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567)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但因麋竺此番可算是秘密前来,并未在车队上标识有东海麋氏的图章,也就没让卫觊认出商队的所属。

他只是眼见这等人数的车队抵达并州,心中感慨了一句今日并州往来商旅之繁盛,早已不是当年景象。

麋竺也并不知道,他已经两次在卫觊的拜访之后才抵达并州,以至于又一次蹭了对方的光,遇上了乔琰心情正好的时候。

但乔琰心情好不好其实不太重要,当他抵达晋阳的时候,全部的心神都已经被面前的棉布给吸引走了。

陆苑在寄给他的信中送了棉布小样,也提及了阳安长公主往邺城一行做棉布展示之事,但一种此前从未出现在中原的布料,不亲自尝试穿着此种衣物,实在难以真切感受到它的特殊。

对于现代人而言已经再常见不过的棉布,对土生土长的大汉子民来说,堪称极具震撼力。

“植物材质比起动物毛皮来说更容易减少风疹的发生,棉布又比麻布更具备了保暖效果,尤其是这棉絮夹衣……”麋竺喃喃出声道。

乔琰几次见到麋竺的时候,这位东海麋氏未来的家主都表现得尤其镇定,今日倒是少见的有些失态。

麋竺摩挲了两下手中的棉夹袄后,又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棉布上。

棉花填塞的夹袄防寒效果已不需乔琰多说,话虽如此,更要抬升价值,达成物以稀为贵效果的,还是棉布。

他极力让自己收回留连在棉布上的目光,朝着乔琰看来,问道:“君侯当真愿意将此物托付给东海麋氏?”

方今时节,商人虽有钱财,但在董卓之流都可以私铸小钱的情况下,徒有钱财是没什么用的,反倒是攻城略地的武力才更有价值。

这才是为何麋竺在买定了乔琰这支潜力股后,宁可付出更多的钱财,以至于多于乔琰给出的回馈也无妨。

如今看来,他的眼力着实不差。

昔日的乔琰还未曾成为并州牧,甚至因箭射刺史之事而被禁足于乐平两年,刚刚解禁。

今日的乔琰却已是凉并二州,乃至关中地界上,都可只手翻动风云的人物。

她语调中也早更添了一份上位者的气势,不过话中倒有几分叙旧的温情,“与君一诺,自当奉行,子仲何必如此相问。”

她话毕,伸手示意他跟上来。

麋竺跟上了她的脚步,很快便在并州州府的库房中见到了数箱棉布。

乔琰拍了拍这些布料说道:“今年的收成在制作棉衣完毕后只剩下这些了,该当以何种方式销售,如何用好阳安长公主这个招牌,又要如何解释你与我并州之间的关联,就看你的本事了。”

以麋竺目测,这数目已是不少了!

他果断回道:“若连这些事情都做不到,那我东海麋氏也枉称行商大族了。”

“那好,你按你的方式去做就是。”

乔琰合上了面前的箱盖,继续说道:“你销售棉衣所得,并州只要六成,随稀有之物带来的附加收益我也一概不取,但我要你麋子仲一句准话。”

箱盖合拢的一刹,发出了一声铁皮振动的声响。

麋竺陡然一惊,便对上了乔琰回眸看来更显凛冽的目光。

东海麋氏虽然在先前选定了并州作为退路,但对商人来说,广结盟好才是生存之道。

他一日没有改口称呼,也就一日还有转圜的余地。

非要说的话,他只是对乔琰给出的投资最高,礼物也经过了最慎重的斟酌而已。

然而此时,他听到乔琰语气沉沉地问道:“我有此底气敢说,如欲平治天下,重现汉室之威,放眼天下英豪,舍我乔烨舒其谁,那么——”

“子仲可敢奉我为主?”

在她夺下将近三州之地后,她需要的已不再是个行商盟友,而是个精准定位的下属。

这是一种绝不能退让的立场!

第218章 毛玠到访

若换一个人说出此话,或许还该叫做胁迫。

但当这句话从乔琰口中说出来的时候,这种舍我其谁的说法,还当真不能算是一句夸大的虚言。

各州各郡还停留在内部的治理整顿的时候,并州早已将民生田屯之事发展得如火如荼了。

以至于当蹶张弩的传闻甚嚣尘上之际,却少有人留意到这些基础变革的东西。

然而事实上,这才是决定各地发展差异的根本。

麋竺看得到这些。

他长年于各地间门奔走,看得要比谁都清楚。

也或许,自中平四年麋竺第一次来到并州开始,他所见的种种景象,早已经促成他做出了这个决断。

真正的大商人确实不必做出什么左右逢源之举,只因他们所选定的,便是能让他们最能牟利的目标。

这也并不只是因为,他面前的这位君侯正在索要一个肯定的答复。

麋竺朝着乔琰附身拜道:“君侯敢有此问,我也敢有此答。东海麋氏愿为君侯奔走驱策。”

他说的是麋氏而不是麋竺,代表的就并不只是他一人的立场。

但这话中的笃定让人毫不怀疑,他有做出这个决断的资本。

在随着乔琰走出库房的时候,麋竺又说道:“此话其实本不该由君侯来说。当年送礼之际,麋氏内部便已对此抉择有过考虑了。天子若定,君侯作为拥立之人必定升迁,届时麋氏大可将此作为效忠之礼。但现在得重想一个了。”

麋竺迎着乔琰的目光,露出了个无奈的神情。

送礼很难的。

别看他这人是个送礼好手,但在打磨马蹄、制作锁子甲、制作风帆车的人手都已作为礼物送出去后,现在并州又走通了丝路贸易,能拿出大宛宝马和棉布的情况下,麋竺一时之间门还真想不到还有什么合适的礼物。

乔琰回他:“可我一向信奉一个道理,任何东西都是要主动争取的。”

七年前的乐平侯爵位需要步步为营,如今的势力扩张、收服下属也是如此。

有了东海麋氏的归顺,不再只停留在合作的层面上,她的明暗两条商路就可以彻底展开了。

可惜麋氏一日没有到她的地盘上,或者说,他们此时也不适合从徐州搬迁入并州,乔琰也并不会对他们报以全部的信任。

尤其是那条作为情报网络的暗线,还不是麋竺此时应当知道的事情。

她只是将原本作为保镖的鲍鸿,以一道手书敕令调度成了麋竺的下属,听凭他的安排。

不过说到下属……在乔琰落笔写下这封敕令的同时,她又问了句关于鲁肃的情况。

麋竺回道:“鲁子敬年只二十,若非君侯令我将其举荐给陶恭祖,只怕他并不会留意到这样一位当地豪强,此人倒着实是有真材实料之人。陶恭祖与之相谈后,对他试用了一番,如今正给出了一个主簿的委任。”

麋竺在鲁肃上任后与他有过几次接触,深觉对方这等作风与才干,都实属人才之中的上流。

故而他不太理解,乔琰不将此人窝在自己手中也就算了,何以还要将他推荐到远在徐州的陶谦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