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217)

薛玉霄晃了晃手指。

韦青燕解下随身携带的酒囊送到她手中,老实道:“卑职身上只带着这种浊酒。酸苦难饮。”

薛玉霄随意道:“挺好,免得宫中的酒水让我越喝越困。你也知道我一贯睡不够觉,昨夜让众人在城外唱了一夜的《乐府》诗歌,城中汉民倒是思归了,我也没能睡好啊。”

《乐府》乃是在民间各地采风汇集而成,朔州曾属强汉,自然也有当地的歌谣可以传唱。

韦青燕道:“朔州边防当中有降服的汉人为兵卒,她们其实也不想与陛下交战,士气如此悬殊,不知拓跋婴为何要出来守城……这样只是徒增损耗,不会有胜算的。”

薛玉霄灌了一口发酸的劣酒,仰头咽下去,重新抬眸,道:“你说这种话,其实就是我要亲自督战的原因。大齐虽能胜,军士却太过骄矜。为了不吃大意轻敌带来的惨败,我必须清醒,而且是完全地、丝毫不能懈怠地清醒。”

“陛下……”韦青燕如受当头棒喝,顿时对自己方才想要争夺军功的念头内疚不已。

结果不出预料。

太始二年正月十六,帝大破胡虏,取回朔州,直逼燕京。而燕都之内,也重新传唱起了汉民歌谣,人心震动,多有拜月祈祷,抛洒热泪者。

入主朔州的当夜,众人清点伤亡数量,整理缴获,安抚民众,连同城中遗留的胡民也一并善待。就在忙碌之中,薛玉霄派人温了一壶绿蚁酒在炉子上煨着,她坐在封北宫阁楼上的栏杆边,圣凰剑放在席侧。

众将放下入城琐事,喜气洋洋,应旨而来,段妍先见到她坐在高处,而封北宫护栏年久失修,已有朽木之态,面色急变,连忙道:“我的陛下,您小心一点儿啊!保重圣体。”

她这么说了,其他人也争先恐后上前关切。薛玉霄听累了,抬手止住,道:“坐。”

栏杆上尘灰未扫,也没有多余的席位。众位立了功的将领面面相觑,都生出一点身上的甲胄颇有光华的自傲之气,迟疑片刻,这才慢慢坐下。

还是关海潮坐得快,一屁股凑到薛玉霄身旁,挨了个最近的地方:“主人不与众臣庆功,真是太没意思了!”

薛玉霄望着月光,淡淡地道:“九州未同,何功可庆?”

关海潮愣了愣,回首看向众人,见大家都收敛大喜之色,慢慢沉淀安定了下来,也学着捏了把大腿,假装沉稳:“圣人说得是。大天女说得是!”

薛玉霄看着她笑了笑,低声一叹,道:“还于旧都的大业就在面前,诸位还应勤勉不辍,戒骄戒躁,以完此功,切不可因为一时之功而失了分寸。我不跟各位将军庆功,并不是因为对捷战视若无睹,而是我的精神已经达到了极限,只能在寂静之地方可沉思,那样的喧哗热闹,反而会让我松懈心弦,继而忘却了对自己的警示。”

“陛下……”萧平雨上前道,“听闻陛下多日不曾休息,这样的事要是让凤阁的老大人们知道了,岂不又要悬心忧虑。”

薛玉霄盯着绿蚁酒上细密如网的浮沫,垂眸道:“我既是为战事彻夜难眠,也是为了……为了。”

她话语轻轻地止住。

在不言之中,她跟众位将军分完了一炉酒,对每个人当面嘱托谨慎小心、切勿焦躁。有陛下殷切监督相托,众人的争斗抢功之心被冲淡许多,明明只是喝了一杯酒,却仿佛一直沉坠到胃里,城中再多的庆功酒宴都难以下肚,俱不如陛下亲赐。

更深露重,到了二更天,众人散去。火焰已经烧黑泥炉底部,内中剩下一层酒底。只有李清愁留了下来,她派人送走各位将军,撩起战袍,坐在薛玉霄对面,看了她一会儿,才道:“眼睛都熬红了,你为了掌控战局也太耗费精神,多睡一会儿又不会怎么样。”

薛玉霄看着月色,轻声道:“恐在梦中见裴郎啊。”

她垂首闭眸,从贴身的地方取出一段已干枯了的梅花。寒梅香气已不在,花朵却还完整地凝聚在枝头,枯梅瘦骨,仍有三分不愿委地的花魂。

“奇了。你不想梦见他?”李清愁问。

薛玉霄在夜风中凝望寒梅,握在掌中,慢慢道:“出征之初,我每夜都想要在梦中见到他,然而终究不能如愿。近日郎君终于怜我,愿在梦中相闻,我却每次都只能见到他落泪的模样,心痛不已。”

李清愁听得一乐:“陛下身为名将圣主,功绩足以名垂青史,既不怕粉身碎骨,也不怕刀光剑雨,却畏惧沙场之中与故人梦中相见,谁听到不说一声,这真是千古温柔,一片相思,令人柔肠百转啊。”

薛玉霄抬手捂了下脸,酒劲儿有点上来了,支着额头闭眼道:“又取笑我。”

“怎敢取笑婵娟呢。”李清愁说了下去,“今日不是你提醒,我恐怕就要被引诱深入,中了她埋伏陷害的计策。我死没有什么,如果真让你为我而失去理智大举兴兵,这才是我愧对苍生的过错。”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薛玉霄声音微闷。“你怎么能死呢,你是我的好友啊,我们相识在微时,仍旧能引为知己,对于整个天地而言,这正是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登临帝位,却能不忘微时。”李清愁顿了顿,道,“婵娟,我有时真不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对权力其实并没有众人想得那么热衷,除了苍生大义之外,你究竟想要得到什么?我猜测不到,总是迷惑、恍惚、难以看清。”

薛玉霄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道:“我想要改变。”

“改变?”

“对。”她说,“你身上几乎没有伤痕,左臂尚未受损,腿筋没有断裂过。仍然能上马拉弓,持笔写字,不会经历久浸寒水之痛,不会受到豪强欺压之辱,这对你来说是虚幻的一切,但对我来说,是对我……执掌棋局的奖赏。”

李清愁一时不能理解。

“就像……”薛玉霄是真的醉了,她抵着下颔,以一种极为认真的态度说,“就像徐州城。因为我的到来,城中百姓没有受到太过惨烈的创伤。就像高平郡……早早地回到了大齐的领土。就像京兆脚下病死饿死的贫民渐渐稀少,拉去义庄的尸体不再堆积成山。这是对我执棋……不,这是对我执天下的嘉奖。”

李清愁眉头紧锁,徘徊几步,忽然道:“那裴郎君呢,他是什么奖赏?是你诚心待人的奖赏吗?”

薛玉霄的表情空白了一瞬。

夜风吹响她手中的枯梅。

李清愁伫立月色中,继续道:“婵娟,你的棋盘当中,有两个地方不合。其一,在你征伐天下、统一四海的愿景当中,包含了一部分为裴饮雪的私心。其二,是我说如果我死了,你会失去理智大举兴兵,这样的刺耳言论,你却没有反驳。”

她凝望着薛玉霄,道:“执棋之人在局外,怎能因盘中之棋而产生徇私之意?你似乎总是觉得自己得到的快乐和享受,只有改变命运、改变天下带来的嘉奖。……不是的,薛婵娟。你还有情,你有保全心爱之人、保全自己的情意,而得到的满足和喜悦。这样的喜悦是人之常情,你是一个超凡之人,但也是一个平凡之人,不必为了成为一个完美的执棋人,而苛刻地、痛苦地压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