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缺德多年[年代](99)+番外

一句一句的,成成就心里面空拉拉的,离别的人,都知道心里面的滋味,脑袋放空,贪恋家里最后的一点时光。

张顶顶在那里絮絮叨叨的,又去看衣服了,找秋衣秋裤,“你的都是线的,穿了冷,要羊毛的才好呢,保暖效果好。不过我等着攒钱去买个,等下雪之前一定给你邮过去,不然老寒腿就不好了。”

蔡如意那帐子就一动一动的,躺不住了,说到底还是心疼孩子,听到这里,一下子就起来了,“你那点钱还能去买个羊毛裤啊,赶紧的,你们现在就去买,缺什么就去买什么,别到了那边去受罪。”

说着就从柜子里面拿钱,一个盒子,里面零零散散的,钱都是分好的了,“多的没有,就给你五十,你妹妹还要上学呢,你路上也还要带着点。”

拿出来一卷,递给成成,早就分好的了。

张顶顶看了看,又抽出来一张十块的,“我过年不要买衣服了,够穿了,给成成买双大皮鞋,防水的,不然那边雪大,化了就进水了。”

成成现在还是要花家里的钱了,但是想着也就这么一次了,他去第一个月就发工资的,学校这边走的时候,给发的被子跟热水壶之类的东西,都是给孩子们的。

学校特别的人性化,看着学生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只要你毕业去边远地区了,就尽可能的给你准备好东西,就连路上吃的面包都有。

但是天气热,有可能吃不完就在路上坏了,成成就没带着,说了留在家里的,家里人的那个零嘴吃还好,“我不爱吃甜的,不带了,不如吃个馒头。”

都晚上了,蔡如意一听不带,立马就去厨房了,“我去给你烙鸡蛋饼,不坏的,现在给你弄出来,晾上一晚上,你两天内吃完就好了,不碍事。”

“还有鸡蛋,我给你不煮茶叶蛋,用鸡蛋给你炒大酱,装瓶子里面,你火车上吃的不好,就挖出来就馒头吃。”

“别省钱,要个汤喝,别干拧巴着吃。菜要是看着干净的,就打来吃。”

和一盆子的面粉,里面甩鸡蛋,她一边坐在鏊子边上,一边放柴火,一边就在擦眼泪啊。

一勺子一勺子的,摊出来薄薄的鸡蛋饼,一会小厨房就是葱油的香味。

王丽华看着这么晚了还晾着灯,自己没去北屋,去了厨房,给蔡如意烧着火,省的忙不过来,“没什么好东西,知道那边冷,贵儿单位过年的时候发了皮衣,没舍得穿,给成成带去,暖和。”

蔡如意就哭啊,“你说这孩子,生下来就跟要我的命一样,小时候盼着上大学,上大学了盼着工作好,可是哪成想,一声不吭成了秤砣铁了心的去东北,我这心啊,就跟刀子割一样。”

“大妹子,想开点,这是孩子自己要去的,人家成成也说了,去那边比这边要发展的好,那就去,我看着就行,再说了也不远,逢年过节的都能见到,不是还要接你们过去的呢。”

“我不去,我哪里也不去,走了好,小白眼狼,我就当没他这个儿子。”

“净说气话,这鸡蛋饼舍得给白眼狼啊,等走了,我就看你着急了,见天的打电话了,今儿想着问问吃没吃,明儿问问冷不冷的。”

蔡如意一下就笑了,自己擦擦眼泪,不想哭的,但是不能控制自己,“我才没钱打电话呢,有那电话费不如给我们顶顶买身花衣服穿。”

王丽华也笑,“这不就结了,总归是日子还要过,孩子总得自己走下去的。”

她也不明白成成为什么去东北,但是孩子说好那就是好,她相信成成的。

王丽华是个特别容易满足的人,这个小女人,肚子里面是海量啊,吃无数的苦,想着无数的事,心里面能存着无数的委屈,能一直带到棺材里面去,到底都不会开口的。

作者有话要说:我无数次从家里离开,求学,工作,其中心酸很是能体会到。

第72章 文三姐

摊好给放到盖帘上, 晾着省的一会黏在一起了。

第二天很早的火车,张顶顶记得是个凉爽的早晨, 还带着晨雾, 成成背着一个大背包, 还提着两个箱子, 带着自己的所有东西跟家里的一半家当,就此北上。

张顶顶自己插着口袋,裙子上两个大口袋, 压着裙摆不飞起来,是一身深蓝色裙子,衬着胳膊细嫩白皙, 额头上还带着微微的汗, 头发是松散的绑起来的。

因为走得着急,马尾有些掉下来了,很多碎头发在脑后,成成转身看到了,抬起手来,想给她收拾一下,手上却都是沉甸甸的行李箱。

“顶顶啊,你以后要自己梳头发了,不会编头发就绑起来当马尾。”

张顶顶仰着头, 以为他要说什么,还竖着耳朵听,结果是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 摆摆手颇为不耐烦,“上车,赶紧走了,还以为是什么事情。”

成成沉着一口气,想说什么却没说,最后上了火车。

火车气味很难闻了,上去的一瞬间就让人作呕,人群乱糟糟的,蔡如意总觉得心里面不是事儿,但是还对着家里人说,“可算是走了,在家里烦死人了,走了好,以后可算是清净了,我也过两年好日子了。”

“您这话怎么茬儿呢,孩子听了多伤心,这不是顶顶还在家里呢,你这是赶着孩子走啊。”

张顶顶很识时务的拒绝了,“不,我不会离开北京的,我得陪着你们,去外地不好。”

蔡如意就笑了,拉着她的手,“对,就是这样,咱们不跟那大傻子一样,好好的日子不过去东北,到时候你留在这,当个老师干部什么的都好,再找个人结婚了,妈还能给你带孩子呢。”

娘儿俩说的这个满意啊,蔡如意说的幸福生活,其实就是张顶顶想的这样的,她也不想很辛苦,到时候自己工作了结婚,还是就得娘家近点的。

女人这一辈子,最难过的事情就是远嫁,最后悔的事情也是远嫁。

她用自己一双慧眼早就看明白了,“妈,你就放心,我找北京的结婚,不是北京的不要,到时候回家就跟喝水一样的。”

“别说,还就得这样,你爸这样的就是大男子主义。”

冯大爷给冤枉的,不就是支持孩子到外地去,这就成了不顾家了,大男子主义。

结果到家门口的时候,听隔壁院子热热闹闹的,隔着门就能听到文三姐独有的说笑声。

她是唱大鼓的,一颦一笑都有腔调,刻入骨子里面去的,轻易改不掉。

“回来看病的,那边看不好,我这不就带着他到这边来看病,先去了医院,能治,我这不是才回来收拾一下,等着腿好了再走。”

文三姐笑吟吟的,岁月对待这个女人依然优待。虽然也经过了风霜,但是依然是人群里面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存在。

见蔡如意站在门口,赶紧过去拉着,“姐姐,进来啊,怎么了,十多年不见,认不出来了?”

十几年不见了,这些年,长了张顶顶这么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