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的舒心日子(73)+番外

瑾娘一脸我懂,我佩服姐姐的表情看着彩云,“姐姐要是有这个心思,最好还是回婆家住的好,想必姐夫家的人知道了心里也会敬重姐姐。”

彩云感觉脑袋嗡嗡的,她那个婆家都把她撵出来了她还真么回去,现在找个好人家嫁了才是正经,想跟瑾娘解释,可看着她那表情她什么也说不出来。

瑾娘心里闷乐,不管怎样我相公你是别惦记了。就算改嫁也要过了孝期才好。

“瑾娘——你看我带什么回来了。”杨震海还没进屋声音先传过来。

瑾娘笑着起身迎了出去,杨震海手上拿着两个包裹,“怎么这么快回来,不是说在雁城吃了饭再回吗?”

“大勇没时间,我就回来了。”杨震海笑着扬了扬手上的东西,“我可是给你带回好东西来了。不谢谢我?”说着把身往前探,让瑾娘亲他似地。

瑾娘嗔怪的推了他一下,“快别,还有外人呢!”

恩?杨震海一看,可不是有外人。

“妹妹,我先回去了。”彩云红着脸往外走。

“姐姐慢走。”瑾娘摆了一下手。

彩云脚步有点发软,感觉刚才那个跟平常不一样的男人魅力好像更大了。只是跟着就听屋子里的瑾娘说“你刚才可真是,让彩云姐姐看到了多不好,刚才姐姐说要给姐夫守节的,你这样让我以后在姐姐面前抬不起头。”

“哦,是吗?这事倒是可以让大伯提一提,说不定官府还能有什么表示呢。”

彩云脸色一白就要晕倒,不敢再听,快步走出杨家。

屋里的两个人听到她离开的声音相视笑了一下,“你这个小妖精,这下把人都吓跑了。”杨震海点了一下瑾娘的鼻子。

“又不怪我,谁让她打你的主意。”瑾娘瞪了杨震海一眼。之前知道彩云有那个心思,瑾娘挺生气,连带着有点气杨震海,那时才知道杨震海早就看出来了。两口子再次坦诚了一把,杨震海明确表示不会娶妾纳小。

“好好,媳妇做的好。来看看我拿会什么了。”杨震海赶紧转移话题。

瑾娘挨着杨震海坐到沙发上,把包裹打开,突然又想到“她这一下不会真的守节吧。”

“放心吧不会的,这些年战乱,人口锐减,朝廷还是鼓励再嫁的,不然她也不会三年未到就回到娘家,朝廷也已经很久没有发放贞节牌坊了。而且她看起来也不是那种能守的住的人。大伯娘给她找人家的事也不是假的。”

或许是历史有了变化,这个年代女子地位虽然不高却也没有特别的低下,规范上也没有那么严格,除了权贵世家,一般人家不会要求女子必须裹足,而寡妇再嫁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瑾娘听杨震海这么说,倒也放下了心,她不喜欢彩云,不能让她破坏家庭,可心里也不希望她孤独终老。

“这都是什么呀?”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木匣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些首饰。

“这就是我前些日子跟你说的在雁城打的手饰,我看你不喜欢沉重首饰,就做了些精巧的。”

里面的首饰多是手链耳坠戒指,头饰几乎没有。用料也是金银搭配着来。

“真挺不错。多少银钱,怕是不少吧。”

“没有多少。你喜欢就好。”其实他是看瑾娘不常戴头饰,重一点的手镯也不带,喜欢小巧一些的。

瑾娘抿着嘴笑了,这人还真会哄人。杨震海绝对是那种把你放在心上就时时想着时时护着的人。瑾娘觉着这么一个好男人,她可要抓住了。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间又是春暖花开,宝宝转眼就七个月了,现在他身边已经不能离人了,小家伙爬的飞快,精力旺盛,似乎没一刻消停。彩云自从那次之后就没有来过,没过几天就听说她回娘家了,瑾娘没有特意去打听,自然也就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今年家里不太忙,该移植的树木已经移植好了,还不到种地的时节,看天气晴好,杨震海就起意带着瑾娘出去走走,正好三月十六佛门打开,他们离觉鸣寺很近,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桃花,正是开放的时候。

瑾娘自然高兴,她每日困在家里,有了宝宝连亲戚家门都不串了。这个日子出去走走正好。当然还得带着宝宝。现在还没断奶的小家伙可是粘人的紧。

一早吃了早饭三口人就出发了,觉鸣寺在离县城不远的的大峰山上,当车走到大峰山几公里的地方,瑾娘就能看到那边粉红色的一片,异常漂亮。

“这里难道有个桃园吗?”瑾娘有些震惊的看着那景色。

“恩,据说这大峰山土地适合桃树生长,接的桃子味道特别香甜,可惜这里的桃子多数运到京城,或者留给香客,并不外卖。而且你看只有那一个山头产的桃子好味道,这边还有那边都是不结果的。”杨震海给瑾娘指了指。

瑾娘看看,没有什么不同。

车子赶到山下,今天来上香的人很多,山下做小生意的都成了集市,车子是不能上去的,因为过来踏青,瑾娘还准备了吃食装在篮子里,孩子的衣服小被也包了一包裹,杨震海抱着孩子拎着食蓝,瑾娘拿着包裹。

上山的路都被人踩实,走起来并不难,路边桃花盛开,来观桃花的人很多,偶尔能透过桃树看到林子里的凉亭歇脚之处,还有些公子佳人在林中吟诗作画,这样的景致时常让瑾娘感觉在梦中,不那么真实。

两人走到半山腰上,瑾娘有点累了,她好长时间没这么爬山了,而且这山也不低,“咱们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

“我记得这里有一个好去处,不知道还在不在。”带着她又走了一会,钻进一处桃林。

“你以前常来?”瑾娘有点好奇,她实在看不出这里哪有标志。

“恩,咱娘信佛,每年都要过来几次,三月节日就这一天,又不是农忙所以娘总来上香,从六岁起几乎每年都过来,这山也就熟悉了。”说话间杨震海带着瑾娘绕过一处石丘,杨震海先是愣了一下,指了指前面的凉亭说“没想到这里有个凉亭,以前是没有的。”

“这里倒是很隐蔽。现在都没有人。”

“我要去的地方不是这。”

“天呐真美——”瑾娘惊叹的看着下面一片桃花,这里是凉亭的下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块石台,站在石台上就能看到整片整片的桃花,层层叠叠,色彩还有深浅变化,景致美极了。

“虽然上面的亭子看着也是很美,可却没有这里更亲近,就好像踩在桃花上一样。”

瑾娘点了点头,“是呢。”可惜没有照相机不能把美丽景色照下来。

杨震海把带来的毯子打开铺在石台上,三口人坐在毯子上吃着东西欣赏着桃花,恩,两个人欣赏桃花,那个小不点光顾着东张西望看新鲜了。

瑾娘带了玉米面豆面小米面加上蜂蜜做的杂面小窝头,还有家里自制的香肠,辣白菜萝卜,还有给宝宝准备的白煮蛋,怕太凉了,放在被子里。现在摸着还有些温。

上一篇:夫人你好淡定 下一篇:归去来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