边烤边吃,大冷天也不会凉。

程婉蕴包了三锅水煎包,其中一锅是她的特制肉馅。里头混了冬笋、香菇,都切成细小的丁,跟剁碎腌制过的肉馅一并搅和在一起,然后在锅里先用葱油爆香炒一遍,再包进包子里,包子包成了孩子小拳头那个大小,大人一两口能吃一个,小孩儿吃着也方便,包好了放进油锅里小火煎出金黄的底,再淋上一碗水淀粉糊,盖上锅盖蒸一会儿,掀开后撒上白芝麻和葱花,便能得到一锅小巧精致、上下金黄的水煎包,这样做成的煎包外皮暄软,底部又脆香,咬一口下去,肉油就流了出来,满口肉嫩、笋鲜和菌香。

另外两锅还有白菜粉丝馅的、牛肉馅的,也都别有风味。

主食是面粥,用豆面、小米面混在一起熬成粥,清淡养胃,还能中和吃了包子和羊腿的油腻。

康熙也算吃尽天下美食了,今儿却被程婉蕴一锅煎包征服了。水煎包看着容易,实际上不论是馅、用火、用馅、用面都是考验,包子皮若是发得不好,那就成锅贴了,油若是多了,就吃得腻味,少了又容易焦糊。就连调那稀面糊也得不浓不稠,总之油要清、面要白、馅要鲜,这三样程婉蕴都占了,这包子自然好吃。

他素来克制,但屋子里灯火温软、儿孙环绕,美食当前,窗子外头又有漫天大雪静静地飘落,康熙的心也软软的塌陷下去,尤其才两岁的永琛和宁聂丽齐格捧着两杯果汁跳下凳子过来挨个找长辈“敬酒”,两人还不大会说什么吉祥话,只觉着好玩,不论是谁都高高地举起杯子:“玛法!恭喜发财!”、“皇达玛法(曾爷爷),恭喜发财!”把康熙逗得喝得都半醉了、身上什么玉扳指、玉佩、荷包都赏了个精光,成了穷光蛋一个,却还朗声大笑:“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男人们在前头一桌,程婉蕴领着女眷在后头,一道屏风相隔,两边的孩子都窜来窜去,热闹极了。

一顿其乐融融的饭毕,太子爷伺候着康熙起驾回宫,很难得的临走前,康熙来召见了程婉蕴,竟然很是感慨地夸了一句:“你是个好的,保成没看错人。”

程婉蕴跪在那儿一边磕头谢恩一边懵圈:好好的怎么被发了张好人卡。

但吃了这顿饭过后,康熙就连续三日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绸缎玉器给毓庆宫,一会儿赏程婉蕴一会儿赏太子,一会儿赏他唯一的重孙子。

原本京城内外、紫禁城上下本来都在等毓庆宫如何应对这次大封,是趁机安插官吏到各部巩固势力呢,还是给封王的兄弟们使绊子好敲打敲打他们呢?各位阿哥爷府上的幕僚无不绞尽脑汁揣测,谁知太子爷从始至终都没有将手段和目光放在外头,一直以来他都只朝着康熙一个人努力。

这下好了,太子爷用一顿饭就拉回了老父亲的心,还只是一锅水煎包!

要知道康熙一向是养生达人,素来秉承着吃饭七分饱的习惯,很多重口的菜都不吃,但在毓庆宫里他吃了半条羊腿,又吃了七八个包子,还喝了酒,撑得坐在轿子里直打嗝,惠妃与毓庆宫就一墙之隔,康熙被请过去才不过半刻钟,她就得了消息,坐到了前殿里闻着隔壁传来的香味,就好生疑惑:这什么包子,能让皇上连老例都破了?能把皇上吃得扶墙而出?

想不明白。惠妃绞烂了帕子,恨不得穿过墙去瞅一瞅那程佳氏到底下了什么迷魂汤。

就在此时,远在准葛尔部的额林珠也正惬意地烤着羊,煮着奶茶,坐在暖和的帐篷里听哈日瑙海吹笛子,没过一会儿却听见外头的风雪中依稀传来喊叫声,她起身掀开帐子一看,一个浑身被雪蒙住的男人牵着一头牦牛倒在哈日瑙海的王帐前头,艰难地用冻僵的手递上一枚熟悉的白玉令牌。

那是大清颁给抚蒙的公主、格格的令牌,能在大雪中彻夜赶来的部落只有相邻的喀尔喀蒙古!额林珠立刻变了脸色,连忙将那快要冻死的人拖进了帐子里,用热水将人搓醒后,急切地问道:“乌希哈怎么了!”

“沙鄂突然发兵侵我喀尔喀蒙古牧场!杀我牛羊男人!抢了喀尔喀蒙古的女人!郡君已派人进京向皇上求援,请郡主先派人支应一二,否则喀尔喀蒙古不保!”

第183章 团结

若站在程婉蕴这类后世人的历史高度上来看, 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论是哪个朝代,战争都永恒地伴随着封建王朝的兴盛与衰败。大清与沙鄂关于领土的争端, 从顺治延续至康雍乾四朝, 都从未停止过。

当时的沙俄与大清都处于强盛时期--华夏是康乾盛世,沙俄也正处在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两个庞大帝国在扩张领土时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大清一直向西扩张,试图将蒙古和西伯利亚纳入版图, 而沙鄂则一路向东扩张,试图通过入侵西伯利亚、黑龙江等地区,获取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由于晚晴时期的华夏贫瘠孱弱, 丧权辱国地签订了无数不平等条约,所以在很多人眼里,清朝从始至终都“非我族类”,总有这个朝代似乎从未真正守护过对华夏这片土地的偏见,也形成了沙鄂一直以来都比大清更强盛的误解——但实际上,即便是处在最强盛的沙鄂帝国时期, 至少在乾隆中期之前,尤其是康熙时代, 大清也曾强盛到沙鄂不敢过分与之为敌, 只是帝国的野心总是促使他们蠢蠢欲动, 尤其沙鄂这样嗜血的战斗民族,为了资源与土地,沙鄂与大清在边界摩擦与冒犯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为了沙鄂与大清经历过多次的谈判、战争, 都还时不时起摩擦的原因。

喀尔喀蒙古被沙鄂侵略的消息快马传回了京城, 康熙甚至都不是很惊讶。

他心里早就防备着沙鄂了, 否则也不会刻意拉拢准葛尔部与喀尔喀部,将孙女儿同时嫁了过去, 只是没想到沙鄂居然敢趁着风雪夜偷袭喀尔喀蒙古,果然奸猾狡诈之竖子也!当年沙鄂也是趁着清军入关不过十年,沿着黑龙江来到乌扎拉村侵犯赫哲族,后被先帝率兵击退;第二次便又趁着三藩之乱一路再次东侵,攻占雅克萨,肆意屠杀赫哲、鄂伦春奇勒尔、打虎尔人!雅克萨之战康熙打了三次,才又将这群罗刹赶回了贝加尔湖以北。

如今签订《尼布楚条约》才过了二十年不到,又肆掠戕害蒙古边民!

信使从喀尔喀蒙古冒雪回京城,跑死了两匹马,那传信之人也几乎没了命,但只花了五日就将消息递送进了京,康熙在南书房急召统御六部诸事的太子、主理工部的恒亲王胤祺、理藩院尚书阿穆瑚、擅练水师的新晋镇国将军程怀靖等人进宫面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