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身侍虎(重生)(116)+番外

他的眸是那么的深, 像漩涡一样将她的魂都吸了进去。

“我…是我先招惹的人, 我承认…”

“所以你休想把我推给别人。”他的声音又轻又哑, 像羽毛一样拂过她的心上,引起一阵阵的悸动。

“阿慎,我…”

她要说的话没在他疯狂急切的唇齿之间,她能清晰感受到他的情绪。那种小心翼翼中带着害怕失去的恐惧。

一切尽在不言中。

“…阿瑾,你说过我只能是你的,你说话要算数。”

她还能再说什么,他的表现他的举动已经说明自己之间的担心是多么的多余。她怎么能不信他,如果他都不能信, 那么她重活一世还有什么意义。

是夜,她在他的怀中絮絮地说起今日和祖母的对话,待说到子嗣二字时,他的眸中似乎闪现不一样的光芒。

传言像被风吹着跑, 一阵又一阵。

东宫纹丝不动,寿王府风平浪静。看似两男争一女兄弟阋墙的戏码,偏偏当事人无动于衷。倒显得有些索然无味, 传着传着变了风向。

流言之所以是流言,尽在于世人的口舌之间。原有的戏码没溅起水花,倒是晕荡开来。人们说着寿王府的事,转到了叶訇的身世上。再从叶訇的身世,转到梅青晓的身世。

梅青晓生父不详,再一次引来世人的猜测。

民间的风向始终吹不到宫中,幕后之人等不急了。在一日梁帝难得临朝时,燕国公冒死进谏,上折进言道士及祸国之源,气得梁帝当场摔了折子。

已经走火入魔的梁帝哪里听得进此等大逆之言,他自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得道长生,更加不把世间芸芸众生看在眼里。

正当他要下旨斩了燕国公时,太子站出来。

太子附议燕国公,以自身经历阐述修道长生纯属无稽之谈。天下道士之中,十有七成是假道士,不足为信。

随后叶訇梅仕礼等人支持太子,齐刷刷跪了一半有余。

太子这一出头,局势逆转。

梁帝的怒火对准自己的儿子,气得要废太子。虞国公假惺惺地劝说,实则是火上浇油,把梁帝的火拱得更旺。

太子见陛下执迷不悟,很是痛心。要不是梅大人等人眼疾手快一把将人拉住,只怕太子真要一头撞死在大殿上。

梁帝大怒退朝,听说一回到长生殿就吃了两颗丹丸。

燕国公原本打算死谏,再一头撞在大殿上,以此激起民愤。他料定梁帝已迷失本心,根本不可能采纳他的进议。他要的就是梁帝降罪他们燕家,他们燕家才可顺应民意推翻梁朝。

千算万算,没算到太子会站出来。更没想到的事,太子像是洞察他的打算,居然用了同样的招术。

散朝后,朝臣们议论纷纷。

有人猜测太子此举必是失了陛下的心,指不定真一怒之下废了太子之位。如果那般的话,寿王就有了出头之日。

麓京城中最不凡耳眼聪灵之人,原本清静的寿王府突然变得炙手可热。

在一片猜疑声中,寿王府谢绝所有主动示好之人。连女眷走动都断了,梅青晓也不再见任何上门拜访的女客。

众说纷纭之时,李将军回京了。

李将军常年镇守边关,其长子骁勇无比,二子足智多谋,三子身手不凡。李将军回京,随行的是次子和三子,长子留守边关。

李家一向低调,因为李如楠与京中贵女们鲜少往来,许多世家们几乎都快把他们遗忘。李将军一回京,李夫人就办了一场宴席,宴请麓京的世家夫人和姑娘。

说也应当,李家的二公子和三公子常年随父在边关,二人都未娶妻。李夫人宴请女眷,无非就是替儿子们相看。

梅青晓身为寿王妃,自是接到请帖。

自打那一日见过后,她听人说李如楠又去找过兄长几回。两人每次见面都要比试一番,竟然真的成了好友。

李夫人将门主母,自是飒爽之人。李如楠跟着母亲迎客,见到梅青晓时,二人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与李家交好的燕国公夫人亲自前来,自那一日燕国公殿前死谏过后没几日,燕旭就陪着母亲回京。

梅青晓心知肚明,燕家出师不利失了先机。眼下连起事的由头都没有,怕是要再次蛰伏,以待下一次时机成熟。

燕国公夫人看上去很是慈眉善目,但她绝不会把对方当成简单之人。膝下一个庶子都没有的世家主母,不可能是泛泛之辈。

庶子没有,庶女倒是有两个。那两个庶女养得很是不错,听说她们的生母都是燕国公夫人的心腹。

燕国公夫人与梅青晓见礼时很是热情,在外人看来,燕旭和梅青晔交好,两家的关系肯定错不了。

“臣妇有些日子没见王妃娘娘,娘娘瞧着容色更胜从前。”

真话假话未可知,毕竟京中都在传她天天以泪洗面,过得别提有多凄惨。梅青晓笑着与对方寒暄,关心地问了几句近况。

“劳王妃挂记,臣妇前些日子生了一场小病,在京外养了一段时日。幸好旭哥儿懂事,一直在庄子上陪着。”

“都是夫人教导有方,母慈则子孝。”

燕国公夫人闻言大悦,又听到几位夫人可劲地夸自己的儿子,更是笑得开怀。

这种宴席,无非是相互探底攀交情。有女儿替女儿寻摸婆家,有儿子的替儿子打听姑娘。那几个夸燕旭的夫人们,身边都跟着自己的女儿。

你夸我儿子,我夸你女儿,好不融洽。

虞氏对外称病,梅老夫人也没有来。女眷无人赴宴,只有梅青晔一人前来,已同叶訇去了男宾那边。

能在李家见到虞紫薇,似乎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李家宴请世家,不可能漏掉虞国公府。

梅青晓只是想不到,虞紫薇真的会赴宴。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眼是真的红,红到快要滴血。面上是也真的假,那挤出来的笑远远都能看得到对方在咬牙切齿。

梅青晓不欲理会,哪知虞紫薇不这么想,居然过来和她打招呼。

明着是打招呼,实则是来探虚实。那双刀子似的眼从上到下,恨不得刮下她一层肉来。尤其是落在她脸上时,更是肆无忌惮。

虞紫薇不信,不是说梅青晓在王府过得胆战心惊吗?不是说寿王暴虐,梅青晓天天以泪洗面憔悴不堪吗?

为什么这个野种看上去如此容光焕发?

方才离得远,她还以为是上过妆的缘故。眼下离得近,她分明瞧得出对方脸上的红润是皮肤自己透出来的。

“虞姑娘,你看完了吗?”她笑意嫣嫣,清雅从容。

“梅青晓,你很得意吗?”被人尊称一声王妃娘娘,看把这个野种张狂成什么样了?她好恨哪,为什么冲喜的人不是她?为什么她不能先入东宫压这个野种一头?

她这段日子实在是不好过,自打太子拒婚后她恐慌不已。虽说这件事情瞒得严实,知道的人不多,但她再也无法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