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地主婆(143)

“那是自然,他可是朕的儿子了,”轩成帝骄傲无比,这等天纵英才,简直就是他们皇家之幸,而他根本不不知道,这其实就是珠心算,在现代很多孩子都可以算的出来。

不过,孔凝玉可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管别人,她只给教给然儿就行了,她现在还忙的天昏地暗,根本就不知道京城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比如说,轩成帝现在也开始喜欢大皇子,这样本来是好事,可是有时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这一日早上,安老爷穿好的官服站好,武官一排,文官一拓,武官以安老爷为主,文官以吕相为首,两个人见面都是各自哼了一声,然后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等待上朝。

轩成帝走了进来,大方的坐在龙椅上。

“有本奏来,无本下朝,”每日都是同样的话,也没有哪日是没有本的。

丞相先是奏了一本,“皇上,近日余县粮食已近丰收,每亩产粮四百斤,比起去年多了一百斤,”他说这里,脸上露出来的自然的得意。

“好,”轩成帝一听丰收,大手一挥,这一日的心情都是好了很多。

安老爷甩甩袖子,站好,不羡慕也不嫉妒。

“皇上,老臣也有本。”

“哦,国丈也有本?”轩成帝也是意外,以前只要丞相奏完本,他通常都是无话的。

“是的,皇上,”安老爷低头说着。

“奏来,”轩成帝坐好,等待着他的奏折。

安老爷拍了拍手,几个人抬进了一个竹筐,让其它人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个安将军,安国丈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会抬个竹筐进来。

“国丈你这是?”就连轩成帝也是意外了。

“皇上,请看一眼自当明白,”老爷斜睨吕相一眼,吕相也是白他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故弄玄虚,没用的家伙。

轩成帝挥手,自然的有太监将那个竹筐抬了起来,太监打开那个竹筐一看,顿时轩成帝猛然的站了起来。

“国丈,这是真的吗?”他的声音都是跟着颤抖了起来,他真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一切。

“是的,皇上,是真的,”安老爷回答,那里随处所见的就皇上看到的。

轩成帝从筐子里面拿出了一样东西。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其它人看的也是吃了一惊,怎么会有这么长的麦穗的,他们以前见的最多也就是这些一半还少,这怎么会有这么长的。

“国丈,你是说这些都是你的儿媳孔凝玉种出来的,就是在那三千亩的荒地上长的?”

“是,皇上,”安老爷挺起了胸口,“这些确实是都是我那儿媳种出来的,亩产一千零五十斤,才过过称的,恭喜皇上,这些如果推广开了,我轩国百姓再也不会饿肚子了。凝玉和谨凉已经将这些粮食打算全部做成种子,分给了青县的百姓各了,来年,就算没有亩产千金,可是五百斤也不在话下。”

“皇上再看,这里还有,”他说完,再指了一下那竹筐,这竹筐装的可不只是这一种东西。

轩成帝放下麦穗,再拿出其它的一看,这每拿出一样,底下的大臣都是会惊呼一声

极大的成棵花生,结满了花生的根系,还有高的不可思义的芝麻,甚至还有红色的辣椒,能够在夏天成成的各种各样的菜,简直都是数不胜数,而且看的出来,都是长的极好,好的让人惊叹。

“皇上,这些都是我儿媳孔凝玉种出的,三千亩荒地变良田,而且全部的丰收。”安老爷大声的说着,“这是天佑我皇,天佑我轩国,以后我百姓定然可以丰衣足食,再也不用受那饥寒交迫之苦。”

“好!”轩成帝也握紧手里个大的红薯,他都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甚至他都感觉自己的眼睛有些酸。

每一年冬天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那些国家也不就因为他们地薄粮少,所以才欺负他们,但是,现在不同了,一亩千金,这是什么样的收民,如果以后各县都是这样的产量,那么,何愁百姓不富,国家不富。

“来人,”他站了起来,大手一挥,已经有太监站了起来。

“安家孔凝玉种田有功,现封为司农女,可不受各地官府管制,助我百姓种田养地,以种出上好的作物,扬我国威。”

轩成帝这一道圣旨写完,底下的文武百官,神色各异,吕相是面如菜色,而安老爷则是满面笑容。

老匹夫,怎么样,你的司农官还不是被本将军的儿媳弄到手了,这谁笑的道最后才是真的笑。

吕相连忙的上前,“皇上,这万万不可啊,吕齐一直都是任司农一职,向来兢兢业业,皇上如何要将他罢去呢?”

轩成帝将手撑在龙椅上。

“丞相,朕先问你,吕齐出任这司农官我少年了?”

吕相连忙回答,“禀皇上,有五年了,”而他有些紧张,不明白皇上问这些做什么。

“是吗,五年了?”轩成帝细细的呢喃着,脸上露出一抹高深的笑意,“这五年时间,他有没有研究出新的种子?”

吕相摇头,“这个没有。”

“有没有让粮食增产?”

“有,”吕相头皮一麻,“多了一……一百斤,”他伸出一指手指头,

《古代地主婆》第4卷 第十三章 原来是美差

轩成帝却是冷笑,“那是因为余县今年风调雨顺的原因,并不是他吕齐的原因。”

吕相无话可说。

“他有没有研究出新的农具,有没有在冬天种出菜,有没有制作出可以灌溉的水车,有没有将三千亩荒田变成良田,有没有用自己的银两救我一县百姓?“皇上猛的拍了一下桌子。

丞相的老脸刷的一下白了,也无话可说。

“竟然在这些他做不出来,有人做出来,你说,他是不是应该退位让贤呢,好让我百姓更加的丰衣足,让我轩国国力再上一层楼,而不是停滞不前。”

“可是,皇上,”吕相又是硬着头皮上前,“孔凝玉她,她是一个女的啊,要是以一女子当朝为官,如若被别国知道了,一定会笑我国无男儿的。”

“皇上,”安老爷也是上前,他的脸黑了一半了,“女子又如可,这证明我轩国女了不只会吟诗做对,也会保家卫国,也会为百姓牟利,也会有一技之长。”

“莫不是丞相,认为只要是女子,只得做吕缘儿那样的人吗?”

“我女儿怎么了?”吕相一听安老爷提起自己的女儿,脸一下拉长了,“我女儿再怎么说也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无所不能,这轩国人人像我女儿有何不可?”

安老爷冷笑。

“您女儿懂得种田,恐得的让百姓可以吃饱穿暖,在我百姓穷困潦倒之际,你女儿莫非念一首诗,就可以让他们不饿,不死,还是你女儿懂得的赚钱,造福乡里,更会亩千斤吗?还是像您侄子那样,打着您吕相的名子在乡间为非作歹,将卖出去的房子夺回来,还是一心看上我们家的大棚菜了。动了歪心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