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小炮灰被世子爷盯上了(321)+番外

接着她再看到那两封信,刚想去拿起来。

杜潜先一步按下,“这信让大哥来处置。”

“大哥要怎么处置?穆思安说要烧的。”杜婉提醒了一句。

杜潜说道,“他那封会烧掉,另外一封有大用。”

很快,杜潜把穆思安的信烧掉。

至于裴灏写的信,有何大用?

杜婉很快就知道了,神色古怪之极。

杜潜将信放入信封,再叫来心腹,特别命人快马加鞭送回城,言明一定要亲手送给裴夫人,再告诉裴夫人,这是他儿子送给他妹妹的信,“……希望他儿子日后不要再没脸没皮地纠缠着我妹妹。这真的太令人苦恼了。”

这个……

太损了!

确定裴夫人不会气出毛病?

杜婉心里暗爽,笑着回去了院子。

再出来已经换上了少年的装束,腰缠上佩剑,再披上一件貂皮的披风,戴上了兜帽。身上还挂着个布袋子,手中还拎着个包袱。

从马房里挑出一匹非常不错的马。

当即启程,策马而去。

剩下的后续事宜,就交给杜潜去处理了。

杜婉的离去,悄无声息。

倒是镇国公府,公主府来了一个送信的护卫。

护卫言明有裴世子的信,郡王要求亲手送给裴夫人,还给裴夫人带了话。

这个事情,换作以往就是件小事,不会惊动到镇国公。

镇国公得到禀报,就朝后院的主院去而。

儿子送信居然要经过公主府?这事有点不寻常。

结果,镇国公还没踏入主院,就听到里面传来妻子的尖叫。

吓得镇国公飞快地进去。

就见到裴夫人双目含泪地跌坐于檀木靠背椅,拿着信的手微微颤抖。

镇国公心里一个咯噔,“出了何事?”

“……造孽呀。”裴夫人忍不住哭了起来,“我是为了他好,他怎么就不懂呢?我做错了什么……”

镇国公把信抢过来,快速扫了一眼。

字迹是儿子的,信是写给郡主的,却送到了妻子的手中……

第352章 小姑娘去找世子

穆思安怎么都没有料到。

三更半夜,会有个人影站到自己床榻前,吓得差点魂飞魄散。

“谁?”穆思安一握枕头下的匕首。

“是我。”

一个熟悉的嗓音轻声响起。

穆思安猛地翻身起来,“郡主?”

“嗯。”

油灯这时被点起。

帐篷里多了个人,正是风尘仆仆而来的杜婉。

此时她手中还拎着个包袱。

帐篷里面的布置很简陋,是临时搭起来过夜的,连张桌椅都没有。

穆思安扯过一张毯子铺到地上,“郡主请坐,我先去让人送碗热汤过来?”

“不必麻烦,我就问你个事儿,问完就走。”杜婉盘坐下来,把包袱放到一旁,“刚才我在营地里转了一圈儿,没找到裴灏,他去了哪里?”

穆思安眸光微闪,谨慎地出去帐篷外转了圈儿,没见到外面有人再进来。

杜婉本想告诉他外面没有。

可有些人就信奉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真理。

穆思安没隐瞒,把裴灏的事情说了,“他只带走了胡三。”

“就两个人潜入叛军的地盘?他还真敢想哦。”杜婉挺佩服裴灏的胆子,挺大的。这作死能力也是杠杠的。

接着杜婉又问:“他离开大军几天了?”

“七天。郡主比我料想的来得快。我很努力拖了他三日。算一算脚程,世子现在恐怕已经潜入叛军地盘了吧。”

“……”杜婉一路赶过来,花了三天,剩下的时间是送信人浪费的,据说那人日夜兼程赶路,还累死了两匹马。

一个人赶路,远比大军快得多。

杜婉问,“有那边叛军的资料吗?”

总不能两眼一抹黑过去。

穆思安把所知的交待出来,杜婉便起身告辞。他亲眼看到以前弱得一匹的小姑娘,在二十万大军中来去自如,消失于夜色当中。

这个世道怎么啦?

人跟人是不一样,差别也太大了吧。

穆思安被打击得怀疑人生。

杜婉从京城出发,最先是骑着马。后来去了一个驿站,问清了路线,再对照着地图,规划了一条最短的路线,仅三日就赶上了大军。

杜婉艺高胆大,翻山越岭,全是走小道。

后来更是弃了马,施展轻功赶路。

这次见到穆思安后,又重新规划了一条道。

能够最短时间到达西南边陲。

日夜兼程,走了三日,刚刚翻过一座山,远远看到了山脚下的官道。

杜婉很快发现了问题,道上有不少匆匆逃亡的百姓,坐着马车或是赶着牛车的,有的人家还手推着车或是拉着车走,车上都放着一堆家当。

这是快到了?杜婉拿出地图看了一下,再环顾着四周。

按照地图上标示,前面有一个叫临水的小县。

杜婉朝山下走。

途中还碰到了两只野鸡一只野兔。

捡了几颗石子,杜婉击中了野鸡和野兔,绑起来拎着走。当她从山里出来,路过的百姓还是被吓了一跳,然而碰到她的脸,那点戒备就少多了。

谁让这少年长得漂亮,笑容又单纯讨喜。

再者明眼人都看出少年定然出身富贵,一身华贵的披风,腰间还戴着佩剑。就是年龄看着有点小,约摸个十三四岁。

杜婉修为增加,越发显嫩,再作男子打扮更是显小。

见到一家子十几口人推着车,老老少少地迎面过来。

杜婉打了个招呼,问道:“这位大叔,能否打听个事儿。”

“小兄弟何事?”那个中年汉子穿着麻布棉褂子,憨笑地迎上杜婉,略微弯着腰,低着头有点儿谦卑。

是大秦国普通百姓见到贵人之时,习惯的逢迎姿态。

杜婉解下了那只野兔,递给了那个大叔,“给我说说,这一路是怎么回事?”

那个大叔正要拒绝,旁边一个老婆子先一步上前,接过杜婉递来的兔子,连连道谢,“谢过贵人,谢贵人赏赐。”

“娘?”大叔很不好意思。

老婆子推了儿子一把,“贵人问话,你好好回答。”

杜婉倒不介意,“山上打来的,不值几个钱。”

有了兔子好问话。

杜婉很快打听出来。

是前两天叛军打到邻县,传闻下一个就是临水县。

这支叛军虽然大多数是穷苦的百姓出身,但是行为跟强盗没有两样。每占领一个地方就是抢劫一番,有一些家里的姑娘长得漂亮,都可能会被强行抢走,反抗的百姓不是被杀,就是被成伤残。因此临水县的百姓,听到要打过来了,大多数选择了逃亡。

杜婉送出了一只兔子,其他人看着她两眼放光。

原因是她手中还有两只野鸡,只是她腰间带着佩剑,令人很是忌惮。

杜婉看到有一家人,拉着一头驴子。

不想走路的人,有一瞬间想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