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531)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李傕最开始评判可拉拢的人里,其实包括了张济,然而早年间的矛盾,加上董卓对张济的信任之举,让李傕怎么想都觉得拉拢张济并不一定可行,以至于一直迟疑到了现在。

现在确实是应当考虑他了。

他问道:“先生是如何看的?”

“让阎彦明去协助他吧。”

这个协助二字被贾诩咬字得有些重,其中的意义并不难让李傕听出来。

不管张济有无异动,都将其拿下!

李傕沉吟片刻,问道:“为何不让阎行去凉州?”

他之所以能说服阎行为他所用,在取得长安的掌控权中发挥出他这能征善战的本事,靠的便是告诉阎行——董卓想放弃进攻凉州的举动,但他不会放弃。

若要给韩遂报仇,自然只能依靠于李傕的力量。

可若是让他守荆州一路,好像便与此言相悖了。

贾诩回道:“那就要讲究一下说话的方式了。你与他说,张济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凉州战局,先拿下张济夺了他的兵权,才能确保平定凉州万无一失。等他得手后,先完成对南面的布防,立刻将他投入凉州战场。这不就行了?总不会短了他的作战机会。”

李傕面露喜色。

这话说得漂亮!

若如贾诩所说,在凉州的第一步得手消息送返前,他还能多线行动稳固自己的位置。

他起身朝着贾诩行了一礼,深觉自己最开始拉拢贾诩,真是做得最为正确的决定。“先生真不亏有良平之才的美称,我这便按照您说的去做。”

他心中暗忖,贾诩这位良平之才比起王允这个王佐之才可要靠谱太多了。

若非他查漏补缺,他要错失不少战机!

他当即寻了刘协下达了三条诏令。

其一便是拉拢袁术。

袁术想要的豫州牧名头,邺城朝廷不给他,那就由他们这边给出。

但条件是,让袁术务必以一路人马留意东郡这边的情况,如若曹操有出兵之举动,便将其稍加阻拦。

李傕在附送前去的信中,以董卓的身份提到,他已派遣两万人自陈仓进攻凉州,不日之内便可叫那乔琰麻烦临头,到时候他重新与凉州建立关系,有凉州好马必定支援袁术几匹。

其二便是令阎行驻守上雒,与张济合兵。

私底下,李傕便将贾诩所说的委派说辞转告给了阎行。

这“对韩遂颇为忠心”的少年人当即领命而去。

让李傕很觉舒坦的是,阎行给他的回复是:“单论将军敢进攻凉州,将其付诸于行动,将军就比董卓有本事太多,行必为将军除一隐患。”

“比董卓有本事”这六个字,简直是说在了李傕的心坎上。

他当即大手一挥,在原本让阎行带走两千人的基础上,又多给了他五百人。

而第三条诏令,乃是李傕为贾诩求的。

他想着,贾诩如此为他考虑,总不能还在名义上是并州牧的假佐。

这听起来多不像话。

他就让刘协以征调贾诩入朝为侍中的名义,将贾诩从并州牧的属官体系下扒了出来。

这样一来,更能显得他比董卓对贾诩更加重视。

贾诩大概也没想到,李傕还能在这个时候搞出个施恩加官的戏码。

他已在从李傕的书房走出后,盘算起了自己添的这一把火,所能造成的后续效果。

以君侯的本事和并州的实力,凉州那边的两万军马完全能吃得下。

一旦君侯统兵东进,李傕同时面对两路威胁,便只能选择带着小皇帝逃亡。

往北是并州,去不得,往西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往东……

东面同样不能去。

当他身处长安的时候,袁术可以因为他给出的示好而给他几分薄面,可他若是逃亡而去,袁术是不会觉得这是什么盟友的。

比起和李傕合谋,手握刘协这个天子,袁术可能在袁绍和刘备的步步紧逼之下,巴不得先杀李傕,然后将小皇帝送回给乔琰,以图跟她卖个好。

这样说来他就只剩下了往南一条路可走。

那么到时候,守在南面的阎行会好好“送”他一程的。

这就是贾诩在前往长安之前和乔琰定下的基本方向。

在这个计划里——

一旦乔琰自凉州进攻三辅,拿下关中之地,连接凉并,便拥有了足以让天下为之侧目的实力。

到了那个时候,刘协无论落到谁的手中,按照常规情况来分析,他都是一个烫手山芋!

任何一路州牧都会觉得,与其像是董卓一样,因为手握刘协反而招来了乔琰的讨伐,丢了地也丢了人,还不如将他交还回去。

但遥尊刘协为天子,与真正将这位天子放在近前,绝不是一回事。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为贼人所掳,但是消失不见。

后续便是乔琰发挥的余地了。

在这个大方向的框架里,贾诩已经交出了一张再漂亮不过的答卷。

当然,在此之间,还得让阎行顺利驻扎在南面,也得让李傕在对上董卓援军的情况下拥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在阎行领命南下之前,贾诩又与他交代了几句。

“董卓将人派出报信,首选必定是段煨,但我怀疑,会是段煨与张济的两路来攻。算算时间,张济应当已经在路上了。”

“你手中有两千多兵卒,张济驰援长安至多也就带上三千,人数是够了。”

贾诩指着面前的司隶地图说道:“半渡而击的道理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我要你在张济横渡霸水之际将其击败,放其残部投奔段煨,而后你着人报信于长安后继续南下,戍守于上雒。到时候该当如何做,我已经与你交代过了。”

阎行颔首。

贾诩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我等你的好消息。”

阎行南下伏击张济的同时,那张委任袁术为豫州牧的诏书也朝着东面送了出去。

信使以一人双马的交替送信之法,快速地在抵达洛阳后,南下经由轘辕关送到了豫州的颍川境内,而后辗转送到了身在汝南的袁术手中。

李傕被贾诩说服,给出这个封赏给得毫不犹豫,袁术顺水推舟地接下这个名号,也接得那叫一个爽快,甚至没跟他的谋士团商量一番。

听闻袁术这个草率的决定,阎象、袁涣以及杨弘等人各自无奈地看了彼此一眼。

他们也毫不意外袁术会布置下来了一个任务。

先前他给乔琰的信中,就将邺城朝廷说成是“名为汉室,实为伪贼”,现在得了长安天子的敕封,更敢于这么做。

他当即决定,让手底下的谋士文官给他写一个更有文化的,痛斥刘辩不是正统的檄文。

“将军……”

阎象刚开了个说话的头就被袁术给打断了。

“你不必多说了,”袁术抬手示意,“我且问你,北面那小皇帝是不是已经给了刘备敕封,令他攻入了豫州?”

就像贾诩和李傕所说的那样,刘备的作战天赋或许比不上乔琰和皇甫嵩等人,但他自进军沛国后一城一地收复,又稳步建设,直到与袁术隔河划豫州而处,可算是把袁术给膈应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