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973)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毕竟早在她还只是统帅着并州军之时,锁子甲这等防备军械就已经成为了她麾下将领的常备之物,于随后的数年之间让她麾下的将领甚少出现什么人员上的伤亡。

但火药不同。

这等只认使用它的人,又有着这等摧毁楼阁穿透力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乔琰的强势行径而做出退让,只会一视同仁地让它的敌人被炸毁在当场!

刘扬觉得,自己何止是要庆幸于左慈给他将到手的半成品给改良成了可用之物,还要感谢因为左慈的存在,才让乔琰为了一劳永逸免遭打扰,将这样的东西给提前暴露在了人前。

交州的交趾郡太守士燮到底是不是因为这东西的存在才选择投诚的,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中原地界上能因为交州获取到多少利益,实在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

但乔琰若是能等到和袁绍之间的正式开战中才拿出这样的东西,势必能给对面造成猝不及防的杀伤,或许就能让她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天下的平定。

所幸,所幸啊……

她为了防止在左慈的面前被戏法耍弄,便让此物以那等方式登场,既让刘扬发觉了乔琰并非不可战胜的事实,也让他的手中多掌握了一项神兵利器。

听得王允都承认其用处,只是让他小心行事,确保万无一失而已,刘扬的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了一缕志在必得的笑容。

王允在旁对此颇觉无奈,但乔琰觉得此时局势已再不能回头,王允又如何不是如此觉得。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便是眼下的实情。

他也已经无法抛弃刘扬这个盟友,选择另外的共事之人,只能为了防止他在动手之前就有什么过剩的傲然,开口打断了刘扬的种种遐思,“殿下,不知鲜于都尉那头的情况如何了?”

一听这话,刘扬的面色顿时沉了下来。

刘虞身在病中,又并没有其他的儿子,按说他这个皇子便应当被作为唯一的继承人看待。

可事实上呢,作为父皇身边亲卫首领,高居卫尉位置的鲜于辅,对于刘扬到底有多少尊敬之情,在刘扬看来简直是不消多说的事情。

从上一次他见父亲时候偶遇对方时候,那家伙表现出的态度里,就已经能够看出个所以然来了。

“他不愿意相助于我们。”在昨日刘扬回返长安后,自忖有了火药在手,对于击败乔琰越发有了几分信心,刘扬当即和鲜于银密谋,将鲜于辅给说服。

士孙瑞手下的右扶风驻兵中有不少曾经效命在赵云的麾下,比起金吾卫中的幽州子弟兵来说,在不确定性上要大太多了。

若是能用后者,自然还是用他们。

可刘扬的信心在鲜于辅这里遭到了折戟。

一听刘扬的那番擒杀逆臣的说辞,鲜于辅当即厉声便问,刘扬此举,是否是将刘虞让他做出的承诺都给尽数抛在脑后了。

刘扬本以为,这所谓的承诺,也不过就是他对于病床上老糊涂了的父亲说出的三两句应付,哪里想到刘虞不止将其当真了,还将其告知了鲜于辅。

刘扬恼羞成怒,虽不敢将鲜于辅给直接处死,却令鲜于银动手,将其兄长给扣押了起来。

既然他不愿意配合他们的行动,那就直接不必管他了。

看不清时局的人合该被他们踢出局外。

刘扬朝着王允陈说了此事后问道:“王司徒,我们眼下该当如何做?”

如何做?

王允简直要被刘扬分不清楚轻重缓急的举动给气出个好歹来了!

鲜于辅被他们给拿下的情况虽是个正确的选择,绝不能让其去给刘虞或者乔琰通风报信,但金吾卫的首领被他们扣押这等情况,势必伴随着这支长安城中戍防队伍的运转失当,一旦情况持续太久,随时有可能被目光敏锐的程昱等人发觉出其中的端倪。

他应当上来就先说此事,而不是先说什么火药的进展,甚至自己就先得意上了!

但王允深知,此时来和刘扬说什么动手不妥的指责,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与其如此,还不如尽快对此做出补救。

他连忙说道:“即刻让鲜于都尉接管金吾卫,如有人问起就说卫尉病倒。不过这病倒总是有时限的,我们至多也就只有几日的时间而已。”

鲜于辅这事一出,他们原本还有几日的筹备时间,都在此时不复存在了。

一想到王允原本还预备对皇甫嵩做出拉拢的举动,也因为刘扬而被迫少了个缓冲的时间,与其冒着先与皇甫嵩翻脸的风险,还不如干脆将对方给瞒在鼓里,等同于是又放弃了个强援,王允就在心中充斥着怒其不争的情绪。

早先让刘扬去说服卢植没能得手,他还可以说服自己,是因为卢植和乔琰之间到底还有着一份师徒关系,让他并不愿意相信乔琰会对着大汉江山露出什么不轨的企图。

总归凭借着仿造卢植的随身玉珏,他们也将刘备给说服拉拢入伙。

可此次让他们被迫提前行动,错失了拉拢盟友的机会,便实在是刘扬的能力问题了!

“不能说是让他暂时前往幽州……”

刘扬话说了一半就遭到了王允朝着他瞪过来的一记目光,连忙闭上了嘴。

“要途径并州的行动,你觉得有可能避开乔烨舒的眼线完成吗?你要如何解释卫尉有了这个飞天遁地的本事?”

刘扬:“……”好像还真不能。

“不能犹豫了,我立刻让人给刘玄德送信,告知其行动的时间,你与鲜于都尉还有我这边的人手,先立刻掌握皇宫,把天子印信拿到手。”

不是传国玉玺,而是在刘虞登基之时候以玉石雕刻而成的那枚新玉玺。

关中四年间的种种政令发出都经由这枚玉玺的印制,众人早已习惯了此物取代掉传国玉玺的地位,将其作为天子正统的代表。

刘扬问道:“随后呢?”

“随后,一面伪造诏书将乔烨舒从洛阳召回,一面将长安守军彻底掌握在手中,并令士孙调兵回返,随时截断宫门所在。”

“切记,”王允郑重其事地说道,“你此时最多只是个因父亲病重六神无主之人,不是要将乔烨舒给拿下,而是要等着大司马回返长安尽快平定局势。殿下,您若再因鲁莽行事而让计划有变,即便我方手握利器,也必定要被人给反击压制,再无翻身的余地!”

“听明白了吗!”

王允此刻的面色已严肃到让刘扬只觉有一阵压迫感的地步了。

他连忙应声:“王司徒放心,我必定小心行事。”

刘虞后宫从格局到人员的简单,都让刘扬要想将皇宫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没有那么艰难。

他此时无比感谢于乔琰虽有对刘虞的种种举措进行干扰,让官职的委任都朝着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却并没有真将刘虞给当成她手中的傀儡。

戍守于皇宫之中的几乎都是效忠于刘虞的幽州扈从,又或者是后来由刘虞在长安地界上招募来的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