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明外史(255)

零花,过一两天,我手边下活动了些,再送一点子来。”朱鸾笙穷虽穷,这几个钱,

她还是不看在眼里。便对钱少奶奶道:“我不过这样说,不是马上就要。现在我手

上零花的钱还有,不等着使。蒙你的好意,我是很感激,让你手边下活动一些的时

候,再给我设法子罢。”钱少奶奶看她不要,倒反有些难为情。一定让朱鸾笙收下

来是不好,收回钱口袋里去也不好,只得将钞票拿在手心里,对朱鸾笙道:“你嫌

少吗?”朱鸾笙道:“我的大姐,现在是什么年头儿,我还敢把五六块钱,当作小

钱看吗。我是要等着求您的时候,再求您呢。因为怕是早到了手,我又散花了,不

是怪可借的吗?”钱少奶奶料她一定不肯收的,只得说道:“那也好,过一两天,

我再和你想法子。”又谈了几句,她就走了。朱鸾笙经过这一番教训,知道向人借

钱,是没有希望的事了,又打消这一番计划。

第二天,赵姨太太来了,看见朱鸾笙行李萧条,心中早就明白了一半,便问道:

“你几时搬到这里来住的,怎样我一点不知道?”朱鸾笙道:“赵太太,你看我这

种情形,还不应该躲着一点吗?”赵姨太太点点头,说道:“您不用说了,你的意

思,我都明白了。我不知道,那就算了,现在我已经知道,无论如何,我得给您想

点法子。”说时,将她手上提的钱口袋,慢慢解开,伸手在里面一掏,就掏出一卷

钞票,数也没有数,便交给朱鸾笙道:“这一点款子,我原拿不出手,你暂收下零

花,慢慢的再想一个长久度命的法子。要不然的话,你就搬到我家里去住,诸事也

方便些。”朱鸾笙手上接着钞票一看,怕不有五六十元,不料心里一动鼻子一耸,

眼泪几乎就要抢着滚出来。但是自己总要顾着体面,极力的忍住眼泪,对着赵姨太

太道:“您这番好心,实在难得,我也不必说多谢了。不瞒您说,我就为欠多了这

公寓的债,没法子抽身。现在有了这些款子,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出去想法子了。”

赵姨太太道:“您打算怎样哩?”朱鸾笙道:“唉!我哪里还有什么打算,做到哪

里算到哪里罢了。”赵姨太太道:“您总不能一点计划都没有呀!”朱鸾笙踌躇了

一会子,说道:“象赵太太这样待我,总算是个知心人,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不

过我这是个傻主意,闷着心里有好几天了,我总怕不成,还不能说就是这样做呢。”

赵姨太太道:“什么傻主意,您说出来我听听。”朱鸾笙红着脸,忽然笑了一笑。

说道:“这可是个笑话哩。我不是还能唱两句戏吗?我想靠着这个本事搭一个班子

去唱唱看,若是唱出来了,也是一行事业,这辈子也就有饭吃了。就是一样,真要

做这一行,请客做行头,还是先垫上一笔本钱哩。”赵姨太太道:“依说呢,这也

不是做不得的事。可是干这行,一定人家瞧不起的。以后亲戚朋友,都不来往了。

你乐意吗?”朱鸾笙冷笑了一笑,说道:“亲戚?有亲戚顾我,我也不会落得这一

般光景。要说到朋友,老姐姐,不是当面奉承您的话,象您这样的人,一千个里头,

也挑不出一个啦。也是十有九个不来往了。反正是人家瞧我不起,我敞开来不顾面

子,也不过是这样。”赵姨太太道:“朱府上能让出台吗?”朱鸾笙道:“我们脱

离关系了,各干各的,他管得着吗?”赵姨太太道:“这个样子说,你是一定要做

的了。”朱鸾笙道:“推车抵了壁,没法儿办啦。您想想,除了这个,我还有什么

好的法子吗?”赵姨太太道:“要进这一行,也得人介绍,您有熟人吗?”朱鸾笙

道:“那倒是有的,从前给我说戏的那个王驼子,现在北京,他就和戏园子这一行

人很熟,托他出来说,没有不成的。”赵姨太太道:“制行头要多少呢?”朱鸾笙

道:“那可没准儿,多的,整千整万,也花的了。少呢,也要个三四百块钱。真是

没奈何,筹不出来的话,二三百块钱,那是少不了的。”赵姨太太道:“我现在不

敢全办的到,多少我还可以给您想法子,五天之内,您听我的信儿。”朱鸾笙见她

这样说,便谢了又谢。又声明无论多少钱,决不是凭着口说借了,就算借了,另外

也得写个借字。赵姨太太倒谦逊了一阵,认为不必。

自这日起,朱鸾笙就正式筹划下海的办法,把公寓里的债还了,还剩了一些钱,

在当铺里取出两件衣服,便去找王驼子。这王驼子,住在天坛外面,一个小矮屋子

里,朱鸾笙找了半天,才能够找到。那里是乱石头砌的半截矮墙,墙露着一个缺口,

那就算大门,门里小小一个院子,四五根木棍,绊着十来根烂绳子,绕着两条倭瓜

藤儿。那下面是个鸡案,拉了满地的鸡屎,这边一辆破洋车,只剩一个车轮子,倒

在一边。横七竖八,堆一些破缸破罐。洋车旁边一只泔水桶,一大片湿地,脏水漏

成一条沟,直流到门口来。门边下,恰又是个小茅坑。大毒日头底下,晒着一股奇

怪的臭味,一直往人脑子里钻。朱鸾笙要在往日,看见一点脏水,还要作一阵恶心,

这种地方,眼睛也不看一看。这次无奈是解决生活问题,不能不进去。只得吞下一

口水,鼓着勇气,问了一声道:“这儿有人吗?”就在这个当儿,上面矮屋里,挑

起了半截破竹帘子,伸出一个脑袋来。毛蓬蓬的披着头发,一张又黄又黑的脸,翻

着两只麻眼珠子望人。朱鸾笙一看,却是一个中年妇人,敞着半边胸襟,站在那里。

她便答应道:“劳驾,这里有个姓王的吗?”那妇人道:“不错,你是哪儿?”朱

鸾笙见她这样不会说话,又好气,又好笑,便道:“这是王驼子家里不是?”一语

未了,只听见有人,从里面答应出来说道:“呵哟,这是朱家少奶奶,请里面坐,

请里面坐。”一面说着,一面就跑出来一个人。他穿了一条蓝布短裤,赤了双脚,

踏着鞋子。上面露着脊梁,搭着一条灰黑色的毛绒手巾,正是王驼子。他看见朱鸾

笙站在墙边,忙说道:“这是想不到的事,您怎样有工夫到这儿来。屋子里脏得很,

怎么办?”朱鸾笙一看这个样子,不必要他往屋里让了,便将现在的住址告诉了他,

说是有要紧的事商量,请你今天去一趟。王驼子道:“可以可以!今天就去。您请

到屋里歇一会儿。”朱鸾笙道:“我还有事,不必了,回头再谈罢。”说毕,便走

上一篇:牛马走 下一篇: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