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梁山伯与祝英台(15)

便道:“贤弟,你的病势不轻,不宜上厕所,往后拿了便壶进来,就在房里小便,免得劳累。”

祝英台答应一声是。梁山伯侍候着病人睡了,见银心还站在床边,便道:“你去睡吧,你相公若呼唤你,我自然会通知你。”

银心虽然答应着,可是两只脚并没有移动。

祝英台道:“你去睡吧,我若非叫你不可,梁大相公自然会通知你。”

银心这才走开。

祝英台道:“梁兄,时候不早了,你也去睡吧。”

梁山伯道:“睡我自然会睡,可是在贤弟脚头睡。”

祝英台道:“我看兄还是回到自己床上去睡吧。”

梁山伯将头一摇道:“不,今天我一定要在贤弟脚头睡,你看,你周身像火一般烫人,这个时候,你还讲什么客气。”

祝英台听了这话,心上又像擂鼓一样。本来,这一年多,就是亲生兄弟一般,要说床上不许梁兄同睡,说不出一个道理。要说让他抵足而眠,自己是个黄花处女,目前纵然瞒过了,将来总会让人家知道,那时如何交待?自然,百年配偶,已经看定梁兄,可是黄花处女不宜和别人同睡,梁兄也不能例外呀。她心里尽管为难,可是梁山伯并不知道。

便道:“贤弟,你又在想什么心事?”

祝英台道:“梁兄,你要睡弟脚头,可是弟乃……”

梁山伯坐在床沿,因道:“贤弟,弟乃怎么样,弟是病人,只怕弟会传染,那是笑话了。你的病来势不轻,让兄多关照一点的好。”

祝英台点点头道:“兄说的是。只是在家中父母惯坏了,自小就让弟独睡,现在两人同睡,恐怕睡不着。

梁山伯拍着衣袖道:“睡不着,就让他睡不着吧?兄倒可以陪伴于弟。”

祝英台望了一望帐子,又望了望梁山伯,便道:“好,兄可以睡在脚头。只是有个习惯,是家母惯坏了的。

梁山伯道:“是什么习惯?”

祝英台道:“凡是与弟同床的,弄个纸盒子,里面装满了灰。于是共榻的带了棉被,睡在外边,纸盒子装满了灰,放在外边棉被之间,睡觉的时候,谁要不留神,打泼纸盒子里一点灰土,那就明天受罚了。受罚什么东西呢?普请家里人大吃一顿。”

梁山伯笑道:“这是笑话,决无此事。”

祝英台道:“笑话,一点也不是。你叫银心来问问看,他就吃过老母输的东道。”

梁山伯道:“既然如此,我就试试看。当然,我们不请外人,受罚的连自己在内,一共是四人。但是怎么样知道是哪一方面泼的呢?”

祝英台道:“盒子不是四个犄角吗?这就很明白了,里面泼了沙土,是我泼的!外边泼的,自然是梁兄了。”

梁山伯想了一想,然后道:“好,这是很容易的事。”于是出去找了一个纸盒子来,有面盆那么大,里面装满了细沙,把纸盒子放在床中间。这就向祝英台道:“就是这样一个坏习惯。现在照办了,还有什么?”

祝英台想着放个纸盒子,这原是笑话,实在是不愿抵足而眠。不料自己说过了,梁兄说句那是笑话,那就是笑话吧。可是梁兄太相信自己了,稍微给这句一驳正,梁兄就相信了,不但相信了,虽然夜深,也照办了。心里虽有一百分好笑,也不忍笑出来。便道:“没有什么了,你抱锦被来,就在脚头睡吧。”

梁山伯见他没有什么话,就抱了锦被枕头一齐放在床外边,宽解长衣,打算要睡。想起和祝英台说了许久的话,恐怕引起了他的烦恼,因之走到床头边,用手向被里他手心上摸了一摸,觉得他手虽然还热,已不烫人。再看看他脸上,也不像以前一样,喝了酒那样红。他是朝里闭着双眼的,大概是睡着了。这就不敢惊吵他,自悄悄地回转那脚头,掀起锦被睡了。其实,祝英台并没有睡着。梁山伯抚摸着他的手,只是轻轻的感触着,不敢有所惊动,立刻就抽手回去了。祝英台原想以为他还要摸头一下,就只是装睡。但是他并不摸头,就立刻轻轻的走开,她心里暗想,梁山伯心里,真是没有邪念,自己这样做作,任何男子,总要向女子方面猜,但是他却无此思想。刚才若是说破了破绽,现在还是疏远呢,还是亲近呢?她想至夜深,还没有睡着,梁山伯已经睡熟了。

次日早起,银心已来了两回,看看床上放了纸盒子,纸盒子里装着满满的沙,放在两条被子中间。看小姐侧身睡着,一支手伸到锦被外面。玉藕一弯,横起在绿绸锦被上。她心想,这只有梁山伯会猜不出她是女人,若是别人,早已看出来了。她二次进来,祝英台已经是醒了。她对纸盒子指了一指,银心点头。祝英台依旧由银心引路,去了外面一次回来。

梁山伯也为惊醒,对床上祝英台道:“贤弟,已经病好些了吗? ”

祝英台道:“似乎好一点了。”

梁山伯起来,移了纸盒子,看了一看病况,以为病虽好些,医生一定要请的。祝英台也乐意他出去一次,就答应了。后来周先生来过,安慰了几句。随着医生同梁山伯也来了,诊了一诊脉,说是感冒,叫梁山伯好好照应,别转别的病症,三五天之后,自然会好的。自然,别让风吹着。梁山伯答应着是。医生走了,梁山伯送出大门。

过了一会,四九买了一个带盖圆桶回来。梁山伯吩咐放在床脚头,告诉祝英台道:“大小便现在不必出去,就在木桶方便好了。”

祝英台虽是答应了,但是她大小便的时候,总是屋中无人,梁山伯对此,也没有什么领悟。梁山伯虽然睡在她脚头,已经睡了四夜,总不敢惊动他,到了第五夜,病势已大见减退。梁山伯抱过锦被,回到自己床上,已不在脚头睡了。一连十日,祝英台方起床。对梁山伯道:“梁兄,小弟生病,老兄煮药给弟吃,弟现在已好,应当如何报答。”

梁山伯坐在长桌子边,把面前书一推道:“你好了,就算是报答了。”

祝英台站在桌子边,将头一点道:“梁兄,父母待我,也不过如此呀!记得端药我吃的时候,我的烧热,正在狂涨。我兄一手抱住我的头,使我的头仰起来,另一只手端了药碗,让我用嘴从容抿下,这是如何难得呀。”

梁山伯道:“碗放在桌上,已经温凉了,贤弟又抬不起头来,我不那样做,那药你怎么下咽呢?”

祝英台道:“我记得,厨房里送来稀饭,兄将小圆几放好,放在床边,不过我无法吃。梁兄从被中将我抱起,我四肢无力,还是无法吃。梁兄,实在难得呀,你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稀饭,身子俯在床上,亲自喂我吃,这是朋友做不到的事呀。”

梁山伯笑道:“疾病相扶持,这是圣贤书上告诉我们的,而我们读圣人书就忘了不成?而贤弟待我,也有一样好处。”

祝英台手抚长桌,想了一想,摇头道:“没有呀。”

上一篇:连环套 下一篇:美人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