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小炮灰被世子爷盯上了(327)+番外

一扫客栈内的情况,何亮露出了震惊。

有个尖嘴猴腮的男子趴在地上惊喜叫道:“何将军,救命啊!”

“……”四周一静。

那个求救的人,正是涂佐身边的亲信,平时在涂佐身边鞍前马后,可以说涂佐做过多少坏事,都有这个人一份儿。

杜婉的长剑已经入鞘,双臂抱胸,冷眼看着这人求救,“我是动手太轻了,让你还有力气求救,中气还挺足的,难道刚才在装死?”

“我——”

那男子挣扎地站起,逃到何亮背后,畏惧地看向杜婉。

何亮环顾大堂的情况,四处找了找,才在大门的一角找到了生死未卜的涂佐。他大步走过去,摸了摸涂佐的脉搏,知道人还没死便松了口气。

人没死,就没什么。

“在下何亮,多谢公子手下留情。”何亮向杜婉道谢。

杜婉对于何亮的声音不陌生。

不过他的做法,挺出乎杜婉的预料,不是说官官相护吗?

杜婉眼珠子一转,“原来你就是何将军呀,你来得正好,这些土匪被我制服了,赶紧送去县衙。这个大晚上的,都耽误歇息了。”

何亮想不到杜婉有这么一出,“是在下治军不严,给您添麻烦了。这些人请容我带走,我保证今晚不会有人敢来打扰您休息。”

“好说好说。”杜婉带着大娃和二娃退到旁边。

兄弟俩拎着包袱等,还以为要走呢。

结果杜婉带着二人上楼,意思是继续住这里?

大娃担忧地小声道:“公子,他们真不会报复吗?”

“怎么可能?但这个不用你们来操心,本公子自会解决。”杜婉可不觉得此事就这般了结,不要说她落了叛军的面子,就说她今晚搜刮来的大笔钱财,那么多人看见,还不知道多少人动心。

这些都是杜婉预料中的事儿。

反正她来到西南,就是要闹事。

何亮身处高位,让人抬着涂佐,走得很干脆。

杜婉还是挺意外,凝神盯着何亮的情况。

没有多久。

杜婉又听到了何亮跟他那参将的对话。

那参将惊讶极了,“……很厉害?不是个半大的孩子吗?”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何亮把自己到客栈所见到的事情简单地说了说,“那般钟灵毓秀的公子,绝不是一般人能养出来的。”

“将军就没把人带回县衙?”

“连涂佐都折到他手里,你觉得我打得过吗?”

“是难为您了。涂佐的人品是不行,武功却是实打实的强。”

“……”何亮亲眼目睹了涂佐的惨状。

据说是毫无还手之力,跟先前那三人一样。

何亮看不上涂佐的为人,可又不得不承认这人一身武功,和他不相伯仲。只是今晚却被一个半大的小子打得半死不活。

何亮对待杜婉,态度慎重又警惕,“涂佐出事,还是要跟乔首领说声。”

“是该说一下,不然还不知道会被某些人编排成什么样。”

“……”

接下来两人又聊了些事情,杜婉不太感兴趣。

待在客栈的杜婉,想过要离开。

只是大晚上,带着两个小孩,赶夜路不方便。

大娃来禀报,“公子,客栈的掌柜想见您。”

“可有说何事?”杜婉问道。

“不清楚。”

“把人叫进来。”

杜婉本想不见,想到一家子受到她的牵连,又有点过意不去。

掌柜过来很是拘谨,先是谢过他的救命之恩,再问一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还说他们想连夜离开等等。

杜婉理了理重点。

是掌柜害怕被报复,想带着家人逃走。

杜婉问道:“你们之前怎么不逃?”

“是家中老父病重……”掌柜是个孝子,不想扔下父亲,错过了最佳逃走的时间。按照掌柜现在的意思,他们这是想躲到乡下去。

杜婉提醒,“乡下更没保障。”

“怎么说?”

“土匪流寇专门挑村子来洗劫。”

“……”掌柜面上苦涩。

他岂会不知道没保障?可现在客栈,他们一家不敢住了。其实他心里这会儿挺后悔的,当初不该贪心赚点钱,还开门做生意。

杜婉大概看出了掌柜的窘境,让大娃去取出百两现银和一张千两的银票当补偿,“朝廷的大军快要到了,很快就会打仗,建议你先找个隐蔽的地方躲上一段时间。”

“谢谢恩人。”

掌柜迟疑了半晌,收下了。

有了决定,掌柜带着一家子走了。

在走之前还把一大包的干粮和肉干,要送给杜婉。

杜婉没有收下,让他带走。

掌柜一家五口人要从后门离开,杜婉暗中把守在客栈外面的探子们打晕,让掌柜一家子顺利地离开。

杜婉暗中跟着他们家一段时间。

见到掌柜一家,藏到了县里一处破旧的老屋子,主要是这里有一个大地窖,遇到情况他们可以暂时藏身。

杜婉看到了,粮食和水等都备了不少,足够这家子吃上几个月。

第359章 没有等来世子爷

杜婉再回到客栈。

客栈静悄悄的,一个晚上,平静度过。

没有等来裴灏,杜婉有点儿小失望。

县城就这么点儿大,裴灏没找上门来,十有八九是人不在漠丁县。杜婉又拿出西南地图,琢磨着去下一个县。

叛军占领着五个县,漠丁县只是其中之一。

距离漠丁县最近的,是大岭县。

坐马车去的话,要大半天。

大娃知道杜婉醒来,便端来了一盆洗漱用的热水。

让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伺候,杜婉有点不好意思,只是不让兄弟俩做事,他们反而不安心。最后杜婉还是没阻止他们,安静地由着二人忙活。

杜婉洗漱完毕。

大娃端上了早饭,是一个蒸热的大饼和一大碗米粥。

杜婉端起来喝了一口,“哪儿来的米?”

“掌柜留在厨房的米,有半碗呢。”大娃对掌柜很有好感。

大饼是他们带着的干粮,不蒸热也能吃,就是没热过后软和。

杜婉先吃上了,兄弟俩跟着一人啃半个饼。

剩下的米粥,杜婉没再吃,都让兄弟俩喝了。于是一个早上,两兄弟小脸都是乐呵呵的,很是满足。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最重要?

吃饱,穿暖。

跟在杜婉身边,两样都齐了。

杜婉看着快要笑成二傻子的两兄弟,心情有点小复杂。

按理说她来这里,一个人行事最为方便,带着两个孩子也不理智。只是她一时心软造成了现在,不上不下的情况。其实让两兄弟跟着也不是没有好处。至于她这个骄纵的富家少爷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杜婉带着两兄弟去了马厩。

马车弄好了,立马朝大岭县出去。

离开客栈没多远,杜婉就察觉到又有人盯着他们。

这时杜婉倒没在意,让大娃继续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