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福妾(清穿)(239)

作者: 南风不尽 阅读记录

好算盘呢。

果然皇阿哥的婚事都跟买卖似的,就为了卖个好价钱。

只是可怜了大福晋。

她一直觉着自己没给大阿哥生下儿子,愧对自家爷们,在惠妃面前也抬不起头来,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婆婆,就希望以后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当初程婉蕴头一回在木兰见大福晋的时候,她还有着世家嫡女的高傲,等闺女一个接一个蹦出来以后,就像淋了雨的落汤鸡似的了,回回过年宫宴都有些抬不起头来。

程婉蕴食欲都降下来了,望着滚沸的锅子叹气。

唐侧福晋倒比她接受良好,大阿哥要续娶不是什么新鲜事,难不成还让皇阿哥给妻子守孝,这不是痴人说梦么?平常官宦百姓家也有媳妇刚没不足百日就新娶的,这都是没法子的事情。

于是筷子不停又说起了宫里的其他新闻:“翊坤宫的陈答应诊出有孕已经三个月了,能在宜妃眼皮子底下怀孕还瞒过三个月,也算厉害了。”在王答应进宫前,宜妃容貌几乎冠绝后宫,她从来不需要养小答应固宠,相应的,翊坤宫里也很少有低阶妃嫔有孕。

在如此明艳动人的宜妃面前,康熙哪能看见其他庸脂俗粉?

“这陈答应模样不及宜妃,但她运道好,就侍寝了一次,就有了。”唐侧福晋语气酸溜溜的。

虽然并不奢望恩宠,但唐侧福晋也想有个孩子傍身,以后年老了,也有个寄托,说不准还能跟着孩子出宫去养老,只是这个念头放在毓庆宫里,实在是太难了。

这不,她眼前也有个运道极好的呀。

程婉蕴见唐侧福晋忽然有些幽怨地望着自己,疑惑地问:“我脸沾上酱了?”

唐侧福晋认命地叹了口气:“傻人有傻福。”

#

乾清宫里,也是一片热闹的父慈子孝。

正殿里摆上了一大桌,康熙设宴给太子、四阿哥、五阿哥接风洗尘,顺道把最近看得比较顺眼的儿子: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也一并叫来了。

太子爷笑着说起一路上的各种见闻,还有遇上海寇的惊险经历,倒把几个并不对盘的兄弟也给听住了,个个在烛火中听得全神贯注,听说水师如此糜烂的时候,大阿哥甚至还气得拍大腿。

“恨不得也身在当场,随二弟一齐杀寇!”

康熙眸光炯炯地瞅了一眼大阿哥,他才忽然回想起来——那总督好像以前是明珠举荐的。

大阿哥顿时就戛住了,咳了一声低头吃菜。

康熙没多计较。

等酒酣饭饱,又被留下来和康熙细细谈了扬州的事,将那些官员写的策论都给康熙过目以后,商量出盐务革新的对策,胤礽才晃悠着有些醉意的脚步,回了毓庆宫。

进了后罩房,次稍间两个孩子已经睡了,阿婉却还坐在灯下发呆。

“怎么了这是?”

“二爷,若是我没了,您受累,能不能亲自抚养弘晳和额林珠啊?”程婉蕴一边说一边红了眼。

胤礽被她一句话吓得酒醒,大怒道:“胡说八道,快呸三声!”

程婉蕴也被太子爷猛然铁青起来的脸色吓到了,赶紧闭上了嘴。

胤礽见她吓住了,连忙缓和了神色,将人揽住:“怎么突然说这种不吉利的话?身子不爽利?要不要叫个太医来?”

程婉蕴连忙摇头。她就是一时物伤其类。

“不要胡思乱想,你若是放心不下两个孩子,自然要好好保全身体,长命百岁地照顾孩子们,知道了吗?”胤礽正色道。

程婉蕴在他极认真的眼神下,点点头。

等吹熄了灯,胤礽却因为阿婉没头没脑的一句话闹得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却又被那久违的梦境裹挟。

一睁开眼,好像在哪个宫里的偏殿里,外头似乎是黎明前的夜,这宫里灯火通明,奴才们着急地端着热水和汤药来来往往,有个太监小声嘀咕道:“听说才刚满七个月,胎位还不大正,只怕凶多吉少……”

第94章 逃避

隔天起来, 身侧被子又空了。

太子爷不见踪影,程婉蕴对着空空的床榻呆了下,但这会儿她还没觉着有什么不对劲, 青杏一边挂帐子一边解释道:“太子爷寅时不到就被何保忠叫起来了, 是乾清宫的李公公来请。”

程婉蕴不意外地点点头,太子爷刚回来的头一回朝会,康熙肯定要带他去的, 想必有关盐务的事情也要拿到朝堂上说。

她发呆只是因为自己昨日失言了。

她趿了便鞋,起身对镜梳妆,顺道检讨自己。

镜中的人二十岁出头, 还鲜鲜嫩嫩好似一支水仙,只是眼角眉梢已有了些世故的熟韵。

她真是在外头时过得太放肆了,竟然和太子爷说这样的话。如今清醒了,也很有些懊恼。虽然太子爷不会计较,也不会说出去,但她还是警醒自己:不该流露真情。

遑论在宫里说这样不祥的话, 也是忌讳。

程婉蕴挑了个珐琅掐丝的桃花簪子别在头上,今儿她还特意戴了珍珠嵌红玛瑙的钿子, 穿了件葡萄紫绣兰花的旗装, 打扮得还算庄重, 先去给太子妃请完安,回来就吩咐青杏:“早膳以后,让内务府带人过来吧, 额林珠起来了么?让她过来一起挑。”

额林珠今年生日过来虚岁就八岁了, 程婉蕴一回来, 太子妃就跟她提过一嘴,让她要开始给额林珠挑自己的人了, 还要配两个指针嬷嬷正式开始学女红,让她自己学着管人了。

程婉蕴这才惊觉,额林珠已经大了。

在清朝十三四岁来了葵水,女子就算成年了,所以七八岁就得开始学各式各样的东西了,女红是最基本的,满洲女子还要加一个骑射,额林珠这方面已经够好了,也不用多花费心思。皇家格格,一般还会从琴棋书画里头挑一两样来陶冶情操、培养气质。

算是兴趣班。

程婉蕴有些头疼的是额林珠似乎对这四样都没多大兴致,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她现在字还学得不错了,康熙早晚都会去宁寿宫给太后问安,因为她和太子爷不在宫里,康熙便会顺道见见两个孩子,检查作业是康熙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但他也很严格,每次看完额林珠的字,觉得写得不好的地方,都要一个个圈起来让她回头练,额林珠在这样的状况下不得不努力练字。

要不兴趣班就算书法得了,程婉蕴觉得这个用来磨额林珠的性子也不错。

想起出门前,程婉蕴也给额林珠布置了几样绣活,趁着内务府的人还没过来,便顺手拿过炕桌上的针线簸箩,对碧桃道:“你去前头迎两步,看大格格过来没有,若是没有,就让她顺手将这两个月做的绣活也拿过来我瞧瞧。”

碧桃连忙去了,不一会儿,额林珠蹦蹦跳跳地进来,声音清脆地道:“额娘,我来了。”

青杏和碧桃捧着她这两个月的绣活,跟在后头。

程婉蕴把额林珠搂在身边来坐着,见她这两个月很乖,绣了有几条帕子、几个做得一半的荷包,唯一做完的是用天青色素云缎面绣的一只雄鹰翱翔在天际的腰圆荷包,背面还绣了海水江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