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小炮灰被世子爷盯上了(512)+番外

杜氏家族的人,拉着一车又一车的粮种去户部衙门,据说是骄阳郡主为了春耕的粮种发愁,特意跑去说服了族长捐出来的。

围观的百姓数了数,足足有两百车。

是叠得高高的那种,每一车都是满满的。

户部的官员上去查看的时候,都是上好的粮种,一点都没掺假。

这个事情迅速在京城传开,闹得沸沸扬扬。如今还不止,镇国公府和裴氏家族一起,跟着派人送来了八十车的粮种,镇国公府从各个庄子调派来了五十车,另外三十车是裴氏家族凑出来的。

不是每个家族都是杜氏。

镇国公府能凑出五十车,已经是最大限度了。

裴氏族里跟着从各家各户凑出三十车,也是极为难得。

杜潜是立马以皇帝的名义下旨,让户部尚书也就是杜驸马,现场将这些粮种分配下去,免费发放给等着春耕的百姓。

为了避免有人欺上瞒下,杜潜还特意让领到粮的人,一层层将账目记清楚,还调派了部分皇城司的官兵去监督。

只要查出有人胆敢弄虚作假,直接革职查办,严重者斩首示众。

与皇帝当政不同。

杜潜的手段更利落,行事风格鲜明。

有一些老家伙想倚老卖老寻他麻烦,他就直接绕开了他们下令。

办得不好的,撤职查办。

干得不错的,奖励或是升职。

或者说杜潜巴不得某些人联合起来不干活,禁卫军又不是吃素的,现在掌控禁卫军的是裴灏,可以说杜潜指哪就打哪,还成功将一些蛀虫清理出去。

雷厉风行来上那么两三次,朝中官员一下子噤若寒蝉。

这干活的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第563章 西北卫家要反了

上午杜氏和镇国公府闹出来的大动静,成功引起京城某些大家族的高度重视。

这次和以往不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在某些人眼里,一个应对得不好,可能就会阴沟里翻船。

二百八十车的粮种,看着很多,但是在全国缺粮种的情况下,着实不算什么。

杜驸马通知各地等着粮种的官员。

苏澈问道:“大人,需要的人数太多,要怎么分?”

“先到先得。”杜驸马回答得很干脆。

苏澈愣住,“这样会不会不太好?如果前面的人领完了,后面的人赶到不会闹吗?”

“他们来得迟了,是他们的错,与咱们无关。”

“是。”苏澈不再多提,照着杜驸马的吩咐去登记。

这些各地派来的官员,都是赶来到京城是向户部求粮种的。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到来,才突显出紧迫感,皇帝之前就发愁,当看到杜潜的能力,索性就将锅甩给他。

今日的事情,可以说让皇帝看到了希望。

皇帝高兴得多喝了一碗粥。

是了,距离中毒过去半个月,他第一次这么开心。

皇帝把碗放下,大总管递上手帕,“皇上,现在您可以放心了吧,郡王把粮种的事情解决了。”

“这才开始呢,不过是个好兆头。”皇帝已经知道杜潜他们的计划,压根不担心会不成,“你说,朕比他们兄妹俩加起来都要年长,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

大总管哑然。

这个真不好回答,难道说就因为您老了,脑子不如年轻人灵活吗?

大总管仿佛想了想回答,“皇上知人善任,英明神武。”

“呵!老东西。”皇帝就知道他不会正面回答。

这时,皇帝忽然又想起了秦鱼鱼。

大总管发现他的情绪变化,多少猜到他想到了什么,“您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身体养好。只要人在,才会资格去做什么。”

“只是有感而发……”

现在的秦鱼鱼应该正在去赤岩县的途中。

皇帝只希望她日后能好好过日子,不要再作妖。

大总管扶着皇帝走了一会儿,等差不多了再扶着他到床榻躺下。

秦鱼鱼怪皇帝偏心,怪皇帝偏心郡主。

这人最怕对比的,只要不是犯贱的,就不会原谅一个想杀自己的人。倒是郡主现在为了帮皇上筹得粮种,都快要把各大大世家得罪狠了,要知道这种事情,连皇上都不敢干。

正被大总管称赞的杜婉。

一本写着各大世家信息的册子,正在杜婉手中翻阅着。

在去拜访各大世家之前,还是要先了解下情况的。

按理说是从交好的世家开始,杜婉就喜欢反其道而行。

杜婉第一个去的,就是定北侯谢家。

大秦国的谢氏是老牌的世家,具体传承了多少年,很少有人知道,若不是十几年前那场战争,还会更加显赫。

谢璋从未想过,杜婉会突然登门。

定北侯和谢鸿去了军营,今日谢璋正好休沐,便由他来招待。

谢璋把人领到正堂主位,“郡主请坐。”

“嗯。”杜婉大方地坐下来。

这时,有一个大方得体的丫鬟,端上了茶。

杜婉礼貌的微笑,弃掉了寒暄的正常流程,直奔主题,“我上门,你该猜到是何事了吧?”

“还请郡主明显。”谢璋不敢乱猜。

杜婉端起了茶,浅尝一口,“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来没什么大事,募捐点粮种什么的。”

谢璋默然,这是明白了,“下官明白了。”

“明白就好,早点把粮种送到户部,你也知道国家有多缺粮种吧。一堆官员都在翘首以盼,等着早点带粮种回去耕种。”杜婉说话时一脸正气。

这若不是上门逼捐,恐怕会更有说服力。

谢璋很识时务,当即就答应了打捐赠。

杜婉得到了他的允诺,便没再逗留,还要到下一家。

当杜婉站起来要离开。

谢璋忽然开口,“郡主,西北卫家要反了。”

“你得到消息了?”杜婉冷淡地看向他。

谢璋点头,“是的。”

“把消息告诉本郡主,是想得到什么。”杜婉知道这个男主是无利不早起。

谢璋垂下眼睑,语态诚恳又恭敬,“不是想得到什么,只是想替郡主效力,替您做一点点的事。”

只要人有用,才有话事权。

杜婉懂了,“嗯,知道了。”

两个人站在一起,是不对等的。

硬是分个明白,杜婉只会是主,谢璋是从。

谢家的大把柄就在杜婉的手中,还有重要的原因是她的能力,着实太过可怕,谢家的主子们在她面前没有一点抗衡的能力。

离开了谢家,杜婉再一家接一家上门拜访。

至于西北卫家反了的事,晚上半天禀报没什么,早就有所预料的事情。

西北早没粮了,不造反很难。怕就怕消息传开了,全国各地会引起连锁反应,最主要的是各地若乱起来不好管辖。

还没将名单上的家族走遍,就听到了最新的消息。

有一些人很识趣,求生欲很强。不需要她过去拜访,便先将一车车的粮种送到衙门,不一定有杜氏的大手笔,但也有二十车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