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563)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大的那个在世俗困境之中被迫成长,如今也该算是在此地得到了治愈新生。

对蔡邕来说,这就已经是在此地最大的收获,更别说他还完成了东观汉记的修编。

而对郑玄来说,身居此地一年的时间已足够让他看出,乐平确实是适合于他们这些人深造学术之地。

他那些想出仕的弟子也有了任职之地。

国渊品行与能力俱佳,先被乔琰以屯田校尉之名委任在凉州军屯,后被调任关中,俨然有委以重任之态。

他这一番升迁任用,也算是给郑玄名下弟子提供了个范本。

那么此地对荀爽来说,也实该算是个好去处。

乔琰虽未提,郑玄却已又想到了个人,与他还得算是同乡,素来隐居不出,也是个做学问的好手。

以郑玄看来,他继续在青州幽州隐居还不如在乐平隐居,光是纸张管够这件事上,便已胜过了任何地方了。

若觉身在此地长住乃是食嗟来之食,那便多留些著书立说之言好了。

只是此人如今避祸辽东,为幽州战况所阻隔,只怕要想过来不大容易。

顶多就是先将信送去,看看随后的情况再说。

他并未将想请邴原来此的盘算说出,因听得乔琰问起两人在此地还有何物欠缺,便顺势聊起了乐平书院内新发放的棉衣。

除却戍守士卒之外,乐平学子也得了一身棉衣。

不过因为乐平周边群山环绕,北面的风早在过五台山的时候就已被拦截了一道,整体来说气温不算太低,乐平学子平日饮食条件也不差,念在这些年轻人的血气够旺盛,便将棉衣做得薄一些。

这对他们来说已够保暖之用了。

郑玄说道:“我听说君侯在分发棉衣的时候还专门下达了一道旨意,说的是严禁他们将这身棉衣转赠给他人,包括家中的长辈也不成,这倒是一条有些稀奇的规定了。”

乔琰可不觉得此规定稀奇。

她回道:“也不能怪我非要将此事强调,今年收获的棉花不足以供给全员,难免有人出于孝悌之名,将棉衣馈赠于亲人。从德行上来说此举无妨,反而是品行兼备的体现。可若是冬日里书院学子往来,见有人身着棉衣,有人仍旧身着单衣,会如何想?”

郑玄若有所思:“只怕身着棉衣的会觉得,别人将衣服赠予亲人了,我却还穿着,是不是要被人以为乃是自私之人。”

“便是这个道理了。人有从众之心,在可能被质疑德行的时候更是如此。”乔琰道:“可我宁愿从戍边士卒的棉衣中分出一部分来,也要送到书院来,只是要让他们在冬日也能防寒免冻,好好将知识给学好,不是让他们借此来表示自己并非吝啬之人的。”

“他们若真想做这个赠予棉衣给亲人的举动,何妨凭借着做出实绩后得到嘉奖来换取。”

乔琰转头对着陆绩说道:“便以你姐姐为例,她在我这里的功劳不小,如今又要往凉州方向跑一趟,我将其视为心腹干将,这样一来,她的父亲我就自然要尊重,所以此番棉衣里有十数件是送往庐江的。但是你的那件就只许自己穿,听明白了吗?”

“我知道。”陆绩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不能拿君侯给出的恩赏来充自己的脸面,孝悌之名也是要自己挣出来的。”

他说完又小声说道:“可我那件父亲也穿不下呀。”

其他几人闻声都笑了出来。

乔琰摸了摸他的脑袋,“过几年你就长高了。在此之前——”

她意味深长地朝着面前几人的脸上扫过,“秋日里少吃那么多冰的。”

在她从屋中走出后顺势将这四个碗也给让人收走了。

乔琰对着院中的侍从叮嘱道:“郑公和蔡公二人的年纪也不算小了,偶尔打个牙祭也便算了,在甜食冷饮的用量上务必控制着些。”

不过当她走出院子的时候,又盘算着可能还得让华佗在有空的时候折腾点健康的零食,也不能真让他们连这点享用美食的乐趣都没了。

但还没等她从记忆里翻找出个合适的零嘴,就听到后头传来了有人喊她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转头便见曹丕追了上来。

这只比陆绩大了一岁的孩子站在乔琰面前,见她脸上并未露出什么不悦的神色,这才开口问道:“我想请问君侯,若我想为父亲母亲购置棉衣,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他和陆绩的情况不同。

陆苑在乔琰麾下任职,还是备受她倚重的存在,故而可以为父亲谋取到一些福利。

可曹操虽说与乔琰算是好友,且同辈论交,他的兖州牧之名却是出自邺城天子的敕封。

这就和乔琰站在两个立场了。

曹丕年纪虽小,在乐平学习了地理图志后也大致能判断出父亲所面临的困境。

这个兖州牧之名得来容易,凭借在东郡积攒出的优势,要收拢兖州的其他地方,也不算太难,如今便已几乎完成了,可要如乔琰一般能轻言迎奉天子之事,或者轻易改换立场,却实不可能。

在方今的情形下还不可能贸然倒戈,否则难免有北面而来的战祸。

也正因为此时的曹操和乔琰不算正儿八经的盟友,曹丕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才不免在心中有些忐忑。

棉衣是个好东西,哪怕是他这种小孩也不例外地知道此事。

他虽还想不到随着棉衣的盛行,各方之间的实力差距也会越发明显,却还是想给父母送上一件。

乔琰笑了笑:“你不必多问此事,你父亲是个聪明人,入冬之前他会让人来找我的。”

等到她将邺城的消息推波助澜地宣传开,曹操势必会让人来走一趟的。

但种田的技法她可以当做年礼送出去,制作棉衣所用的棉花却不会。

这不是什么要不要顾念昔日交情的问题,而是局势之必然。

顶多就是,前一项举动带来的增益效果能作用在后一项交易之中。

在棉衣尚且属于独有的情况下,这个交易的限额大可以卡在对方能接受的范围。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用别人的田来填补自己的军粮呢?

不过这种话就不用跟曹丕说了。

等曹操的使者来了再说。

曹丕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跟乔琰行了个礼这才退了下去。

看着这孩子的背影,乔琰不免又感慨了两句这年头孩童的早熟,转道去了学院中属于她的院落,让人将乔氏姐妹给请了过来。

她们来到此地的时候,便见乔琰的面前还有一只灰色的鸽子,正在她面前的桌案上来回踱步。

这信鸽驯养在乐平,又是被养鸽人送到乔琰面前的,此时倒未曾表露出什么想要逃走的状态,而是从乔琰的手中啄走了几颗谷物后,与她来了出大眼对小眼。

眼见此景,原本还因再见乔琰有几分惶恐的乔氏姐妹忽然放松了不少,稍微活泼些的小乔还露出了个笑容。

乔琰眼角的余光留意到她这个神情,问道:“在书院的这三个月可还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