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魔教卖甜饼(202)+番外

作者: 乃兮/奶酪西瓜 阅读记录

好在坤宁宫里的宫女平日没事好做, 也就研究这些摆件了,一一都能回答上。

舒浅得了空,开始写她出使海外的经历。

她写得很是简单, 几乎每一句话都是确切要关注的。

她写苏门塔次时,就写了当时岛上的情况,崇明教由于自己的疏忽,损了一条命。后来苏门塔次和他们进行了沟通,崇明教的教徒经历了一场高规格的葬礼。

葬礼是如何举办的,他们崇明教众人又是何种心情,这些她倒是没有写。

这是一本要给萧子鸿先生项文瑾看的游记。

里面更多要写的是当地百姓可能有的对外态度,当地君主的姿态,以及周边战争环境。

再写到几个比较炎热,满是树林的地方。这些地方百姓少见,为了生存几乎隐藏在树林中。他们根本不会与外界好好说话,上来就是动手,贸易更不是最佳人选。

这种林子里毒蛇、凶猛野兽很多,那里的人们除了狩猎就是交配。他们除了自己人外什么都不信。

他们甚至相信吃什么补什么,而选择去吃自己身边刚死去人的心脏。

听说姚旭见了这一幕,当场吐了出来,最后直接将这个地方拉黑,决定此生都不会再来。

出使别国便是如此,有的地方人好客,有的地方人野蛮。

即便是以前去过的地方,随着时间流逝,或许就有发生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不是任何地方都能保持一个政权百年以上的,更别提沿海一带总容易多自然灾害。

舒浅出门是做生意,怎么样的态度方便做生意,就怎么做。而项文瑾以使团身份出去,那就不一样了。

使团固定了要去何处,也敲定了何时去何时回,虽不至于遇到像崇明教遭遇过的那些事,但总是该有所防范。

舒浅便是要让项文瑾对可能遇到的问题防范一下。

偶尔她记不清以前出海的事了,便问两声萧立宁和萧士宸。

这两个小家伙最是喜欢听海外的故事,尤其是在有了以两人为原型的书之后,更是整日缠着教中出海的人给他们讲。

转头他们给舒浅复述,都能讲得有模有样。

萧立宁和萧士宸于是一会儿探究皇宫,一会儿回答自己娘亲的问题,不亦乐乎。

到后来见自家娘亲认真写着东西,两个小家伙便嚷嚷着也要跟着一块儿写字识字。

两人总算是想起来,崇明教那儿大伙儿都还在学堂里学东西,他们两个则是来了京城,落下了好多的课。

于是从一人写字,都后来变成了三人写字。

两个孩子手小,用的笔还是小笔,一笔一划写得格外认真。

到了这个年纪,他们已不会随意将墨水弄脸上了。

两个孩子不想打扰夏煜,夏煜却是很想和他们一块儿玩的。

他上好课,努力抓紧做完太子应做的功课,和伴读告别后,就前来舒浅这儿问候一声。一来坤宁宫,他就见萧立宁和萧士宸正一本正经在那儿写字,写完一句还要念出来。

夏煜有专门的正字课,便看了下两个孩子的字,发现比划虽然有点软,但也是有模有样了。

“民间识字一事,当时朝中不少人是不同意的。”夏煜想起这事,和两个小孩子随口说了一声。

两个小家伙搁下笔一脸疑惑:“为什么呀?”

旁边舒浅听见了,就让夏煜自己去应付两个孩子:“你与他们说道说道,我这儿还要写些东西,回头要用上。”

夏煜想了想,就和两个小家伙仔细说了说。

民间识字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最后成效却不一定显著。

两个小家伙听不明白,一个又一个问题甩给夏煜。

舒浅也不帮夏煜解释,就让夏煜一个人面对两个孩子。

学的时候,和教的时候,那是不一样的。

夏煜要将自己所学的吃透了,用更通俗的话来和孩子们讲,孩子们才能够听懂。

他还是第一回要主动做一个讲述者,而不是一个受教者。

如此讲了一遍,他原本还有点朦胧的那些观点想法,竟是一条条理顺了很多,比写成文章或转述给先生听,更为奇妙。

还有连他自己都讲不透彻的,他便借了纸笔记下,也没敢打扰正在忙的舒浅,准备回头去问自己先生。

孩子不懂就问,有的时候问的问题千奇百怪,甚至和夏煜原先讲的毫无关联。

这话题也从民间识字,渐渐偏离了主题,转向了朝野内外的事情。

到后来三人都觉得口渴了,咕嘟嘟喝完了水,这才稍作休息,不再拘泥在刚才的教学中。

而夏煜的小马哥哥身份,更是根深蒂固印在了两个孩子心里头。

难怪夏煜会被选择守在宫中。

“驹儿哥哥以后一定会像爹爹一样,成为天下最厉害的人。”萧立宁很是肯定点脑袋。

“谭毅哥哥也很厉害。”萧士宸小声和萧立宁讲。

这个小声谁都能听见。

萧立宁拉了一把萧士宸:“现在谭毅哥哥不在。”

对着人说人话,对着鬼说鬼话。萧士宸恍然,忙点头:“姐姐说得对。”

夏煜朝着两人笑了笑。

他注定是今后的天子,怎么也不会和崇明教的谭毅去争天下最厉害的人这个位置。

前些日子,夏煜看乾清宫的《万里山海》时,陛下与他讲。天子不需要与人比烧玻璃的本事,也不需要与人比种田的本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天子需要会的是治国,比前头每一位皇帝都会治国而已。

很快几个小家伙就不再关注民间识字问题。

等舒浅总算将自己的手中的笔搁置一下,回过神去看几个小家伙在干什么的时候,就发现几个人从原本的问答教学,变成了在玩比手势。

崇明教以前救下过一个小哑巴。

那时还是抓人贩子的最初时候。

这个小哑巴不会说话,早早跟着人学识字,后来就开始学手势比划。教中人有不少就跟着她比划起来。后来很多人发现远着的人吼起来太累了,干脆就选择了比划手势。

尤其是码头上,人来人往的,吼着都不一定听得清对方吼什么,还不如比划手势。

这才让一些通用的话,拥有了固定的手势比划方式。

“这个是说,我过去找你。”萧士宸点了自己,又用手指小人走路一样,再点点夏煜。

夏煜觉得还真是浅显易懂。

崇明教真的很有意思。

夏煜想了想:“战场上有些固定的手势,也挺好的。”

果然是不同人,不同想法。

舒浅本是希望他们在玩一会儿,不过现下:“等陛下回来,我们便用饭。这些日子在京城里,你们没有先生授课。你们要将自己原先想好要做的,都一一按时做了。”

她友善提醒了一句:“昨日休息,玩雪已经玩掉了一天。今日识字习字算是学了半天。后面到过年还有好一段日子。”

萧士宸和萧立宁忙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