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660)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但凡是接触过楮皮纸和早几年间推行的麻纸之人都不难看出,虽然这张纸看起来不如皮纸坚韧,但比起麻纸来说又要光滑不少,看起来竟是另外一种门类的纸张。

纸张上的留墨效果,在张昶这个书法名家看来着实不差。

他直觉这种特殊的纸张在此时出现绝不是个寻常的信号。

在这两人刚消失在他们的视野之中的时候,又有另外的两人奔跑而过,手中的纸卷上写着建安二字。

这一回他们手中所持的纸张,便是楮皮纸了。

第三轮出现的纸张,则让张昶差点往前迈出一步,只想要看得再清楚些,可惜被那沿路的卫队给拦截了下来。

所幸这一次出现的两人并不是同时持有长卷的,而是各自持着一张纸卷,在展开的状态下朝着两侧展示前行,走动的速度也比先前的两批慢上了不少。

当这两人行到张昶面前的时候,他便看到,这赫然又是另外的一种纸张。

在纸上勾勒着长安城的图景,在留白之处则写着“关中定鼎”的字样。

吸引住张昶的并不是上面的字画内容,而是这种新出现的纸张,颜色比起前头两种纸稍白,好像只是它最为微不足道的优点。

他精通书画,也就自然不会看不出来,眼前这种纸的受墨程度远比前二者高,简直就是为书画而生的。

要不是知道此刻的情形不合适,张昶都想将这纸张夺下问问来历。

这对他们这些书画名家来说,可实实在在是个福音。

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呢?起码他不行。

而当第四轮的两人出现之时,张昶更是不由瞪大了眼睛。

这纸张非只是白,还带着一种奇特的莹润之光,也远比前三者都要光滑。

在其上所留墨痕丝毫不逊色于前者,且更有一种润墨如飞的样子。

那纸上所书的“长乐长安”四字,正是出自他兄长张芝的手笔!

但张昶早前从未从兄长给他送来的来信中,听他说起过这样的纸张。

那就极有可能是在最近才出现的。

也对,这样的纸张一经由问世,必然会声名远播。

张昶近乎神迷地看着那皓白的纸张远去,不免有些可惜那些人并未对这些纸张加以介绍,在围观的人群中也没有人能与他讨论此事。

倒是在距离此地不远处的楼阁上,任鸿看着这一幕,向着同在此地的蔡昭姬问道:“君侯说这四轮纸张分别是竹纸、楮皮纸、青檀纸和桑皮纸,若是让你选的话,你更喜欢哪一种?”

若要任鸿来选,她肯定是最喜欢桑皮纸。

能被乔琰放在最后镇场子的位置,已经足够证明其在审美上的地位了。

桑皮上的一层特殊物质会随着造纸的流程进入纸中,以至于它虽然在造纸过程中的操作繁复,但所产出的纸张无疑保留了其韧而润的特质,按照乔琰的说法,还能极大程度地延长保存的时间。

纸寿千年这样的说法,对于记录星象气候和历史的灵台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

只可惜造价确实昂贵。

不过让任鸿没想到的是,从蔡昭姬这里得到的回答是:“竹纸。”

见任鸿讶然,蔡昭姬解释道:“第一批竹纸的质量尚显粗糙,以君侯所言,即使让其得到了技术上的进一步完善,它们也很难去和青檀纸或者桑皮纸一较高下,单论质量而言,在这四种纸张中,它们确实只能排在最后,所以放在第一个展示,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只是生产出了一轮,但其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已可见其成本低廉了。这是一种比楮皮纸更有可能实现大批量生产的纸张。”

蔡昭姬并没有忘记,在她先前因为从铸币联想到印刷的时候,从乔琰这里发出的劝阻信号。

路需要一步一步走,饭需要一口一口吃,现在的纸张成本降低,是不是就是其中的一道信号呢?

起码这可以让乐平书院的学生有更多的纸张可用,也可以让乐平月报的数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这都是在眼下看得见的利益。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能让蔡昭姬做出选择了。

“我听闻君侯意在减少对楮树的使用,转为使用竹纸,至于世家门阀和书画名家所追求的高档用纸,则以青檀纸和桑皮纸来替代,有两项门类也够用了。”

蔡昭姬看着那四种被张贴在水泥路尽头的纸张,笑意微舒:“史官笔墨要长存,我却只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在记载着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幸好,她们现在又多了一项助力了。

看看底下这些围观的人群,也就更显竹纸的出现难能可贵。

张昶是觉得没人能跟他谈论这几种纸张的留墨效果,蔡昭姬却觉得,这底下认得那四次出现文字的都并不多。

也正因为如此,当底下又响起了一阵铜锣声响,示意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时候,这些为图看热闹的民众直接将目光转回了南城门的方向。

还未曾从那四副纸张上缓过神来的还是少数。

不过这新出现的一幕也确实更符合“热闹”的定义。

就和昨晚测试水泥路抗压情况一样,此刻开到路上来的,是一架架战车。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他们是几乎不会看到这东西的,若真看到反而得担心是不是要大难临头了。

但此时不同。

这些战车只是以仪仗队的形式存在。

为了显示在战车上的负载不小,站在战车上的士卒都手长矛,身披重甲。

唯独有一个人有些例外,便是站在最前头,手持牙门帅旗的典韦。

当然,在这样的场合下,这个帅旗上的字样绝不可能是“乔”字,而是个汉。

可当以典韦为首所策御的战车行过这条长安新路的时候,谁都不会忘记,这是一支隶属于乐平侯的队伍。

重甲重旗重车,甚至连车上的人也是重的,在马匹脚底的马蹄铁踩踏在地面上的时候,发出的声响便显得尤其重。

即便如此,在这样的一列战车从道路的一头消失在另一头的时候,在路面上依然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这样的一幕落到了地上,生怕是因为自己看得不够仔细才出现了这样的错漏。

但没有就是没有。

水泥路对这样的情况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抗受不住迹象。

而当留神着地面上的情况之时,无论是刚来到长安的袁耀,还是等待着与田丰完成接头的袁熙,也都看到了那马蹄上的特殊装置。

他们陡然意识到,这同样不是个简单的存在。

乔琰所掌控领地与他处的关山隔阂,以及那以蹶张弩为代表的重型弩箭大显神威,让相当多的人忽略掉了她的骑兵装置。

但事实上,马蹄铁和这水泥路一样,是有着其划时代的意义的。

不过在乔琰将凉州和并州都掌握在自己麾下,大大限制了其他各地战马来源的局势下,比起她要担心对手学去了这种东西,会不会给她造成什么麻烦,大概还是她的对手更需要担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