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706)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而既然这一步并未走错,就是她们该当进行下一步行动的时候了。

乔岚还得赶回射阳郡,以确保张懿此人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在这出乱局中。

反正她先前离开射阳所用的理由是采购山货,现在也正好是采购完成之际。

乔亭则需要重新返回东海郡,以便更好地盯梢陶谦的举动。

或许,她还需要再从中推波助澜一笔。

姐妹两并未多言,就将在附近编织灯笼和糊纸的痕迹给彻底抹去了,而后北上折返,就仿佛此地只是有一个寻常的商贾收了一批货物,现在货收完了,当然没必要留在这里。

但她们此举对徐州而言,却无疑是在平静的水波中砸出了一道暂时不能平复的波澜。

也就是在乔亭回返徐州后间隔了一日,那广陵郡浴佛会上所发生的情况,就被送呈到了陶谦的面前。

有点意思的是,笮融这人还没有蠢钝到家。

这条消息并不是说,笮融这位佛宗的代言人得到了佛祖的庇佑,出现了神佛显灵的情况,而说的是——

仰赖于陶谦给佛教在广陵郡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环境,这才出现了神迹现世之说。

这句话中,笮融这位中间人的作用依然没有消除,却将相当一部分功劳归结给了陶谦。

笮融能传递佛经教义,将自己的势力发展到这个地步,也能得到陶谦的信任,让他督办运粮,总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他因那意料之外的奇观而膨胀,拉拢麋竺的举动也大胆,却还没敢直接和陶谦叫板。

何况,他也在这出意外到来的时候,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对他来说何止是进一步收拢人心的机会,更是另外一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此时对着陶谦低头,不过是……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广陵浴佛会……”陶谦看着前来报信的下属,问道:“那明灯千万浮于空中的景象,确实是你亲眼所见?”

“正是。”下属肯定地回道。

不能怪他人在广陵的时候眼见这景象一惊一乍,也跟着倒头拜了下去,更不能怪他在回返东海郡跟陶谦报信的时候,还有些没彻底缓过劲来,毕竟此前也从来没有人告诉他,若是将灯罩的上方封口,这个灯又足够轻的话,点火加热所产生的热气可以直接将这盏灯给带到空中去。

他只觉得那笮融虽然排场大得令人咋舌,却还是真有些本事的,何况对方也没将这个功劳全部大包大揽到自己的身上,似乎还能算是陶谦的忠诚下属。

他问道:“府君是否要让笮融回东海郡述职?”

陶谦沉思了须臾,回道:“也好,让他回来一趟。”

虽说像是张角的太平道这样的东西,早在八年前就已被当场揭穿并没有这么神异,陶谦在启用笮融的时候也并未将佛宗当做一回事,只以为此道不过是驾驭民众的一种手段而已,但真听到这种神异之事发生在自己治下,还是得了人亲眼验证的,总难免要对其生出几分希冀来。

陶谦如今寸步不动,难道是他真的不想动吗?

大概不是的。

要是能让自己回到年轻人这样的体力,又或者是能让他的两个儿子稍微争气一点,陶谦是绝对不会拒绝向着神佛恳求的。

若那笮融真随着诵读佛经通晓佛理的深入,到了能和佛祖直接沟通的地步,陶谦也不免会生出一点小心思。

但还没等他让人将这个消息送出,交到笮融的手中,他就在东海的郯县郡治听说了些风言风语。

广陵浴佛节的佛祖显灵之说传到徐州的其他郡,动了“走捷径”心思的何止是一个陶谦,还有徐州境内的其余百姓。

眼看再有那么一月便是秋收,有亲自瞻仰佛祖光辉想法的,便个个盘算着尽快往广陵郡走一趟。

虽说往来一趟要耽误不少时间,因浴佛节已过,很可能也不会再出现佛祖显灵的景象,但求神拜佛这种事情总还是要自己来做的,没有让被人代劳,甚至是等着佛祖上门这样的道理。

此可谓心诚则灵。

陶谦:“……”

虽然说这些黔首不可能会知道,他还真的是这么想的,但这句话听起来实在像是在内涵他。

他转念又一想,对于笮融能沟通到佛祖这件事情,他眼下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的。

这样说来,让笮融回返郯县述职,顺便对着景象做出一个解释,可能是简单粗暴了一点,甚至有得罪佛祖的可能。

如果确实有佛祖的话。

所以这些人的话也不无道理。

他斟酌着说道:“罢了,还是由我亲自往高邮走一趟吧。”

他又吩咐道:“多带上一点人。”

若是笮融那沟通神佛之说是真实存在的,多带一点人还正可以显示他对佛教的敬重。

若是在广陵的那出异象完全就是笮融无中生有折腾出来的,乃是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就让人当场将笮融给拿下!

少在他的地盘上折腾这些有的没的!

七月的蝉鸣之声闹腾得让人头疼。

陶谦动身前往广陵之时,数只飞鸽也从徐州飞入了关中。

破译出的消息被专人从哨站所在的郿坞送到了长安,交到了身在大司马府中的郭嘉手中。

问明了乔琰此刻的位置,郭嘉持着这封信转入了府中的池上廊桥,便看到不远处的池塘一隅停着一艘小船,船尾盖着一把油纸伞,看不清船上有没有人,唯独伸出在外头的也就是一把钓竿。

郭嘉不由摇头失笑。

一个多月前乔琰将限酒令成功给颁布了出去,算是将酿酒的权柄成功收了回来,但招架不住这夏日虽已将近,却还是暑热难当,有些格外喜好冰镇酒水的便觉得日子难熬,想求乔琰将这个酒水的限制再放开些。

或许更准确的说,他们是希望乔琰将并州这边已经酿好的高度酒再拿出一部分用来出售。

反正这些酒也不是在限酒令颁布之后才耗费粮食酿造的,还不如拿出来兜售。

结果乔琰转头就开始给这些人推荐起了奶茶,说是还能给凉州并州解决掉一部分奶制品库存的压力。

若有人还要再问,她就开始装不在。

问就是,等到秋日丰收之后会再拿出一批用来销售。

谁家的田种得最好,上缴的赋税最高,能购买的份额也就越大。

反正他们就算是现在临时酿造也赶不上喝的,还不如都消停一点。

眼下长安城中的各项事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唯独还没彻底落定的也只是任鸿的太史令一事,她就忙里偷闲在这儿休息了。

郭嘉从岸边跳上了船,见乔琰挪开了脸上的斗笠,在船舱中坐了起来,朝着他伸出了手,“把徐州那边的消息给我吧。”

“为何不可能是别处的?”郭嘉一边将信递过去,一边问道。

乔琰漫不经心地回道:“袁本初那头忙着养骡酿酒折腾蒜素呢,没这个多余的精力。秋收将近,大多数地方也不会有什么动作。也就是徐州那边还没到消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