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71)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要他看来,倘若这就是此番来袭的援军的水平,那他这城也大可不必守了。

好在后方跟从的军士虽然勉强可以称得上一句令行禁止,却也不过是跟他此前交手的卢植部从一个水平而已。

而这领头之人更是少了几分气势,在他看来比之卢植差得太远。

领头之人……

张梁的目光终于转移到邹靖身上的时候,对方已经完全克制住了自己想要去触摸胡须的本能反应,于是他看到的正是邹靖这张面白无须的脸。

城上城下一射之地的距离注定让张梁不可能看清,在邹靖的脸上还有那么点艺术加工的成分。

他只见到邹靖伸手一指,这抬旗的壮士便一把将手中的旗帜砸在了地上,几乎将地面砸出个深坑来,而后便是一声中气十足,足以让城上之人听得清清楚楚的高喝:

“黄巾逆贼可敢下城一战!”

张梁简直要被城下之人的表现给逗乐了。

此人勇武,他们所带的军士看起来也并非庸才,偏偏上来便说了一句最不该发生在守城与攻城双方之间出现的话。

他张梁坐守坚城,为何要跟城下之人来个牺牲了自己优势的公平作战?

若是城下斗将便可将战事分出个胜负来,那么他们兄弟为何还要以太平道之名号召如此之多的黄巾兵卒,也在各县各州行攻城略地之事?

这也未免太过可笑了。

他甚至留意到了在他们统率的兵卒之中都有撇开头去,仿佛对眼前景象不忍直视的,更不必说是他这方的城头守军,都觉得对方说的像是个笑话。

若非是头一遭进行统兵的人,大概做不出这等蠢事。

但新官上任,还是没什么经验的新官,对张梁来说反而是件天大的好事。

打仗可不是那些个话本里随意描绘的过家家举动!

不过……

对方在经验上的匮乏,无疑是给了他得以确认此番援军身份的好机会。

他当即按着城墙喝问道:“城下何人,报上名来。”

那白面统帅张了张口,却因为两方之间的距离并未让张梁听清他在说什么,倒是见他在意识到声音太小后伸手一指,再一次由那巨力壮士高喝回道:“督军身份贵重,岂容你等知晓,我乃乔将军麾下陈留典韦是也!”

陈留典韦?

这名字没听过。

倒是他话中的另一个信息,让张梁很难不格外留意。

督军和乔将军在这自称名为典韦的力士口中,俨然是两个不同的人。

其中一个大约是那帅旗的归属者,此刻并没有出现在这里,让张梁无从确认,他此前关于此人或许是乔瑁的猜测到底是

否正确。

而另一个,正是这白面无须的领头人!

督军这个身份不常见,也多少有些敏感,再加上此人这表现于外的特征……

张梁心中大致有了个猜测。

黄巾起义所宣扬的太平道,在洛阳京师之中也有不少信奉之人,在势力的渗透能力上,其他宗教都得对其本事甘拜下风。

更可怕的是,就连刘宏身边的宦官里都有信奉此道的,比如说中常侍封谞和徐奉。

有这样的眼线在,张梁虽没跟他们正式见过面,却足以从与他们接触的黄巾高层传递回来的消息里,得到不少宫中的情报,还是极有可能都没在洛阳官场中传开的那种。

比如说,据他所知,在宫中的常侍之中有一人被汉帝刘宏称为“壮健而有武略”,名为蹇硕。

更有风闻,汉帝近年间有意组建一支特殊的军队,近距离庇护洛阳城,且直属于刘宏本人所掌控,因刘宏对蹇硕的欣赏,他还曾在闲谈间指名要让此人在其中担任要职。

这到底是刘宏重视阉党到了更加不可救药的地步,还是他意图通过此举将这新设的军队彻底掌握于手中,以同京城中世家周旋,张梁此前听张角提及过几句,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当时他兄长做出的是个什么评价了。

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他靠着自己的脑子还是想得通的——

倘若刘宏当真有意将直属军队中的其中一校交托给身边的宦官常侍,若要让其服众,便必然先得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这完美解释了为何这位督军竟会出现在城下,而不是在大营中安坐,只做好那个监督的工作。

因为对方是奔着击败他的这个功劳来的!

而也只有长居深宫中服侍那昏君的小黄门,才会有这等天真的叫战方式。

张梁深吸了一口气。

他本想着对方只带了这么些人马,加上也不是个擅长领兵的将领,说不定还能快速出兵将其击败,也好出一出这被卢植困束在此地的郁气,但在意识到来人最有可能的身份,以及远远望见接应的队伍的时候,他又不打算这么做了。

他慢慢地放下了自己本打算勒令进兵的手。

不错,他不能这么做。

在这种想法之下——

对典韦那句自报家门的话,他以一句异常挑衅的“那又如何”给回复了回去。

对那白面督军随后的邀战他更是视若无睹。

对属下的请战他也只回身示意对方随后再说。

直到在卢植的营地中远远传来了鸣金收兵之声,那白面督军极不甘愿地折返而回,和那一部接应之人会合,消失在营寨的围栏之内,张梁方才收回了朝着彼方张望的目光,在脸上露出了一抹谋算的笑容。

“将军为何放任对方在城下挑衅,又让其安然折返?”

他的部从之中立时有人问道,显然是对张梁这个避战的决定颇有微词。

“因为让他回去比让他死在城下更好。”张梁回道,甚至在语气里多了几分欣喜来。

这可跟他刚看到乔琰那乔字帅旗的时候,心态大有不同了。

他继续说道:“我原本以为,对面现在是两方人马,但现在看来,说不定应该说是三方。”

他的手下本就是个卖气力活的,完全不能理解张梁为何会因此而觉得欣喜。

“三不是比二多吗?这岂不是更糟了?”

若是对面其实有三方人的存在,岂不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压力更大了。

“不,这对我们来说只有可乘之机而已。”张梁的目光落在重新于对面营地里立起的那杆乔字大旗上,眼看着此物再此表现出了压迫卢植帅旗的姿态,他面上的神情不觉更是松快,“汉军跟我们不同,他们人一多就可能要争功。”

张梁并不知道在兖州地界上已经出现了三方渠帅火并成一方的事情,见下属目露迷茫,不得不继续解释道:“此前对面只有卢植一个,这人治军手段高超,就是铁板一块,我拿他没什么办法。”

似乎是觉得自己就这么承认不如,多少有些折损黄巾的面子,他便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若是换了大贤良师在这里就不是这个情况了。”

他又很快切到了这个转变上来,“但现在便大有不同了。”

“对面一个是至今还未拿下任何一位黄巾渠帅的卢植,一位是被那昏君派出来监军试图立功的宦官,一位是年轻领兵试图重现族伯之威的小将军。这样的三个人聚在一起会是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