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650)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但就像袁涣所说,求援扬州是一条袁术绝不会选择的路。

谁让袁术本身就是被人从扬州给打出来的。

袁涣反正是没分出来,从袁术被迫逃至汝南开始到如今,他到底是骂袁绍的次数更多,还是骂孙策的次数更多。

所以若是他真的在袁术提出那行军策略后,说出什么要跟孙策联合的话来,可能转头袁术就不让他来了。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当真没救了。

见阎象脸上的恍然之色,袁涣可以确认,阎象是他可以交流这个计划的人,便接着说道:“府君和那扬州孙伯符之间,仅仅是相互攻占地盘的怨怼而已,又不像是荆州刘景升和孙伯符之间还夹着一个杀父之仇,所以这中间是有合作可谈的。”

阎象颔首,“你说得不错,这不过是一时之敌而已。何况两方同尊长安朝廷,在礼法上也是一路人。”

“再者说来,倘若府君当真败退于袁绍之手,豫州落入邺城朝廷的掌控之下,对孙伯符来说当真是个好事吗?他如今拿下吴郡不久,尤有后患,又要南下会稽,收复扬州全境,若袁绍攻破豫州,联合徐州牧陶恭祖一道南下九江,孙伯符便要面对腹背受敌的情况了。”

“这样说来,他与其让自己落入被动,还不如选择和我方联手。”

反正势力之间的合作敌对,只要没弄到什么不可化解的仇怨地步,总有随机应变的可能。

唯独的问题,只是袁术接不接受这件事了。

但只要能打赢这场仗,先将豫州给保下来……

袁术应该也不会不同意吧?

他连假装投敌这种不靠谱的计划都能想得出来,有了这个对比,其他的好像都不算是什么事了。

袁涣和阎象既然达成了统一的想法,当即就将纪灵和张勋给找了过来。

乍听到这个不问袁术就要发起的计划,纪灵险些想要掉头回平舆去,跟袁术告上这两人一状。

毕竟他也是被孙策周瑜打得丢盔卸甲的人员之一。

但在被那二人告知他若去投敌可能面对的后果后,原本就没有太多主见的纪灵有好一阵没说话。

他沉思了片刻方才问道:“若是孙策小儿趁机进攻汝南又该当如何办?”

袁涣回道:“起码眼下他不会这么做,豫州牧和扬州牧都出自长安的委任,州牧权柄的划分很明确,我听闻就在去年年末,扬州还和长安又有过一笔贸易往来,若扬州牧可以贸然侵占豫州牧的地盘,如今身在长安的大司马,以及那些在长安任职的汝颍士人,难道都打算对此不闻不问吗?”

若真如此,长安朝廷的权威又在何处?

不插手袁绍和袁术之间的争端,还可以解释成是暂时分身乏术,也难以从潼关将兵力通过长距离输送到豫州来。

但不插手袁术和孙策之间的争端,那就是这个做老大的问题了。

听闻他所担忧的这个问题也并不是麻烦,纪灵咬牙做出了决定,“那就按先生所说的做,我等拖延住时间,请先生务必尽快从扬州方向请来援军,从沛国的另一头发起进攻!”

连他们做出这样的决断都如此艰难,更何况是袁绍的部将。

袁术多年来的瞎胡闹,已经快让人对他形成一种固有印象了。

只觉得他这人傲气惯了,哪怕先后战败,也没怎么在袁绍这里讨到好,还是要保持着这等嘴硬的样子。

谁又会想到,他会在这时联络孙策呢?

起码,文丑和刘备确实都没有想到。

所以当他们横渡涡水直扑细阳的时候,忽然遭到了东南方向寿春袭来的孙策部从,直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屯兵于汝阴的纪灵趁机出城反击,张勋与阎象则从北面而来,骤然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

若要算人数的多寡,文丑和刘备这边其实还是占据了一点优势的,但此刻的先手绝不在他们这头!

汝南境内的地形又有些特殊,存在着相当多顺着西北和东南方向展开的河流,这就让文丑与刘备等人在退军的时候不断会遭到河道的干扰阻拦。

在他们气势壮大,挟盛况而进军的时候,这些河流无法拦截住他们的脚步,甚至可能只是他们获取水源补给的一条重要渠道而已。

但在他们被突如其来的联军打乱了阵脚的时候,这些地形阻隔对于那两方南边活动的队伍来说,却显然只是个拦截敌军的有利地形而已。

在袁涣前去扬州求援后,做出进兵决定的孙策一方,派出的也并不只有留守扬州的周瑜,还有孙策的堂兄孙贲,以及曾为孙坚旧部的韩当。

以至于这支联军一改早前作为防守方的劣势,甚至成了随后发生在豫州地界追逐战中的猛虎!

文丑身亡的消息传到邺城的那一刻,袁绍有好半晌没反应过来。

直到从豫州而来的信使又将这个消息重复了一遍,袁绍的手指才动了动,让人确信他确实听到了。

他也已经知道了,这是发生在眼下的事实,而不是别人跟他开的玩笑。

但这又是怎么会出现的情况!

为何会如此!

文丑身亡于汝南和沛国交接之地,死在了那不过十八岁的周瑜孺子手中。

刘备在关羽张飞以及沛国民众的护持之下退居相县。

虽然成功将溃逃的部从以相县为根据地逐渐收拢了起来,但在这出因扬州方向骤然发起攻势所导致的战败中,能重新聚集起来的部从,能十中存三都已经算是好的了!

沛国以南的地盘,更是全部被袁术的部将收回到了掌控之下。

比起被乔琰针对,或者是再次得知自己何处的发展落到了对方的后面,从袁术这边给他造成的打击,让袁绍更加觉得难以接受。

他过了良久才从齿缝中挤出了一句话,“我们还是小瞧了袁公路。”

联手孙策这种法子,袁术居然也能用得出来,确实是小看他了!

为了对付袁绍,袁术还真能拉下脸皮来。

要知道袁绍今日的心情原本就不能算太好,谁让他才得到了一个消息。

长安那头即将举行论酒之会——这是为能够进一步完善禁酒,或者说是限制酒水的法令推行,而做出一个和各方酒业会谈协商的交流。

这场论酒之会能举办,已经意味着这种限酒从天子到上层官员这里所遭到的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身在长安朝堂上的人知道,乔琰提出限酒,是为了让酒精得到集中的生产和发展,袁绍这边却不知道。

从袁绍的角度来看,这个消息意味着乔琰将会通过限制酒水的生产,累积出一笔更加可观的粮食,用于随后的“征东”行动。

即便是退一步,这个举动为的是让酒水私营变成官营,对他来说也不算是好消息。

酒业的暴利让它在成为官营后,很容易给国库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那么无论是粮食增多还是钱财增多,都是敌方又一项让自己实力提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