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506)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此前乔琰问及黄月英和诸葛亮关于推刀的想法,这两个孩子先自己研读机关著作去了,就没能赶上马钧的这轮改动。

但在乔琰与他们闲聊的时候,却听出他们并不为此感到有多遗憾,反而觉得,若有下次,他们凭借着新增的知识储备,必定能将任务完成得更加出色。

乔琰闻之不免心喜。

这便是乐平书院的未来啊……

至于被曹操送到书院来的曹丕,因为年纪实在太小了,直接被丢去跟陆绩作了伴。

造成的结果就是——郑玄带着陆绩,蔡邕带着曹丕。

这种组合下,曹丕那魏文帝的风范,是没让人看出什么迹象来,在文学上表现出的兴趣和天赋倒是很明显。

如果他跟着蔡邕学了一身好文采,却也被带得在政治上情商不高,那这绝对不是乔琰刻意为之。

只能算是巧合,对,巧合!

乔琰毫无心理负担地跟蔡邕交代起了好好教导文学神童的任务,而后便盘算起了何时折返凉州。

然而她也在此时,迎来了两个特殊的投奔对象。

借助商队抵达并州的乔氏姐妹,在乐平书院外等到了乔瑁之女乔真,由她证明了身份后引荐到了乔琰的面前。

这两姐妹换下了沿路乔装改扮的衣服,洗去了掩盖面容的尘灰,虽然神情中的疲累并未经过一夜的休整彻底消弭,可成功摆脱了她们作为一个潜在礼物的命运,还是让她们的目光中透着一股雀跃之态。

在看向乔琰的时候又流露出了几分景仰。

乔琰回望着她们的面容,很难不怀疑,这便是后来嫁给了孙策和周瑜的二乔。

不过她们并没有大乔小乔之称,而是一个叫乔岚一个叫乔亭。

那么到底是不是大小乔也并不那么重要。

岚岫之峰,苍翠亭亭,以乔琰看来正合这对姐妹的气质。

在听她们讲述了自己因父亲乔蕤之死而面对的处境,选择了前来并州投奔她,乔琰不觉在心中暗道了一声好。

这一路虽说因为兖州有曹操在,秩序没有那么动乱,也依然不是一段特别好走的旅程。

但在抵达此地站在她面前的时候,她们却并未提到什么旅途的艰难,只是问询乔琰这位堂姑,能否让她们在乐平书院就读。

“……”继认了曹昂这个年岁差不多的大侄子,和孙策也差一辈论交之后,又多了两个只差四岁的侄女,好像也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情。

话虽如此,在听到堂姑这个称呼从两个漂亮妹妹的嘴里说出来的那一刻,乔琰的表情还是卡壳了一瞬。

得亏她是做州牧的人了,什么场面没见过!

叫个姑姑怎么了。

没等乔氏姐妹发觉她的异样,她便已回道:“去书院报道吧,将此地当做自己的住处就是了。如若你们不愿意,我不会将你们身在此地的消息告知于乔氏的。”

乔岚和乔亭对视了一眼,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喜。

虽然自她们踏入书房后,乔琰也只跟她们说过几句话而已,却在语气和态度中让人只觉一阵安全感。

在前来此地之前她们还在想,是不是得展现出一些本事,才能顺利得作为乔氏宗族的一员留在此地。

但好像,乔琰这位堂姑兼君侯并不太在意这个?

“对了,”乔琰又开口道:“进入书院后先观望几天,了解清楚了再选课程。”

乔岚和乔亭颔首应下了这句关照,在乔琰的示意下退出了书房。

这两人消失在视线之中后,乔琰便听到了已候在外头的陆苑开口说道:“看来君侯还挺满意她们的性格的。”

乔琰笑了笑,“有决断有眼力,也有足够的行动力,这样的同宗之女,总要比什么给人惹麻烦的类型好上太多了吧?”

这两姐妹也没有因为乔琰乃是此地州牧,而想要得到什么特殊待遇。

总的来说,她们到来还是好消息居多。

“的确如此,”陆苑回道:“所以我打算趁着君侯的心情尚好,将先前君侯让我找的人选上报。”

正是那以行商之法掩饰情报传送的人选。

这个人选的选择,乔琰给了陆苑三个月的时间门来决定,现在其实还未到时间门。

但她既然选择了提前上报,想来也有自己的用意。

这大概也不会是一个未经历过深思熟虑的答案。

“说来听听。”

陆苑说道:“我有三个人选想交给君侯来抉择。”

三个?

这倒是让乔琰有些意外了。

陆苑说道:“第一位乃是郑公抵达乐平后带来的弟子。不过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随队前来的,而是在听闻了郑公身在此地后追随过来的。此人姓孙名乾,表字公佑,也是北海人士。”

“孙公佑能说善道,有谋士之才,自其在半月前到达乐平后,我与其有过交流,发觉其对人名和零碎事件的记忆格外敏锐。郑公在北海的三千弟子,他都能尽述其名及其才,故而每与人交谈,必言之有物。”

“此人我建议君侯善用,即便不是非要用在情报一事上。”

乔琰点头回道:“若如你所说,他确实符合我所需之人的条件。”

刘备要是知道,孙乾没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一般先被郑玄举荐到州中,后来成为他的下属,估计都得哭了。

可比起丢了诸葛亮,这个可能也不算什么损失。

于是乔琰很是坦然地问道:“第二位呢?”

陆苑回道:“此人名为郭大贤。名字是……草率了点,想想此人出自原本的黑山军,又不奇怪了。”

“比起褚将军与张牛角,他的统帅能力是差了些,却也不失为个头目之才,若给当时的黑山贼以扩张的机会,他应当有机会成为一路渠帅。”

“且不提这个可能性,说回其本人来。他的妻儿因君侯当年在乐平收容众人才得以活命,对君侯多怀感念之心,比起上一位孙公佑,对君侯的忠诚度更高。”

“自乐平黑山军不必以种植薯蓣为生后,他并未选择投身军伍,而是做起了些小本生意。因其形象与口才都不错,如今已在晋阳城中定居了,转为租赁大店面。若再给他几年,或许就是个纳商税的大户。”

乔琰心中思忖,按照陆苑所说,这个人很适合作为发展生意走南闯北的自己人,是可以确定的。

但能不能摆脱开他出身的影响,处理好情报工作,往来交谈的对象能不能实现阶层的跨越,好像有点难说。

陆苑也紧跟着说出了这份顾虑。

“所以我给君侯的建议其实是,用第二位打开商路,用第一位收集记录筛选信息,用第三位,不,应该说用第三组,作为情报体系的负责人。”

听到组这个字,乔琰的心中闪过了一丝明悟。

陆苑为何要在乔岚和乔亭这对姐妹来见她之后到访,也不言而喻了。

只听陆苑接着说道:“君侯的两个堂侄女昨日抵达的时候,我跟她们聊过一会儿,提到了她们抵达并州的方式。年岁小的那个告诉我,她们选择以商队作为掩蔽,虽是仓促之下的决断,在所携带的商品选择上却是深入考虑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