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福妾(清穿)(119)

作者: 南风不尽 阅读记录

满蒙八旗没有,看来这太子妃要么出自汉军旗,万岁爷心中属意的人选还不够大选的岁数,今年未在大选之列。

而遴选太子妃的传言传了那么久,说什么的都有,却都没见万岁爷或太子爷对这事生气,甚至任由这些谣言愈演愈烈。

李氏就确信了,万岁爷定然要在今年定下太子爷的婚事,却不知为何,让人透出风声却迟迟没公之于众。

恐怕这位太子妃出身“非同一般”。

还有另一件事,也让李氏对太子爷的身份有所猜测。

太子爷自打从木兰围场回来后,就一直放任五爷的刘格格、四爷的宋格格与程格格交好,别看太子爷一向温和,但以往他可从不稀得这样放下身段交好兄弟的。

李氏虽然留在宫里,虽有了小阿哥,却从未闭塞自己的耳目,所有的不同寻常与太子的转变结合起来就很明了了。

——今年,太子爷必会被指婚,而且他肯定早就知道了万岁爷对他婚事的安排!

李氏眼眸闪动着异样的光彩,她甚至能明白,太子爷为何选在这时机收拾她。她之前的布置,太子爷恐怕没起疑心,他一定是因为毓庆宫里要进女主人了,提前要在后院里安插人手,她那些事不过顺藤摸瓜罢了……

李氏在这种后宅弯弯绕绕与勾心斗角中有着出色的天赋。

她确信,太子妃出身不高,甚至低到让太子爷感到不安的地步,所以他才会费心拉拢两个弟弟,尤其是妻族强大的四阿哥。还要将毓庆宫全都握在手里,不放心交给太子妃。

这又恰恰证明了一点:凌家走了,太子爷身边没有得用的人。

因此李氏身边太监摔断耻骨卧床时,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她不想死,哪怕苟延残喘,她也必须要活下去,活着就还有翻身的希望,人死万事成空,她还不甘心!她阿玛是汉军旗镶黄旗都统、世袭云骑尉,两个哥哥也任参领,更重要的是,李家几乎与赫舍里氏的包衣无异,亲近无比。

胤礽从何保忠那儿听到李氏这句话后,也不由对她刮目相看。

李氏真是一个坚韧无比又聪明的人,可惜她这些优点却不放在正道上,只知道执着在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上。

可以说,李氏的猜想已经无比接近了胤礽的所思所想。

在做了第三回 梦之后,胤礽就开始不动声色地接近老四老五了,虽然李氏误以为是他早已知晓太子妃身份的缘故,但可以说误打误撞的,她猜测他的目的与胤礽考虑的一致。

在知道自己会被废黜之后,胤礽就开始想法子拉拢兄弟,以后好借助他们母家或妻族的势力。五阿哥背后是宜妃,宜妃虽是包衣出身,他阿玛三官保却为工部侍郎兼镶黄旗盛京佐领,掌盛京内务府关防印!康熙出巡盛京时,还特意去郭络罗氏家驻跸。

更厉害的事,宜妃有九个兄弟,通通都有出息。有任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的、有内务府司库、内务府郎中等等。

宜妃本人也一向受皇阿玛眷顾最深,膝下除了老五还有老九和六公主,她既不站老大那边,平时对自己也不热络,郭络罗氏全家都表现得是皇上的纯臣,不结党不站位,因此深得康熙信重。

由此可见,三官保是个聪明人,生儿子养儿子的功夫也不错。和郭络罗氏提前结个善缘,没什么不好。

老四就不用说了,佟佳氏、乌拉那拉氏,都是让胤礽有点眼馋的助力。

而收拾凌家、清理毓庆宫,前一个是因梦警示不得不为,后一个却是为了阿婉。若他大婚,他的耳目一定要能伸到后院里,决不能放权让太子妃为所欲为,至少在看清太子妃为人之前,他都不会这样做。

李氏能想到这些,自然也能明白他让何保忠传的那句“识时务”的意思。

果然,她很快给了他答案。在家带发修行,从此闭门不出,也算全了他的体面了。

既然如此,那供词胤礽便让何保忠重新改了一份,才递到康熙跟前让他知晓。

胤礽也去了乾清宫请罪,康熙却认为他这样做很好,没有意气用事,也知道顾念李家脸面,此举更是提前将后院清理干净为大婚做准备的表现,便十分满意地跟着赐下了佛像经书。

胤礽就是知道康熙是这个反应,才敢如此。很快,毓庆宫的李侧福晋得了佛缘,愿一生为皇家念经祈福的事成了宫里新的谈资。

不过这事儿没能谈上几天,就被万岁爷两道指婚的旨意拉下了“紫禁城热搜榜”。

第一道是三四五阿哥赐婚,一口气选了三个嫡福晋,但这事儿宫里早就知道了,所以大家也就略谈谈,没什么人关注,因为第二道旨意是册立皇太子妃啊!

就好似头顶上炸了雷,各宫在看清太子妃的名字、出身之后都惊呆了。

一片死寂。

就连天天盼着太子不好的胤褆和惠妃,听完旨意,一个吃饭时喷了汤,一个被针扎了手,异口同声道:“你再说一遍,那皇太子妃她出身哪个旗???”

第52章 反应

面对各宫不同程度的震惊诘问, 传旨太监颇有些不知所措,大多又高声复述了一遍册文:“(二十八日)丁巳。以册立皇太子妃。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册石氏(瓜尔佳氏)为皇太子胤礽嫡福晋……咨尔石氏乃正白旗汉军都统、三等伯石文柄之女也。尔毓秀闺闱,禀德柔惠, 孝顺恭和, 淑德昭著,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太子妃。尔益慎德仪,协隆化本, 体樛木、螽斯之美,衍国家福庆之源。钦哉。”

惠妃这回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汉军!

汉军都统!

汉军都统之女!

那一霎那,惠妃只觉延禧宫外仿佛有成群喜鹊在枝头啼鸣, 檐下飞来燕子筑巢,蝙蝠飞入库房,纳喇氏祖坟犹如烟火迸发般冒了青烟。

总之一概吉兆都降临在她这边了!

惠妃太过喜悦,起身时都有些晕眩了,伺候的宫女连忙上前扶住她,却发觉惠妃娘娘脸上滚珠般落下泪来。

惠妃低头拿帕子拭了拭眼角。

她的大阿哥……以后终于能出头了!

作为庶长子, 胤褆不争不行,这天下哪有好下场的庶长子?且看当年的代善是何下场?代善当初还拥戴皇太极继承汗位呢, 结果呢?皇太极一登基便卸磨杀驴, 网织其罪名, 多次斥其越分妄行,轻视君上,贪财违法, 虐待属人。

代善聪明, 看出了皇帝的心思, 为保性命,他主动赋闲在家, 可三个最有出息的儿子还是陆续战死、病死,终皇太极一朝,他都因其为“大贝勒”比皇太极年长位尊而遭到压抑,不问朝政。

惠妃知道胤褆没法子走代善的路了,万岁爷也不是皇太极,自打万岁爷曾当众赞誉胤褆为“大清巴图鲁”后,他们便没法子回头了。这个称号,便是努尔哈赤称赞代善的,意为钢铁般英雄的勇将,在此之前,仅为代善所独有。

她的大阿哥并非真的脑袋空空莽夫一个,是他们都知道皇上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