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802)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我没有必要瞎编一些谎言来骗你,若非真有其事,以眼下的局势我为何要放弃洛阳那边的开拓与守备局面,跑到你这个道路不通的益州来。”

刘焉的面上闪过了几分深思。

这数月来箭创的发作让他的身体和精神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但他的头脑还没有因为病重被摧残,当想到他上一次醒来之时刘璋有些异常的表现,他心中已经有了几分评判。

乔琰说的话极有可能是真的。

而她此刻不疾不徐地开口更是让刘焉意识到,她已经不打算跟将死之人说谎了。

“何况,我是该谢谢你的,何必骗你呢?”

“当年若非你提出了那番州牧重启的建议,我也不可能借着你的说辞提出驳斥之言,既让我名扬京师,得到了许子将的评价,还得到了孝灵皇帝的信任。”

“又若不是你的坚持让州牧制度最终还是得以出现,我也无法有礼法可循地坐上并州牧的位置,却从未有人觉得这个位置也是我争出来的。”

“再若不是你在这益州生出了僭越之心,我要实现登临大司马位置的目标,还不知道需要谋划多久。”

“今日又是你没能教好自己的儿子,甚至让其中一个成为了益州人意图掌控益州全境的傀儡,这才让我有了名正言顺将益州地界重新收回手中的理由!”

凡此种种,都仰赖于刘焉的倾情助力,又怎能不说一句拜他所赐,所以——

“就为了这份感谢,我也必定会善待你留下的三个儿子。”

为何是三个儿子,已不消多说了。

因为刘璋一定要为他所为之事付出代价,作为乔琰向着长安朝廷的交代!

在这一刻,刘焉从这至今也不过双十年华的当朝大司马眼中,看到了一种近乎无情的政治博弈,更是因她的这份感谢而觉一种寒气入骨的冷意。

这哪里是什么感谢,分明是对对手步步紧逼的凌迟,唯独剩下一句“善待”,还能算是最后的一点怜悯。

而唯一的一点欣慰竟然是……他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没有被全盘蒙在鼓里。

还在和她拉锯对峙的袁绍,怎么可能会是她的对手。

此刻坐镇长安的刘虞有这样的一个臣子,又真的是幸运吗?

在他已经有些模糊的意识中,隐约听到乔琰说出了对他的最后一句话,“现在已不是你刘君郎的时代了。”

第315章 益州安排……

这已不是刘焉这些上一辈的时代。

也或许,这话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这已不是刘姓宗族的时代。

在天下动乱民生疲敝之时,也正是能让民众有所依托之人取代大汉宗室之际。

乔琰并不介意于告知刘焉真相,总归当她从刘焉所在的屋舍走出的时候,这位汉末最早的州牧之一已经停止了呼吸,彻底从这个时代退场。

“将益州牧过世的消息在成都宣布,就说赵韪和刘璋等人拖延了刘益州医治的时间,如今清醒过来听闻幼子所为,伤病发作而亡。”

要说乔琰对刘焉之死所该付的代价实在没有多少,对方早前被医者诊断的旧案也证明了,他在这旧伤复发后的身死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被赵韪和刘璋扣押在州府中的医者同样佐证了乔琰的这番说辞。

可刘璋在听闻刘焉病发过世的消息后却像是被一道惊雷劈到了头上,随后便像是疯了一般扑向了这囚笼的栏杆:“这不可能!我父亲明明还能将继承之事对外宣告,我才是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怎会这就死去!”

刘焉可以是因为病重而过世的,却绝不能是因为他的坑害才撒手人寰的。

在大汉以孝治天下的环境下,担负上谋害父命的罪名,远比谋夺州牧权柄之事还要致命。

也无疑是将乔琰朝着益州的突如其来发兵,提供了一个更加合适的理由。

一个杀害父亲的人,有何权利接掌一州之地呢?

即便是顶上枭雄之名,他也没有这个资格!

刘璋已顾不上对乔琰的惧怕,朗声喝道:“为何我父亲早前无事,在大司马到来后就出了事,这分明不是我的过错。”

可他在此时说这些话又有何用,当日那出宣告继承的戏码,正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展开的,而早前为刘焉诊治的医者也做出了判断,若是刘焉能处在合适的静养环境下,或许还能有再延续几日寿数的可能。

以乐平医学院那边所出医者的救治能力,能不能救活,确实不是可以直接下定论之事。

难保就能有奇迹呢?

若是大司马想要谋害刘焉,早在当年就不必将自己已唾手可得的大将军位置让给刘焉,作为对他的拉拢;也不必在获知到刘焉有不臣之心的时候,只是出兵汉中作为警告。大可以直接给成都一个教训,就像是她在此番出兵中所做的那样。

百姓不会在意于阴平道这条路线如果没有张鲁等人的修路结果,到底是不是一条可以走通的进取成都之路,也不会在意于乔琰对于刘焉所怀着的到底是一种何种态度——

总之被她披露给刘焉那将死之人的真相,在刘焉死后就只剩下了一个知情人。

为百姓所知的,是刘璋作恶不成,反而被大司马空降此地擒拿。

随后在巴郡那头,从汉中郡南下的徐庶和褚燕,与携成都守军北上的吴懿,在巴水河边的宣汉县合击严颜,将这位将军擒拿回返了成都。

在严颜所提供的供词之中,他取代庞羲成为巴郡太守,只是拿到了出自刘焉之手的委任,却并没有真正见到病中的刘焉,这又是一出刘璋等人软禁刘焉行篡权之举的证据。

也彻彻底底地将刘璋给定了罪。

当被姜冏协助着完成的益州府库数据递交到乔琰面前后,她朝着东面和北面各自送出了一封书信。

往东的书信是同一批物资一道出发的,也将益州府库中囤积着的一部分粮草通过长江水路送往海陵,由马超和戴罪立功的严颜一道负责这趟运输的安全。

抵达海陵后这部分粮食将被分作两份。

一份用于支援徐州的战事。

在淮河以南的张懿势力并不占据太多优势的情况下,通过粮草填补旱灾中的收成损耗,以增进民众的守城戍卫之心。

同时将益州之变告知于依然身在徐州的贾诩和庞统,让他们二人斟酌何时将此消息透露到徐州以北的地界上。

若有益州源源不断地给徐州和扬州提供后备支持,徐州北部是绝不能去打什么持久战的。但他们若想行剑走偏锋之道,也得看看自己是不是贾诩这老狐狸和庞统这凤雏的对手。

而另外的一份则和乔琰重新交换出的定位装置一道,从徐州经由海船出行送往辽东。

前一份粮草的用途正是为了给后者继续做出掩护,可后者的存在意味着——

一旦这批粮草被成功送达了幽州辽东,那么对公孙瓒的围猎也将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