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985)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皇甫嵩甚至觉得,刘虞此刻的模样竟是单薄到了被一阵风都有可能直接吹走的样子,看起来何其伶仃。

他抬了抬自己苍白的面容,在看到乔琰依然一副精神抖擞面貌地朝着他走来的那一刻,才终于在脸上显示出了几分恍惚的笑意,也终于在此刻长出了一口气。

没等乔琰对着他行礼,他便已当开了口:“烨舒啊,我那逆子给你实在是惹了大麻烦了。”

乔琰定定地站在原地,没有做出任何一点回应。

在场之人却谁也无法对她做出什么苛责。

谁都看到了那火药的威力,也都看到了刘扬等人的态度,即便是在阴谋告破的时候,他都还想着对乔琰做出控诉,希望皇甫嵩能替他们结束这出未尽的事业。

此等表现,甚至压过了乔琰射杀王允和鲜于银的过错。

而此刻刘虞的这句话,到底是要秉公办事,给乔琰讨还一个公道,还是想要给他这个唯独剩下的儿子求情,让乔琰对其网开一面呢?

在没有听到刘虞给出的明确答复之前,他们不能做出一个明确的猜测。

若是后者的话,那就实在是太让人觉得心寒了。

但还没等刘虞接着开口,自宫城方向便忽有一骑朝着乔琰飞奔而来,在行到近处后翻身下马快步走来,小声地向着乔琰说出了两句话。

他们没能听到这话中说了什么,却都看到乔琰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又以急促的语调做出了两句指令。

刘虞也顾不上管刘扬的事情了,能让乔琰有这等反应的明摆着是军情,还应当是刻不容缓的军情。

“烨舒,发生了何事?”

乔琰迟疑了一瞬,还是开口回道:“坐镇右扶风的士孙瑞响应皇子扬征调起兵朝着长安而来,光禄大夫淳于嘉早在两日前便去与之会合了,有哨骑探得其行踪汇报到了长安,我让子龙先行去平叛了。”

士孙瑞起兵?

这话甫一说出,便已如同一道炸雷一般投在了此刻簇拥在刘虞身边的人群之中,尤其是砸在了刘虞本就已情绪复杂的心中。

固然她没有多说,但刘虞实不难听出她这话中的潜在意思。

士孙瑞为何要从右扶风调兵,还要有淳于嘉在他的队伍之中为他传讯谋划?

那分明是刘扬希望在长安宫城之中将乔琰诛杀后,进一步瓦解乔琰遗留在长安城中的势力,这才将这样的一支势力调度到了长安来!

有了这样的一出紧随宫变之后的兵变!

可为何士孙瑞也要遵从于刘扬这等荒谬的想法,又完全不顾民众兵卒死活地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长安若是遇到了这样的一出围城,在世人眼中到底会是何种想法,他们难道就从来没有想过吗?

不……不是。

从来没想明白情况的又何止是这些人!

刘虞心中的激荡情绪已再难以克制住。

他本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目光炯然之人,只是因为抉择缘故,这才放任自己陷入了焦虑两难的处境,于是不得不做出退让、回避的举动,让自己活得糊涂些。

但好像,这关中地界上的种种,他就从来就没有看明白过!

在意识到这一点的一刹那,刘虞忽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而后一头栽倒了下去。

“陛下——!”:,n,

第382章 退兵华阴

在刘虞倒下去的那一刻,他在心中想些什么呢?

是在想这大汉因为这一出惊变后越发岌岌可危的尊严,还是在想,被他最是怀疑会有颠覆大汉之心的乔琰,起码在明面上做的每一出举动都是出于维护汉统所做,反倒是被他以为是忠实汉臣的王允刘备等人,就这般将长安城的风云争斗尽数披露在了人前,让这大汉王朝的脸面彻底被打落尘埃。

他无法限制乔琰一步步往前走的脚步,便已是一种做天子的无能。

他无法管住自己那儿子滋生的野心,是做父亲的无能。

那么他无法限制住王允这些人的举动,甚至不能说是无能,而应当说是可悲了!

如此可悲无能之人,到底还有何等脸面成为天下之主,又有何脸面坐镇长安,活在这个世上!

万般悲凉的情绪在一瞬间激化了他的心病和体虚,让他刚倒下去的那一刻,脸色便已如同金纸一般惨淡到了极致。

出于医者的本能,在他身边的张仲景当即扑了上去,快速地将他接了下来。

“快!赶紧将陛下安顿下来,再将我的诊箱取来!”

别看刘虞前两日里还能算是精神抖擞,可今日的这一刹惊变,足以让他被彻底打倒。

人体原本就是最复杂的存在,病症的激化会到何种程度,实在是难以估料。

只怕这一倒,比起他先前被刘扬给气病了的情况,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的损伤。

这倒下的,又何止是一位病重之中的大汉天子呢?

乔琰望着刘虞被抬离此地的身影,眼中不由闪过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但在她放任刘扬等人成功联手,在她以昌言作为反击第一步的时候,她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怜悯刘虞在此刻的模样无妨,可——

又有谁能对身处汉末大灾之中、土地兼并发展到顶峰的环境之中的百姓做出一点怜悯呢?

乔琰开口说道:“劳驾仲景先生和皇甫将军看顾好陛下,我先去收拾这长安城里的乱局。”

别看王允是将这出伏击放在宫墙之内,但先有乔琰令赵云引华阴守军前来,后有他这孤注一掷地将火药引爆,现在又有士孙瑞领兵支援长安,意图来和刘扬会合,长安城中的百姓就算在一开始并不能确定到底发生了何事,在此刻也必然知道了!

这是大司马遭到了大汉皇子和臣子的联手针对,意图将其诛杀!

就算有先前那出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也绝没有长安民众会在此前想到,居然会出现这样的一出戏码。

那赤气贯紫宫的流言,或许是因为极少数人对于大司马地位的嫉妒,或许是那身在邺城的袁绍和另一位皇帝在无法对大司马的进攻做出什么有效拦阻的情况下,不得不用出这样的招数来自救。

可今日不同!

那是一出真正摆在他们面前的内讧!

大司马做错了什么要遭到这样的针对?

在这有若建安二年长安地震一般的震悚消息传来的那一刻,绝大多数的人心中都闪过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若无大司马,长安朝廷根本没有建立起来的可能,数年间的天灾人祸也早已经让他们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最为直观的便是,他们身边所用来度过旱灾的深井,还是在乔琰的安排之下落成的,这让他们早将这位年少权臣视为了自己的衣食父母、救命恩人。

可瞧瞧他们现在都听到了什么!

他们说大司马乃是逆臣,要将她以陛下之名骗到宫墙之内,将她趁势杀害。

这又显然不是什么有心人传出的风言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