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浮槎(2)+番外

新年到人家家里做客是要喝一杯茶,吃一块果品点心的,苏新七拿了一个虾饼,一口咬下去,又酥又脆,她含糊地问:“祉舟呢?”

“他啊,在房间里。”李母回头喊,“祉舟,快出来,小七找你来啦。”

苏新七看到书房门被打开,李祉舟从里面走出来,有些惊讶,“你在复习?”

李祉舟个儿高,长得还白净,戴着副眼镜典型的书生样,斯斯文文的还有点弱不经风,看着就是饱读诗书成绩优异的模样,表里如一。

听苏新七这么说,李祉舟摇了摇头,解释道:“我搬到书房睡了。”

“嗯?”苏新七讶然,想了下还是说,“祉舟,你不能钻进书里了。”

“不是。”李祉舟见她误会无奈苦笑,挠了挠头。

李母知道儿子嘴笨,索性替他解释道:“祉舟爸爸有个朋友的儿子要转到你们学校去,他爸爸托我们帮忙照顾,我和你叔叔不放心他一个孩子住租屋就决定把他接来家里,正好祉舟也能多个伴儿,我就顺道多照顾一个……过几天你们开学,他就来了。”

“大陆来的?”

李母点头,“和你们一样,高三生。”

苏新七更觉奇怪了。

高中只剩一学期了还转学?还从内陆转到海岛来?

苏新七没多问,李家来了客人,李母忙着招待,苏新七给李祉舟使了个眼色,两人悄摸着溜了出去,刚出门就碰上了赵筱婧和她的几个姐妹。

苏新七和她们不对付,地方小的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岛上住的就那么些人,人口流动又小,家家户户间就算不是深交也是相互脸熟,人情虽浓,但讨厌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躲都躲不掉。

赵筱婧看到苏新七又和李祉舟走在一起,阴阳怪气地说了句:“学霸情侣约会呢”。

苏新七冷眼乜她。

赵筱婧边上的几个人还是有些怕苏新七,畏畏缩缩地拉着她,“走吧,大过年的,别招惹她了。”

赵筱婧瞪了苏新七一眼,忿忿地走了。

李祉舟拉了下苏新七的手,“走吧。”

他们去了海滨大浴场,夏天时去海滨洗海澡的人很多,入冬后除了冬泳爱好者,几乎很少人去那儿,何况大年初一。

海天辽阔,水清沙细,海风凛冽,潮水涨了又退。

苏新七捡了几个贝壳,放嘴边吹了吹沙子,突然问:“你今天几点起的?”

没回答。

苏新七转过头看他,目光落到他的耳朵上,上面挂着一个耳背式助听器。

海边风大,风声呼呼的,她拉了下他的手,等他转过眼时才拔高声问:“你今天几点起的?”

“四……五点。”

他的声音像被海风吹远了,苏新七盯着他问:“四点还是五点啊。”

李祉舟不敢正视她,“……我不太记得了。”

苏新七打从出生就认识他,他不会撒谎,小时候他们每次一起做坏事,家长老师一问他就一五一十全招了。

她把贝壳揣进兜里,拍了拍手,问:“早上听到我家的鞭炮声了吗?”

李祉舟摸了下耳朵,“听到了,很响。”

他听到了,说明那个点他已经戴上了助听器。

苏新七没拆穿,“下学期记得给我带早饭。”

李祉舟看着她的嘴笑了,表情无害,“好。”

他们在海滩上走了会儿,顺道把几条搁浅的鱼给丢回了海里,苏新七余光瞧见李祉舟的耳朵都被风吹红了,她停下脚,解下自己的围巾利索地给他围上。

“别病了,过几天开学考,你还要帮我补下物理。”

李祉舟低头冲她笑,“我都有时间,你随时可以来找我,我去你家也行。”

“我来找你吧,你家里安静。”

苏新七戴上自己棉服的帽子,想起什么,转头问:“那个要住进你家的人你认识吗?”

李祉舟老实应道:“以前跟我爸去大陆的时候去过他家,见过几次。”

他想了想说:“我爸说他爸爸是他的救命恩人。”

“这样啊。”

苏新七点头,也难怪李叔王姨会把人接到家里来照顾,她迎风眯了眯眼,“高考前转学,还转到我们岛上来。”

李祉舟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想换个环境。”

或许吧。

苏新七不感兴趣。

她迎着海风吐纳一口气,转过头抿着淡笑,“忘了说了,祉舟,新年快乐。”

李祉舟低下头,眼眸带笑,一派真诚。

“小七,新年快乐。”

第2章 彩雷王

讨海人被称为是“海上农民”,农民是没有年假的,捕鱼贩卖是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一艘渔船价值不菲,每次出海船身都会损耗,船体的修护是一笔很大的固定支出,每艘船都有一定的寿命,如果不出海,渔民无形中也会有损失。

因此除了休渔期那段时间,平日里只要天气不算极坏,渔民就要出海,外行人看着觉得这份职业和海洋打交道,有点神秘浪漫,只有渔民及其家人知道其中的不易。

苏新七的父亲初三那天就出了海,他是半夜出发的,她还特地定了个闹钟,两点的时候醒来,和母亲一起送父亲出门。

父亲走后,苏新七和母亲一起给已故的阿公烧了柱香,请他保佑这次出海顺顺利利。

渔港的深夜并不沉寂,一艘艘吨位不同的渔船接二连三地从港湾内驶出,渔船发动机的轰鸣声回荡在沙岛上空,间夹着三两声的鸣笛声,声音喧嚣,岛上的居民早已习惯,熟睡的人也不觉被惊扰,翻个身仍在梦中。

苏新七半夜睡回去,早上六点又早早起来,换上渔裤,和母亲一起去了码头。

她们到时,岸上已经来了很多人,大多是妇女,戴着头巾,三三俩俩地站着聊天,苏新七母女一出现,她们就和苏母攀谈起来。

“惠贞,你来了啊。”

苏新七的母亲刘惠贞笑着打招呼,“你们这么早就来了啊。”

“不比你早多久。”

苏新七站在边上,一一向几个阿姨问了好。

“哎哟,还是你家小七勤快,这么冷的天还来帮家里的忙。”一个阿姨说。

苏母摸了下苏新七的背,倒是没假谦虚,直率道:“让她多睡会儿她不愿意,怕我和他爸太累,非要跟着来。”

另一个阿姨立刻接道:“还是女儿好,贴心,懂事,我家那小子不睡到日上三竿是不知道醒的。”

“女儿也是分的,我家不也是女儿,还真比不上小七,学习好,还勤快。”

苏母听人夸自己女儿,心里受用,翘上去的嘴角就没放下来。

码头陆陆续续有渔船停靠,岸上的妇女们翘首以盼,等着自家渔船回来,每次一有船靠岸,妇女们立刻就和帮工一起迎上去,渔船上出海回来的渔民把一筐筐新鲜的鱼虾蟹搬下船,岸上的妇女和帮工会把这些海鲜分类装筐,有的当场贩卖,有的送去市场和鱼贩子进行交易,有的渔民会留一部分海鲜带回家。

上一篇:都市怪谈拆迁办 下一篇:耕云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