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曹操是我爹[三国](12)+番外

文烈、伯权都是曹操喜欢欣赏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虎头虎脑的,特别是文烈。

女儿的提醒让曹操觉得这个法子很可行,教导儿子一个是教,教导出众后辈也是教,和不放到一起?

曹欣不明白阿父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但见他心情还不坏,也不妨碍她说阿母的好话,于是回忆一番,然后总结道:“阿母……阿母言,独木难支,还有……还有……一根筷子易……易折断,百根捆绑,同心协力,很……很坚固。不让阿父烦忧……还有,还有,阿母见欣儿便……便欢喜,欣儿一样。”

说完之后,曹欣再次将手里水杯中续满的水一饮而尽,嗓子不舒服,今天的话就说到这里就够了。

稚童嗓子粗哑,说的也是断断续续,但是说的话在场的人都能听懂。

曹操深吸一口气,心中对丁氏更是感激,同时也有些遗憾,与丁家阿姊没有儿子。家族之盛,毕竟不光在当下,还在未来。

“阿嫂贤良,欣儿更是聪慧,恭喜兄长。”丁氏阿嫂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作为曹家之人,曹洪是感激的。

因此看向曹欣的眼神,也充满了暖意。他也知道此女对丁氏阿嫂的重要性,甚至由衷的希望她能够康健,甚至如果可以,他愿意将自己的生命分与侄女一些,好让丁氏阿嫂不要悲伤。

“好感度+30%,真心祝福,愿力+0.1。”

曹洪的好感度上涨的很多,一跃达到百分之五十五,还增加了愿力,这让曹欣瞬间就很是惊喜,愿力再小,它也能增加自己的生命值呀!

健康活到老,是曹欣此生的唯一愿望。

只是曹欣还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曹洪的祝福能够增加愿力。夏侯淳的却不可以,她将这件事记下,准备日后好好调查。

原本只想给阿母增加好感,愿力的增加让曹欣明白,亲密度应该不光只是让自己看到对方的身体情况,还有别的作用。

“多谢阿姊。”曹操将说了几句话就睡着的女儿抱回房,交给丁氏道:“我已经手书信件,派人送去洛阳,交于阿父,请他为欣儿请神医。”

丁氏惊喜的看着曹操,然后欢喜道:“阿瞒,阿瞒,谢谢你,谢谢你。”

曹操看着丁氏怀中的孩子,柔声道:“希望有用,阿姊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欣儿离不得阿姊,阿瞒亦是如此。有阿姊助我,阿瞒心中甚是欢喜。”

说罢还给曹操说了,打算将族中子侄放到一起亲自教养。

丁氏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并且保证,会派人照顾好这些孩子。

“等欣儿长大些……”等女儿大了,她也要给女儿请名师,让她成为人人称颂的才女。

作者有话要说:曹欣:保命保命!保住命,抱好大腿,不用上进,这一生就妥了。

丁氏:别人有的,欣儿也要有。我儿聪慧,长大后定然风华绝代。

ps:感谢科普,在三国时期确实不能称呼人为‘大人’,只有孩子称呼父母,或者子侄称呼叔伯,才用大人。

pps:原本设定的仆人是忠诚度,父母是亲密度,其他是好感度,但是写着写着容易写乱,统一全部改为好感度。

第8章 吉兆 曹欣:听我在胡扯。

丁氏的话没说完,但是曹操已经知道她未出口的话是什么。

如果欣儿能长大,曹操心想。他定然为女儿延请名师,自己的女儿不过三岁,就已如此聪慧,好好培养,定然不会比蔡邕之女差。

想到蔡邕对外宣扬炫耀女儿的聪慧,曹操也想宣扬宣扬。

蔡邕之女六岁能辩琴,那是自幼熏陶。自己的女儿常年卧床,但是能说出同心协力的话,自然也是不差什么的。

“我寻常随意说的话,欣儿总是能记在心里,并且常有自己的见解。我时常在想,是不是孩子太过早慧,才会如此多舛?”丁氏看着怀中的孩子,难过道。

曹操伸手在她的肩膀上轻轻按了按,道:“我自认不缺才华,阿姊你亦是自幼饱读诗书,我们的孩子,必然是聪慧的。待……待孩子长大一些,我们亲自教导。咱们的孩子,才华定然是不输于蔡邕之女的。”

“蔡邕之女?是那个叫蔡琰的孩子吗?”有了女儿之后,丁氏对这些事情就很上心,因此也是听过这件事情的。

曹欣迷迷糊糊听到了蔡琰的名字,隐约觉得有些熟悉,但是却没有多想。

可突然又听到阿父的声音:“就是这个孩子,六岁辩琴。想来定然是个极为聪慧的女娘,当然……咱们欣儿也不差。”

六岁辩琴?

什么玩意儿?

辩琴?

琴?

这玩意她认识吗?

还不差什么,阿父也太能吹了。

“等再过几月,阿父……,欣儿好了之后,我……亲自给她启蒙。”曹操说着说着,有些兴奋,今日女儿说话极具条理,且明显不是昨日那般气若游丝的模样,加上她吃饭喝水,都不错,越想越激动,便主动承诺道。

他已经给阿父去了信求名医,孩子应该会好的吧?

丁氏闻言也跟着畅想。

曹操见自己夸孩子,丁氏就兴奋,所以就说的多了些,丁氏自然是句句附和,一时之间气氛极为融洽。

两人越来越多的谈话声,让曹欣没办法继续安睡,等听到自家阿父为此激动的赋诗一首,脑子瞬间一个激灵。

不想他们继续这个话题,曹欣打了个哈欠,扭过头,突然睁开眼睛,随即闭上眼睛,好似还在梦中,低声嘟囔:“不要聪慧,我要愚笨鲁莽,长命无忧。永远跟阿母在一起,受阿父保护,不分开。”

才女什么的,她一个理工女,怎么可能做的到?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什么的……梦里都不会有的事情,就别想了。

所以早早睡吧!

自己日后定要表现的鲁笨一些,阿父阿母应该不会强求吧?

“好,咱们欣儿定然能够长命无忧。”丁氏闻言忙在她背上拍了拍,轻哼着小曲儿将女儿放到床上,待她再次沉睡,才走出来。

曹操还未离开,他还有事情要跟丁氏商量。见到丁氏,刚拉她坐下,就见她红着眼睛请求:“阿瞒,日后莫要在欣儿面前提起其他女娘可好?”

女儿梦中想的都是长命,所以才女什么的,她再也不说了,不说了,孩子长命顺足就好。

“好,不提。”曹操应了下来,回归理智,自己的女儿即便再聪慧,这般体弱,便是日后长大一些,也不好过于劳累。

罢了,这孩子能长成就好,什么才女不才女,这些虚名,也没甚要紧的,毕竟读书也是需要好体魄的。

曹操跟丁氏说的还是族中子嗣过来跟儿子一起读书的事情,他想问问跟长子同龄的孩子有多少,都是什么秉性。

丁氏张口就说了好几个名字,甚至一一说了他们的家庭情况跟以及脾气秉性。

有的曹操听过见过,有的没有,不过他们的父辈大多都是认识的。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曹休跟夏侯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