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十年代春莺啭(157)+番外

大张翘着二郎腿,不是很想动弹,懒洋洋的看着外面,“是啊,失恋了。”

顾青青只是来玩笑,没想到是真的,仔细回忆一下最近大张身边确实是没什么女的,上哪里去失恋了。

大张抬起眼来,笑了笑,“不用想了,我这是暗恋,没等着去追人家,人家就结婚了。”

“那怎么了,人家结婚了还能离婚,离婚了还能复婚呢。”顾青青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她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离婚这件事在她看来,没什么大不了。

“不说我了,你呢,还打算结婚啊。”大张觉得这女人真的是心狠手辣,他都没想过让人家离婚,做人要有点底线,不是一类人。

顾青青扯着嘴笑了笑,她现在是有名的黑寡妇,前夫一直说她坏话,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人结婚。

她确实是很有手段了,前夫对不起她,她也不说话,很大度了什么也不管,但是背地里前夫的东西都被她把控住了。

所以说,男人啊,别把你老婆当傻子,你以为的原谅宽容圣母爱,其实只是等着你嗝屁那一天。

去市场上转了一圈,最近喜欢去市场,看到蒋进军手里面抱着一个小女孩买菜,很老实的一个孩子,一看就知道像妈妈,跟胡杏儿一样。

“来,叫阿姨。”

顾青青突然想要个孩子,年纪不小了,也想找个合适的人稳定下来,她有钱有人,什么也不缺,就是想要个家庭。

蒋进军看着孩子,拿出软布子给孩子擦擦口水,“现在还不会喊阿姨,只会一些简单的。”

手上拎着很多东西,也不说把孩子放下,看起来是很喜欢了,她经常看到蒋进军来买菜,觉得胡杏儿应该是不太做家务的,最起码是不做饭的。

“听说你现在是医生了,以后看病去找你啊。”顾青青闲着没事,就想着聊几句,也是老朋友了不是。

蒋进军往上抱了抱孩子,小闺女有点胖,“最好是没病,医院不是什么好地方,我先走了,杏儿马上下班了,我回家做饭。”

胡杏儿现在是老师,幼儿园的那种,工作很累了,但是也算是可以了,她性格很好很开朗,孩子也都喜欢。

就是俩人没时间,孩子没人带,蒋进军最后没办法,给家里钱,让他妈给白天带着,他下班了把孩子接回来,第二天早上送过去。

顾青青看着人走了,索然无味,她以前看不上蒋进军,现在也是看不上,可是觉得有个人体贴你,给你做口热饭吃很好。

黄莺回家觉得自己结婚了,没什么变化,就是家里多了一个人,晚上跟她一起睡而已。

没等着几天,单位那边来了通知,说是周一去报道上班了,黄莺看着那通知书,很期待。

第125章 上班

黄莺周一早上很早就起来了, 以前是黄炜业做饭,现在是老三承包了, 他时间也很紧张,但是自由, 没有说是一大早上去谈生意的,主要是李东阳盯着的时间比较多。

“你慢慢吃, 到时候我送你。”单位离家还可以, 但是肯定开车方便, 而且黄莺今天穿的正式,不适合踩个自行车。

“可以, 到时候在路口那里停下就可以了。”黄莺现在很低调,她觉得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 最好要淡化一下自己的存在。

说是外交部, 其实里面很多人都是子承父业进去的,能力是有, 但是关系更多,盘根错节几十年,谁跟谁好都是一定的。

老三就把车停在路口那里了,就是单位左边那里,黄莺不用过马路直接走两步就是大门口了。

进去门卫就很尽责,“干什么的啊?”

“大爷, 我是新来的黄莺, 今天来报道。”黄莺笑了笑, 觉得认识一下比较好,省的被人关在门外。

那大爷每天可闲了,门卫一般都是退伍兵,每个单位都接收一部分,“家是哪儿的,小丫头厉害啊,我听说都是大学生啊。”

“哪里什么厉害不厉害,天道酬勤,大爷您忙,我先进去了。”黄莺看着时间刚好,先去人事部门报道。

她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应该今天看安排,看看去哪个部门。

她进去大楼,看着有指示牌,很多部门了,现在外交工作刚刚开展,办公厅,政策规划司,领事司,翻译室等等。

黄莺不知道那个部门最好,但是看着都很有意思,敲门进去,一看沙发上已经有一个人坐着了,是个女的,对着黄莺笑笑。

“大家好,我是来报道的,黄莺。”

办公室里两张桌子,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年纪看起来

“黄莺是吧,你先坐,喝点水。”那男的起来给倒了一杯水,放在茶几上。

然后就是沉默,看起来那俩人很忙,她看着旁边那女的也不好说话,觉得很尴尬了,就这么干坐着。

那女生叫刘琦,看起来不小了,她就很放松,打开自己的包,把材料整理了一下。

干等了半上午,然后那男的才忙活完了,然后把资料收起来归档,统计了一下信息。

带着两个人去见领导,先去看分管领导,然后是老大,老大肯定有话要交代,他等着新人来终于来了,需要年轻的血液,年轻人能干活能吃苦。

“刘琦跟黄莺是吧,首先,对你们表示欢迎,能来到我们外交部不容易,都是很优秀的。其次呢,你们好好适应一下,有什么问题能解决的都解决,你们住的地方都落实好了吗,我们有宿舍。”老大很热情,他说话很亲切了。

刘琦很谦虚,她说话也是很有水平,“您放心吧,我今天晚上就搬过去,我们单位很贴心,宿舍离单位很近。”

她家虽然是北京,但是太远了,平时就不回家,休息的时候才回去,不然来回折腾,而且有个宿舍平时午休或者加班什么的,也很好。

老大看着黄莺,黄莺是全单位年纪最小的一个了,年轻人特别少,但是年纪大的又跟不上节奏,工作很多方法甚至想法一开始都是错误的。

“我家比较近,就不用住宿舍了。”一句话,其实有点噎人,让人没法聊下去了,她说话意思是对的。

“那就好,来了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以后呢好好工作,年轻人,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就靠你们了。”

说完话领出来,来人最后一起去了翻译室,翻译室新人磨练的好地方,最起码专业能力要过关。

刘琦专门学的俄语,黄莺纯属自学成才,但是好几门语言都会,老大其实比较看好她,拿着简历看,好家伙,好几门外语都会,这就是人才啊。

“明天来上班吧,看看下午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办公室缺什么再来说。”翻译室是一个女的负责,大家都喊王主任,实干类型的,看着有点严肃,但是很和气了。

所以,转悠了一圈,黄莺就回家了,觉得休息半下午也挺好的,出来了刘琦也不着急搬宿舍,拉着黄莺一起说话。

新同事,而且俩人是同一批,肯定是战友,并肩作战的,“我叫刘琦,在介绍一下我自己,老家是山东的,人大毕业,今年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