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715)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贾诩回到长安重新被启用已经是个必然了。

距离董卓之死已经过去了一年,现如今的关中早已不再议论乔琰是如何进取长安的,话题都被新帝登基、长安新路以及那出论酒之会的内容所取代,贾诩也非汉廷动乱的罪魁祸首,便是回来也不会掀起什么风浪。

李儒也是同样的。从他被乔琰擒获到如今,已有不短的时间,足以让人忘记他早年间在董卓麾下的特殊地位。

不过,会不会被人记得,和想不想来,还是两码事。

反正在上郡也不影响他们为乔琰出谋划策,甚至是抓紧一些必要的时机来做出卓越贡献。

何必非要到长安这浑水泥潭之中呢?

但大家都是这样的情况,怎么能一个上岗一个继续赋闲?

要郭嘉看来,贾诩为了把李儒一并拖下水,必定要为自己的弟子据理力争一番功劳,李儒大概也是同样的,按照那两位的嘴皮子,往来的言语大概会很精彩吧……

郭嘉不无遗憾地叹了口气。

若说上郡那边的争锋相对、唇枪舌战精彩,邺城那边的风浪也有趣得很。

收到乔琰这边的消息,声称征东中郎将麴义开始调兵,似乎有意走太行八陉兵进冀州,袁绍当即把手底下的谋臣武将一并召集了个齐全。

正如乔琰所猜测的那样,她早年间的高效率动兵,足以让其他各方势力对她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

只要条件允许的话,她每年的大规模行军,都可以将自己的敌人以摧枯拉朽之势给击败。

那么现在,并州调兵的消息,无疑就是一个宣战信号!

还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

唯一让袁绍觉得庆幸的是,让袁熙往长安一行所收获的东西中,马蹄铁已经因为技术门槛最低,在他们这里实现了落成,从六月到七月里,对他麾下的骑兵队伍全部进行了武装。

倘若真出现骑兵交锋,他的战马劳损情况会大幅减小。

因秋收将近,府库之中的一部分存粮也可以调拨出来充当军粮之用,没有行军粮食上的压力。

但这并不能改变,当乔琰选择在这种时候悍然发兵的消息传到他耳中,袁绍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被她当做了猎物而产生的愤怒,而是——

焦虑。

这种焦虑也被随后前来此地的下属看了个清楚。

不过他们谁都不能对袁绍的这种心态做出什么指责。在袁熙将那些敌方的东西从长安送到邺城之后,这种清楚直白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差距,让他们同样无法将其忽略。

得亏袁绍现在问的是如何应对,而不是如何反攻战胜,这才让在场的众人稍显镇定了些。

“说起来,这个发兵的时间是不是太巧了?”审配先一步开口说道,“前几日我们才获知,陶谦身死于下邳郡,徐州陷入了内乱的状态,今日就是并州方向屯兵于太行山,有进军的架势。”

“你的意思是……陶恭祖之死和乔烨舒有关?”袁绍问道。

“这倒不是。”审配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徐州作为为数不多归附于邺城朝廷的一州,本可以给明公提供声援,陶恭祖一死,便让明公又少了一方助力,这才让长安那边下定决心在此时发兵。”

“若真是如此的话,对方明明比我们距离徐州更远,却显然消息获知得比我们更早,这才导致了这个调兵遣将的速度如此之快。”

袁绍皱了皱眉头。

虽说徐州那边能给他提供多少帮助尚未可知,但确实在名义上对他做出了响应。

眼下动乱的徐州若不算在内,就算加上不太听话的幽州,也不过是四州之地而已。

可大汉,有十三州啊!

正是因为这份强弱之分在此时越发明显,所以乔琰才会连秋收都不等了直接出兵!

这完全说得通。

他说的另一个情况也对。

收到陶谦的死讯到决意发兵,再到军报送抵并州后由麴义调度军事,都是需要时间的,这样一来,乔琰获知陶谦死讯的时间必定要比袁绍早了不少。

除非她对徐州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更时时对其投以关注,否则绝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她对徐州尚且如此,对冀州呢?

袁绍心中泛起了一抹警惕,知道审配在此时说起这个,还是要让他提防一下,莫要让应战的准备也被泄露出去。

他道:“冀州和并州相连的两处最为要害陉口,一处在滏口陉,一处在井陉,我有意令两人各自统兵驻扎于此地,而后另择一人在两处陉口之间往复巡视,以在其间查漏补缺,又或寻机切入并州打乱对方的攻势,不知诸位有何建议?”

沮授回道:“眼下的局势中,还是以守代攻为好,并州那边选了这个进攻的时机,对明公来说既是弊,也是利,只要明公肯忍下此次的不甘心,将对方的攻势暂时依山势抵挡在外,反而是对对方威信的破坏。”

乔琰动兵至今攻无不克,近乎形成了一种固有认知。

所以哪怕袁绍不对她进行一次击败,只需要扛得住防守,也能够将己方的信心树立起来。

防守比起反攻的难度要小得多,尤其是——

眼下他们这边,还真多了个适合于防守的人选。

正是沮授那豫州一行带回来的高顺。

对袁绍来说,这也确实是个可以信任的人选。

但还没等沮授将这个建议说出,忽听外头有人高声喊着“豫州急报”,打断了沮授刚要说出口的话。

袁绍当即示意暂时中断原本的议题,先让这被归入急报行列的消息送到面前来。

一听豫州急报,袁绍下意识地就想到了袁术。

这家伙早前因为沮授和高顺的袭击摔断了腿,但以袁绍对袁术的认知,摔断腿这种事情绝不足以让袁术就此消停,反倒会让他因为少了那些能外出的享乐项目,转为用其他方式发泄情绪。

他的手还是好的吧?那就还能写出类似于“绍非袁氏子”这样的东西。

他的嘴还是能说话的吧?那就还能骂人。

在刘备派出的使者简雍被带到袁绍面前的时候,袁绍都是这样想的。

他甚至觉得袁术这次还得算是长进了,起码知道在近距离造谣,没给他什么将信件拦截下来的机会。

然而简雍一开口,袁绍便意识到,他想错了。

简雍说,徐州士人找上了刘备,希望由刘备出任徐州牧。

袁绍脸上的表情顿时精彩了起来。

他早前将刘备作为对付袁术的打手之时,可绝没有想到,因豫州沛国和徐州相邻,就会平白让刘备得到这样的一出收获。

但别说袁绍没想到这一点,在陈登疾驰奔赴豫州出现在刘备面前的时候,刘备也未曾料到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陶谦之死已经让刘备愕然不已,徐州内部的动乱也让他惊觉,一个势力的分崩离析、各自为政可以快到这样的地步,这个要将他也给扯入局中的建议,更是让刘备不免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