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赵玉玲本纪(34)

那个在被邀请的吴太太是最有名能驾驭丈夫的人,听到尚太太说出一句怕老爷的话,她不免认为奇耻大辱,突然由座椅上站了起来,两手同时向大家摇着,高声笑道:“好啦,好啦!别讨论了,就是这样办好了。我想李四奶奶把话传给李先生,大概没有问题,我们尽等着您的啦。这第一个爆竹可别打湿了引线,就让它放不响。”李四奶奶笑道:“我这个命令往远处不行,自己这大门以内,大概还没有什么问题。”尚太太道:“既是四奶奶可以负责办到,这话我就不必多说,多说了就成了八奶奶那份褒贬,透着费大了劲。现在议到正事,今天来,是八奶奶出名请客。我的馋虫可由嗓子眼里要爬出来了,在哪里吃饭呢?”

主人家钱太太始终是在一旁陪坐的,这就笑道:“昨晚上接着八奶奶的电话,可晚一点儿。今天早上,才告诉厨子,叫他预备菜。对不起,鱼翅是来不及浸上,凑合着只预备了一些不占时候的菜。”尚太太道:“你家里这个川菜厨子就很好,真弄几样西南口味,我们也愿吃,倒不一定要吃什么鱼翅燕窝。”钱太太笑道:“替别人做东,我这厨子的手艺还勉强可以出手。可是八奶奶公馆,家常就是川味。所以他们倒用河南厨子、扬州厨子。我们是预备卖力不讨好,硬挑了这副重担子。要不,八奶奶给面子,借我地方请客,我拒绝了不干,透着太不知道好歹了。八奶奶,您说是吗?”玉玲笑道:“我们这样好的朋友,你倒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不知道你是骂我还是损我?回头吃饭的时候,我要罚酒三大杯。”钱太太笑道:“虽然你说是笑话,可是我总要说是真情。你想,我们这些熟人里面,哪一家的排场比得了你们家。”

玉玲先是点点头,然后叹口气道:“钱太太说的这话,在一年以前我是承认的,可是到了现在,情形大不相同了。一所大公馆,改成了许多小公馆,第一是房子不多,哪家也容不了多少人。我从前自己名下,连车夫厨子统算在内,不到十个人。于今老太太住在一处,大公馆里的事,也有许多移到这里来接头,然而我们还用的是这些人。所以实在的情形说,我们也只是外面绷着这一份场面,内里可减省得不得了。”

尚太太点点头道:“这话也是。虽然你们家银行里有的是存款。靠收几个利息,要比上大将军在的日子,一进几百万,当然要差劲。可是这话就说回来了,靠着凤府上这一份门面,不能歇了锣鼓,八爷还得出来做点儿事情。既要做事情,少不了交际,像这样在义赡会举办的游艺会里帮帮忙,也不会白卖这份气力。晚上回去,您和八爷谈谈。看看我这话有没有几分理由?”玉玲道:“我也是这样想。要不,我唱了半辈子戏,难道还没有过足瘾吗?”

钱太太笑道:“得啦!正话已经谈过了,我们该说说今天的功课。”玉玲笑道:“这么些个人,打麻将当然是不成。我今天只带了七百块钱来,除给厨子的钱而外,我只有六百块钱赌,输光了了事,可不开支票。我们玩玩小扑克吧。”尚太太笑道:“好,就是小扑克。只要你伸手,不怕你不开支票。”这一些男女仆人听了打扑克,当然十分高兴,立刻去抬桌子移板凳。玉玲想要这一群女朋友捧自己一回场,当然是很高兴地来赌。她虽说是输了六百元现款就不再赌,可是那位李四奶奶,在扑克桌上就赢了她五百多元,这一次聚会,连给酒席钱和输的,共是一千二百元,在她这种有面子的人,当然不会欠账,结果还是开了支票回家。

回来时,已是晚间一点多钟。凤八吃过晚饭,正躺在床上开始过瘾。他见玉玲带着很高兴的样子走进房来,便笑道:“怎么样?你那些女朋友都很捧场吗?”玉玲缓缓脱了长衣,只穿大红缎滚白边的紧身袄儿。女仆拧着热气腾腾的手巾把子,双手递给她。她擦了一把脸,然后在床上横躺下来,笑道:“你说怪不怪?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而且吴太太、郁太太得着消息,说是义赈会也要约她们出来。果然如此……”她信口说了出来,觉得下面一句话不大妥当,便突然停住了。因小丫头子并没有在床沿边烧烟,便将烟盘子里烟签和烟膏盒子拿了起来,笑道:“我给你烧两个烟泡子吧。”凤八道:“还早呢,不忙。我倒很要紧问你两句话。你说果然如此。怎么样?你一定要出台吗?”玉玲笑道:“我唱戏还没有唱够吗?我是说义赈会还真把这几位女票友太看得起了,好像没有我们出来,这一场义赈游艺会就开不成。”凤八道:“吴太太怎么说?她们干不干呢?”玉玲道:“那还用问吗?她们都是瞧我怎么办?而且她们也是刚听着消息,还没有接到邀请的信。这个时候她就说预备怎么样,到了人家不邀请她,那面子可丢得更大。”凤八笑道:“这样说,你凤八奶奶面子可大了,老早就是被人家邀请着的。”

玉玲正把烟签子顶了个大烟泡子在烟灯上烧着,听了这话,便将烟泡子送到凤八鼻子尖上,让他嗅嗅,因道:“凤八奶奶有什么面子,还不都是瞧着凤八爷的吗?譬如说,就让我真的上台,人家也只知道是凤八奶奶,并不知道赵玉玲。那外国朋友也只记你凤八爷一笔账,等你凤八爷要做官了,要借外债了,他帮你凤八爷的忙,可不会帮我赵玉玲的忙。”凤八道:“你这话让报馆里听去了,在报上一登,透着不像话。做官的人要认识外国人,全为的是借外债。”玉玲道:“我一个唱戏的女孩子,知道什么借外债不借外债,还不是到您凤府上以来,才长了这些见识。”凤八笑道:“我也并不说你这话错了。不过说我们同外国人初初有点儿来往,就犯着这个借债的大毛病,透着咱们有了这么个身份,还要靠外国人发财呢。”玉玲道:“你这话,我有点儿不大赞成。去年袁大总统要做皇帝,他就说是他的外国顾问这样说,中国没有皇帝国事就办不好。所以他就要做皇帝了。大总统还得拿外国人做招牌呢。”说着拿起烟枪来,给凤八在烟斗上按上了个烟泡子,然后手捧了烟枪对着灯火烧起来。

凤八手捧了烟枪,对火吸着她上的这一袋烟泡子,烟斗上晞里呼噜一阵响,由他将这筒烟吸完。玉玲知道他的脾气,等他吸完了,放下了烟枪,立刻把烟盘旁边的小茶壶递到他手上去。他嘴对了茶壶嘴,吸上了一口茶,然后笑道:“你这又有点儿高比。不过我们真要在政界上活动活动的话,认得两个外国人,却也不妨。”

玉玲把凤八的话,听到了这里,觉得已经够了,说多了,徒然引着自己露出痕迹来。便笑道:“别提了,这话尽放在心上干什么?我另有一件事和你商量。下个月北方就很冷了,我想到上海去住几个月,咱们一块儿走好吗?”她忽然把问题移到另一件事上去,在他两口子本身上,也相当重要。凤八果然为这事的重要性所吸引,将香港、上海的生活谈了一晚,将游艺会的事丢到了一边。次日刚有两个应酬,也把这事混忘记了。到了第三天下午两点钟,正是凤八起床未久,还不曾出门的时候,义赈会却来了个电话,说是会里的西人贝尔先生和一位李先生要同来拜访,问凤八先生在不在公馆。听差听了这个电话,有外国人来拜访,这是件新鲜事儿,便放住传话机,问凤八如何回话。凤八也觉这是有面子的事情,我凤八都有外国人闻名拜访了,不可过拂人家的好意,就叫听差转告诉那方面,今日下午不出门,随时可以来谈谈。

上一篇:译注:海上花落 下一篇:纸醉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