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525)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协助乔琰屯田治理武威的经过,非但没有让他出现任何的手生,反而因为乔琰麾下将领的增多,让他越发确定,自己要打磨统兵之才与武力。

所以李应拦不住这游龙一掷的枪劲,也拦不住己方的溃败中遭到的追击攻势。

当他咽气之际,他听到的已是麾下部将大喊逃命的声响。

可他们能逃到哪里去。

逃入山中吗?

随军出征的可还有另外一支势力呢。

姚嫦所率领的羌人队伍已等在那里了。

和羌人去比这种山地交手,对长安募招来的兵将来说,简直是另外一个致命的难题。

于是除却骑兵追击砍杀,刀兵交锋的声响,一时之间还有另外一种此起彼伏的声音从河谷与山岭中响起——

“投降!”

“我等投降!”

既然逃不走,只能投降,再无其他选择!

八月的武威,暑热气息还正当头。

段奎让人给他摇着扇子,将面前从凌阴中取出的冰块凉气朝着他扇风过来,依然觉得心绪难以冷静下来。

这倒还真不是天气的缘故。

还是得怪先前乔琰包围姑臧城,问罪于颜氏,让他在事后出了一笔钱,弥补了一部分颜氏的亏空。

若只是如此也就算了,前几日又传来了消息。

她从榆中发兵,与武威这头的守军会师于定西,挥师南下。

别看这武威军屯处驻扎的并州军撤离,还带走了一部分入伍的卢水羌人,让段氏头顶的压力小了不少。

身为武威段氏的家主,段奎自恃还是有几分眼力的。

乔琰表现出的状态里,对他们这些西凉世家多有忌惮,却并不代表她会对自己所应当拥有的东西放手。

沿着卢水河岸的军屯即将到秋收之时,她不可能将其中的收成拱手让给他人。

只留下这些守兵多少是有些奇怪的。

除非……出兵是一件对她来说更加要紧的事情。

见下属在此时探讯而回,段奎连忙一个翻身坐了起来,问道:“打听到她为何要突然调兵了吗?”

那下属喘了口气,脸上尤有慌乱之色,顶着段奎催促他回话的犀利视线,回道:“她……她拿下了冀县,将汉阳四姓杀得十不存二三。”

段奎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什么叫做,将汉阳四姓杀得十不存二三?

他也不免发出了一句,跟当日姜怀骤闻乔琰攻城之时,几乎一样的质问:“她是疯了吗?”

西凉豪族,牵一发而动全身。

她难道还真以为自己成功打劫了一轮武威颜氏,又因西域劫马而回的缘故,手中多了一批世所罕见的宝马,可以组建一支凶悍的骑兵,便真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

那些宝马的配种期都没到呢,怎么现在连汉阳四姓都敢动了!

但更令他惊愕的显然还在后头。

那探报的下属回说:“汉阳其余各家对此毫无异议,不……不只是如此。”

他哭丧起了脸,“她在渭水河谷应战董卓进攻凉州的两万大军,杀敌四千,俘敌一万余,正在整军备战,以定长安。”

第201章 豪强附会……

“……”段奎的表情僵硬在了当场。

从冰块上扇过来的凉风依然吹到他的脸上,提醒着他此刻并不是在做梦。

董卓何日进军的凉州,他并不清楚。

乔琰是何时击败的董卓部从,他也一无所知。

那一道横亘在河西四郡与凉州其他各郡之间的乌鞘岭,让他哪怕一度眼见乔琰围姑臧城下,也并未生出太多的危机感。

就好像是……因为在这个地方拥有独立在外的状态久了,便已让自己下意识地处在一个消息闭塞的环境之中。

可今日的这个消息不一样!

太不一样了!

他心中的惶惑不可能告知于前去探听消息的下属。

他只是在对方继续汇报战况以及乔琰如何处理汉阳四姓的声音里,不断地在屋中来回踱步。

以段奎看来,他现在的处境不比汉阳四姓安全到哪里去。

在乔琰于河谷击败董卓部将的两万人,又新得了这个数量的俘虏之后,她再说自己要进取董卓,便比之先前,更有了一番胜券在握的可信度。

而要知道,当她从凉州顺渭水抵达陈仓,而后转道东行的话,她所面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

段煨。

武威段氏的段煨!

哪怕乔琰已经说过,她并不会因为段煨的缘故而迁怒于武威段氏,从董卓手底下转投于她的徐荣也被她委以重任,段奎也很难不觉危机感渐近。

段煨到底为何投靠于董卓,段奎是清楚的。

可凉州人的升迁不易,再如何有可能在董卓这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命都要保不住的情况下,是没什么好谈的。

倘若段煨在陈仓到郿坞之间的防线,又给乔琰造成了什么麻烦,将她给激怒了,到时候迁怒于武威段氏该怎么办?

战场上刀剑无眼,多的是意外。

汉阳四姓中有与董卓勾连之人,都被她说杀就杀了!

同样有这般错处的段氏未必就能幸免。

他当然不能坐以待毙!

但这等必须行动起来的想法,绝不是在凉州地界上掀起对乔琰的反对。

若没有她紧随而来的战绩,他或许会做出这种选择,可如今不行。

羌人对乔琰既有恐惧又有敬重的态度,所以他们不会是他的助力,反而会选择支持乔琰。

而若只凭借他原本的部曲……

说实话,他并不觉得自己会比李应强到哪里去。

再若深究下去,她在汉阳处理四姓子弟的举动,也卡在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上。

倘若他们之中有聪明人,在此时非但不应该想着如何能寻到机会报仇,反而应当选择投诚才对。

这更让他可以确定,他要是真想反,所能找到的互为援助之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既然不能反,那就只能立功。

段煨这个家伙的倔脾气,在早年间还未跟随董卓的时候,段奎就看得清清楚楚。

什么说服段煨来降这种事,他大概也是没本事做的。

这么一来,他能做的事情就很有限了。

其一是给乔琰将出河谷的队伍送上犒军的物资。

其二是……

“你是说,想让我们协助她一起看守这批俘虏?”

“不错。”段奎看着面前这些被他召集起来的武威豪族领袖,说道,“要不是这件事并不适合让我一个人来做,这份功劳我巴不得自己一方去争。”

他先前的心神不定,都在已经做出了决断后平复了下来,此时便是一派稳健非常的做派。

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出会议之中的主持。

他问道:“请各位想想,乔并州难道会将这些俘虏一起带入到关中之战中吗?”

座中众人摇了摇头。

这个问题的答案实不难想。

河谷一战中,这些人会选择投降而不是继续拼死应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想活,也没有非要忠于董卓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