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揽明月(148)+番外

王滇跟他聊了好半晌,从庆沧县这两年的赋税徭役和科举改革一直聊到了东边巷子头上住的的李大娘家的狸猫下了几只花色各异的崽,街坊们一致认定崽子们有好几个爹。

王滇拎着烤鸭回府的时候正值晌午,庆沧的天气比大都要暖和不少,王滇甚至不用穿额外的披风,他优哉游哉的回了家,便听新来的几个家丁聚在一起唠嗑。

“听说东辰那边出了个很厉害的少年将军,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打过了云水不说,直逼楼烦王庭!”

“他娘的真是个人物,刚过了十六不到十七岁,战神转世吧。”

“要说这仗有意思,东辰和楼烦打了这么些年,头一回打到了那些鞑子的老窝,真痛快。”

“和咱们赵国又没什么关系。”有人叹气道:“虽说咱们新帝仁厚,但这赋税是一年比一年重,再这么下去真就难办了。”

“要我说——见过公子。”有人眼尖看到了王滇,赶忙行礼,其他人也都纷纷闭上了嘴,匆忙向王滇行礼。

“不必多礼。”王滇和气地摆摆手,将手里放烤鸭的纸袋子递给他们,笑道:“刚热乎的,拿去分了吃吧。”

“哎哟,多谢公子。”几个家丁都很高兴,毕竟他们都是普通的家丁,平时难得能吃顿肉。

王滇示意他们忙,在园子里慢慢地散着步,脑子里琢磨着事情,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宅院后门。

“公子,外面有人。”长盈忽然现身,凑近他低声道:“像是喝醉了酒。”

“这么冷的天再冻出毛病来。”王滇道:“咱们出去看看。”

长盈心底不太赞同,但这么些日子跟着王滇相处下来,他也摸清了这位主子的脾性,那真是顶和善的人,不过这种和善又跟他看多的和善不同,更像是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行为规则,许多善事在对方眼里不过是寻常之举,反而有些他以为无伤大雅的事,王滇却会有些不近人情甚至严苛。

有点怪,但却很让人喜欢。

毕竟王滇十分尊重他们,这样的主子打着灯笼都难找,有时候他甚至觉得,就算王滇哪天没这般有钱了,他也愿意跟着。

后院的门打开,台阶上委顿着个书生郎,醉醺醺地抱着酒坛子,含混不清地嘟囔着脏话。

“醒醒。”长盈没敢让王滇近对方的身,自己过去拍了拍对方的脸。

“梁贼误我!”对方大着舌头骂道:“都是群……见利忘义……蝇营狗苟的小人!哈……说什么傲骨不折,狗皇帝给你们官位一个个不还是上赶着!小人!”

王滇揣着袖子在旁边看,忽然觉得对方有些眼熟,他从纷繁的记忆里抓住了某个极快的片段:他和祁明进门,险些被人撞到,对方还穿着国子监的校服,刘策喊他——“楚意远?”

王滇不太确定地出声。

谁知对方猛地直起身子看向他,警惕又戒备道:“叫你爷爷作甚?!”

“……”王滇不动声色道:“你为何会在南赵?”

“自然是……另投明主!”楚庚愤愤的拍在冰冷的石阶上,怒道:“梁烨这个昏君不识人!出那什么破题……若不这般迂腐固化,那状元之位必定只能是我!……选拔官员却不问治国之策,活该北梁穷途末路!”

王滇仔细回忆了一下今科中榜的进士名单,确实没有姓楚的,又想起刘策说他表弟性格桀骜自命清高,大抵说得就是对方。

他颇有些兴趣地看着对方,“那依阁下高见,怎么才能不让北梁完蛋?”

第106章 急报

楚庚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 向外一指高声道:“纵观四国,东辰皇帝申尧睿智远谋,放渔林改商制礼贤下士, 手下既有房屋已这样的青年名相, 又有虞破虏这等少年帅才, 即便申尧本人已垂垂老矣,但他的皇孙申安文韬武略不逊于其祖父;再观南赵, 帝赵岐仁厚端正一心为民, 百姓爱戴民心凝聚,且改科举网罗尽天下英才,倘若再过五年十年,未必输于东辰;君再看楼烦, 早已学着中原各国建立官制, 而且兵强马壮,且不论如今与东辰这战,但看往年他侵吞了大梁和东辰多少土地便可窥知其强悍……”

“反观我们大梁,崔氏掌权这么些年, 君不像君, 臣不像臣!上下沆瀣一气早已将国库挥霍一空, 天灾连年却不放银放粮,让将士们挨饿受冻去打仗, 军民怨声载道!陛下掌权之后, 不思进取不图新变, 为名女子搞得大都满城风雨!满朝文武不过闻宗一人可堪大用, 科举考试形同虚设!问什么?问如何做贤德之官!问诗词歌赋!让读了十几年书的书生去格经!格个屁!时务策问为官之道, 只范本我就准备了二十篇, 有用吗?能救大梁吗!?”

楚庚字字掷地有声:“现如今真正能救大梁的, 是大刀阔斧改冗繁的官制,将那些尸位素餐横征暴敛贪污腐败的官员该杀的杀该抄的抄!是痛下决心改迂腐的科举,网罗天下英才能人,让会打仗的去打仗,会治水去治水,会种粮的去种粮,长于经略一方的去治理,长于献计论策的去进言!若不求务实能干,只论诗词歌赋,诸位眼里尽剩风花雪月,用哪只眼睛去看百姓疾苦!这一路南下,我学的道理学的诗词救不了他们,能救他们的是实打实的钱和粮!”

“大梁三面环敌,各方都虎视眈眈盯着这块肥肉,我们大梁大部分地区都靠北,只求着种地发展农务是行不通的!是,一旦重商就会压制农事,但也得看看大梁是什么情况……三面环敌,但也可以三面都是生机!先帝五年,各地商行盛极一时,结果被崔氏生生压下,彻底灭绝了大梁再度强盛的希望。至于兵制和赋税也要改……”

楚庚说到激动处已语无伦次,自方方面面提出了如何改革的建议,最后使劲拍着王滇的肩膀道:“可如今我们的皇帝陛下在朝堂,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任凭那些世家踩牵着他的鼻子走!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对这行将就木的国家不闻不问!同之前如出一辙地乖张暴戾,嗜杀成性!大厦将倾啊,你且看这样的梁国还能再苟延残喘几年!哈哈哈哈哈!”

他大声笑起来,可笑着笑着,却笑出了眼泪,往后踉跄了几步,栽倒在路边,蜷缩在那里又哭又笑,“枉费我读了这么多圣贤书……竟救不了百姓一人……”

王滇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过了许久才问道:“你又如何知道梁烨视而不见不闻不问?”

楚庚还在撒着酒疯,王滇虽知道同他多说也无益,但还是忍不住道:“你们在局外尚且看得到如此艰难,他在局中又如何。”

从一个手中没有半点权势的傀儡生生杀出条血路,他又怎么可能看不清楚。只是这庞大的国家机器,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手握大权看似生杀予夺的皇帝,照样举步维艰处处受限。

皇帝握着无上权力,然而皇权反噬,同样植根于血肉,盘根错节附骨深缠,将活生生一个人困于其间,直到不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