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亲公主[GL](135)+番外

“此次去赫南, 朕与兆国义军大臣同盟, 向他们提供粮草及军需,他们则给我们铁石。如今大晏粮草有余, 换回铁石倒能够让大晏军队兵器装备更好,且还可用在其他地方, 当真是极好的盟约。但因晏氏商行在赫南赚了银子,赫南皇帝便想要分我晏氏商行的红利。”

她话音落下,户部周尚书便皱起眉头。如今晏氏商行虽然才开商铺没多久, 但国库却充盈了许多,且百姓整日花钱买东西,却也未见穷苦,当真是应了从前章艺那句话,百姓花钱的地方多了,便会想着如何挣钱,从而就会加大生产,产出更多的粮食作物等。

周尚书乐的看见这样的景象,国库充盈也不会让她成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可如今那赫南竟然想要分红利?周尚书听了便十分生气,恨不得立刻跳槽到兵部,统领大晏军队杀过去,将那窥视她晏氏商行红利的皇帝给砍了!

其他人又何尝不生气,她们眼看着大晏好起来了,却有人窥视大晏财产,那怎么行。

“朕并未答应。”在众人发声之前,晏初云如是道:“如今我大晏已足够强大,还不至于要向赫南如此低头之际。但赫南皇帝如今对我晏氏商行极度不快,或过不了多久,便会让罗氏商行不再与我大晏合作。”

众人怒气再次被提起,却压住,继续听晏初云说:“朕与皇后便决定与其他国家结盟,如今定下的有千隋及东龙国。”

众位大臣如此便放下心来。

晏初云最后道:“既要与他们谈盟约,便要拿出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有些不知所措,大晏许久不与他国来往,她们也只是知道一些大致情况,如今倒真不清楚大晏哪些东西能够拿去与他国做交易。

章艺见晏初云说完,众位大臣也十分无助,便道:“陛下,我们是否能够派些许人去千隋与东龙国,看看他们两个国家,除去之前陛下您说的那些东西,还缺什么?”

晏初云垂眸沉思,周尚书却说:“皇后娘娘,若是要知道这两个国家差些什么东西,恐不是一两日能够查清的,我们能等到那时吗?”

章艺却道:“各位是否还记得各部门的创新奖?”

问起此事,工部赵尚书双眼瞬间一亮,仿佛有许多话想说,却知道章艺还有话讲,便生生忍了下来,憋得脸都红了。

章艺继续道:“稍后各位可将如今大晏在此方面的成就说说,随后我们再整理,将能够传到他国的与不能让他国知晓的分开,这些时日,那些探子便可去千隋与东龙两国,瞧瞧他们那边盛产什么,百姓最需什么,他们与我大晏共有的东西,是大晏的好些,还是他们的好些。”

“此法可行!”晏初云在桌下牵住章艺的手,看向章艺目光中宠爱带着些赞赏,“取我国之长,他国之短与他们谈判,又如何不能谈下盟约?”

众位大臣恍然点头,纷纷称是。

晏初云便道:“既如此,此事便交于兵部安排,你须得选些男装打扮极其熟练之人,让她们潜入两国收集信息。同时,礼部准备好国书等依仗,一旦确定下要用何物去与那两国谈判,便递出国书,派出使臣与之谈判。”

兵部及吏部尚书立刻领命。

晏初云再对兵部尚书道:“此次从兆国带回的两千石铁石均交于你兵部,是换做长矛、长/枪,还是做炮做其他兵器皆可,但需给朕一个章程,且不可乱用。”兵部尚书当即差点笑出声,陛下如今竟然给她带回了铁石,她们兵部这些时日好些发明都能够大量生产了。

随即晏初云再对户部周尚书道:“户部需准备好粮草,且兵部淘汰下来的兵器收整好,同粮草一同装到船上,随时准备出发。”

周尚书有些肉痛,却知道此时的付出代表更多的回报,也立刻答应。

待这些事安排好,晏初云看向章艺道:“朕的事情都已讲完,现下你们便跟皇后说说,朕与皇后离开这些日子,你等部门都有哪些新东西。”

章艺对此也十分好奇,便看向各位尚书。

兵部尚书方才得了两千石铁石,此时便第一个道:“陛下,兵部在陛下离去之前并无太多成就,但如今却研制出一种新的长矛。”她将准备好的奏折递给皇帝陛下,晏初云打开后便与章艺一同查阅。

那奏折上写着长矛介绍及发明过程,又画了一张图,章艺直接看图,只见那长矛枪头有许多倒刺,看着便让她觉得肉疼。

兵部尚书道:“陛下、娘娘,此矛刺出后再顺势抽出,便能将敌人内腑勾烂,给敌人重创。这倒刺是我们试验过无数次选出最优的,既能更大程度刺伤敌人,也能不给将士造成负担。”

章艺与晏初云点点头,兵部尚书再道:“如今兵部还在研制新的大炮。全年与赫南两次战役,我们便发现大晏船上装载的大炮与赫南相差无异,并无什么优势,只是那大炮还需很长时日。”

章艺听后看向晏初云道:“陛下,这些可万万不能拿去给他国做交易。”这便如同现代那些国家,不会将自己国家军事机密及军事科研结果告诉其他国家一样,这都是国家强盛的根本。

晏初云点头道:“当然。”随即她对兵部钱尚书道:“尔等做的极好,该给的嘉奖且不能少。”

章艺拉拉晏初云的手,对她说;“陛下,等你忙完这些事,便将这些将士及那些对国家有极大贡献的百姓招进宫中,赐宴她们。”能够得到皇帝陛下亲自召见及奖赏,对那些发明家来说,是极大的荣耀,不仅能够刺激她们,也能刺激其他人投身于发明创造。

晏初云点头道:“嗯,到时皇后也同朕一起吧。”

随后便是发明大部——工部。

工部赵尚书说起发明创新腰杆挺得笔直,她递上自己的奏折,对章艺及晏初云道:“陛下、娘娘,如今我工部有许多研究成果,我便挑出最好的给陛下与娘娘报告。”

章艺及晏初云翻开她那厚厚的奏折,听赵尚书道:“如今我们已经能够通过蒸煮等方法,将海水煮为淡水及盐,但那些百姓觉得此法极耗柴火,准备再继续研究。清明前百姓及工部便研制出新的水稻,如今都在狱中试种,看着那稻穗长势,倒是比一般水稻要好些。若是七月下旬收稻较好,晚稻便可让推行新稻种植。再有许多水果也用连理木的法子接了些,那些经验足的果农说长势也十分不错,花开的倒是极好,待秋季便知效果如何。”

然而这些还不是全部,赵尚书继续道:“之前赫南胭脂卖得极好,如今那些胭脂店也研制出很好的胭脂,晏氏胭脂行除去赫南胭脂,也开始卖大晏的胭脂,倒也很得百姓喜欢。”

说完赵尚书看看其他尚书,心中可高兴了。以往她工部最让人看不起,觉得她们整日只会做些粗活,如今在皇后娘娘的带领下,工部已经成为六部最为出彩的部门,往后看谁还看不起她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