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428)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世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豪族,所以这个问题不能用来问荀攸。

更不用说,如果乔琰只是需要打着个清除后患,以便备战董卓的理由,她是没有必要考虑这种长远之事的。

这种话只能跟知道她抱负的几位谋士讨论。

程昱和戏志才等人都不在金城郡,也只能让贾诩能者多劳了。

贾诩摸了摸胡子,沉思了一番后问道:“君侯是打算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这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决定了对凉州豪族的定位。

“用!”乔琰坚定地回道。

担忧麴氏反复是一回事,将他们的力量化为己用是另一回事。

无论西平麴氏在凉州的屡屡叛乱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但若因为这个结果便畏首畏尾裹足不前,那么她还何谈将自己的势力从并州扩展到凉州,甚至想要凭借凉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攥取到更多的资源。

又何谈想在四年后的长期大旱到来之前,先将并、凉二州的水利发展起来!

所以这些有私兵、有勇力、也有胆魄的豪族,她必须要用。

这个肯定的答复,足以让贾诩判断出她的态度。

这位对凉州豪族知之甚多的谋士回道:“既然要用他们,将他们当做钱袋子人力,最符合君侯的利益。”

这个“钱袋子人力”的评价,在他沉稳的语调中,听来有几分玩味之意。

乔琰道:“愿闻其详。”

贾诩回道:“凉州豪族,包括董卓在内,都有结交羌人的举动,为的是他们跟周边的势力发生摩擦之时,这些向来不顾惜生命的羌人可以为他们所用。但如果君侯先一步将羌人掌握在自己手中呢?他们所保留的私兵所能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有限的。事实上君侯在抵达凉州后,先杀后募的政策落实得就很好。此为其一。”

乔琰颔首认同他的这个说法。

用更简单的方式,就是豪族打架喜欢拉外援,可如果她能被这些雇佣军羌人尊奉为天可汗之类的统率地位,豪族的威胁就会被大大削弱。

贾诩继续说道:“其二,君侯既然要用,就要分出个高低来。我说的并不是给湟中豪族和陇西豪族分出个上下来,而是给同族出身的人分出个上下来。比如说,麴义和麴演。”

见乔琰眸光微动,已是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贾诩只简略说道:“一面让豪族中想要出头的尽可能围拢在君侯选定之人的身边,如有动乱,将其一网打尽便是,另一方面,凉州人天性好斗,被压制的若是立一更大的战功便可出头,自然会去争夺那个第一人的位置。”

这种何人该被擢拔,何人该被适度地压制,不是贾诩应当插手太多的事情,而是乔琰需要考虑的。

不过大概不是他的错觉,在他说到“天性好斗”四个字的时候,乔琰朝着他投来了意味深长的一眼,分明有几分调侃挖苦的意思。

贾诩这只老狐狸轻咳了一声,当即转移了话题接着说了下去:“其三,凉州境内豪族大多定于州内他处任职,这确实可以避免在当地过度积蓄势力,但也让州郡内豪族互惠之事不少,比如安定梁氏与敦煌张氏之间就有姻亲关系。若以敦煌人治汉阳,以汉阳人治北地,都不能让此等盛行之风稍有中止,我听彦材说乔侯对参狼羌所在之地的西宫盐池有兴趣,不妨以湟中豪族为助力。”

这句话还当真切合乔琰的想法。

“其四——”

“今日韩遂毙命,君侯令人往他书房中搜罗过一番,搜出了几封书信来。”

在他们并州军抵达金城之下的时候,韩遂还未彻底完工的几封书信,现在确实都在乔琰的手中。

只听他接着说道:“其中写给马腾的那一封便不必说了,马氏父子该如何安排,我想君侯比我清楚,我要说的是写给成宜、梁兴等人的。”

“眼下君侯取马腾、韩遂如此之快,想必这些人还未曾反应过来。便请君侯将他们以勾结韩遂之名尽数诛杀吧,也好给有些蠢蠢欲动、以为君侯全靠他人相让才能破城之人,开一开眼界。”

这些人里,除了羌人之外也是有豪族的。

比如韩遂所写的其中一封书信,送交给的是汉阳杨氏的杨秋,此刻便募集了一群好手,身在陇县。

乔琰先取阿阳后走冀县,恰好和他们没撞上,如今也算是要做出个扫尾了。

这还偏偏是个名正言顺的出手。

乔琰拊掌赞道:“先生这四说令我受益匪浅。”

树权威于羌人,在豪族内部举一压二、将人往境外丢、先杀几族为诫——

这四项举措齐下,如能落成,她倒也不必对西平麴氏如此担心了。

反倒是麴氏内部得当心着点她的分化压榨手段。

贾诩不愧是贾诩,也无愧于乔琰印象里的毒士之名。

见乔琰对这回答颇为满意,贾诩便朝着乔琰拱了拱手:“君侯既已解惑,那我便先告退了。”

然而他刚要走出房门,又忽然听到乔琰说道:“先生且慢,还有一事我想请先生为我去做。此事也非先生不可。”

他一听到这句“非先生不可”便直觉不妙。

这听起来可不像是被丢到哪个岗位上扫尾之类的事情!

甚至很有可能是比替她驻守在媪围城,从葵园峡以北指挥进攻还要麻烦的事情。

见他立时表现出了一副紧张莫名的样子,乔琰不由笑了笑,“先生不必这样的表情,只是先前说到了韩遂写的几封信,写给马腾的和写给汉羌叛军的都提到了,我便忽然想到,还有一封信也该发挥出几分作用来。”

还有一封信?

最后还剩下的一封信,是韩遂写给董卓的。

意识到这一点的贾诩面色微怔。

以他所见,乔琰绝不可能只是要好心将韩遂生前没有成功寄出的那些书信,都给送到该去的人手里,就像是她给韩遂准备了擦眼泪的绢布一样“尊敬长者”。

这一封信的送信方式必定非比寻常。

他对上了乔琰那双眼睛,见其中一改先前的平静,而有若急湍蛰伏于横波之下。

就连她的语气里也带上了不容他拒绝的口吻:“我想请文和先生明日随我一道,去见一见韩遂的手下。”

被从葵园峡处带回来的韩遂手下中,寻常兵卒已直接被混编进了并州军的小队之内。

就是那以斩首计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小队。

反正他们也不过是在韩遂手下混口饭吃的,并无太多立场可言,现在换了个上司,算不得大事。

哪怕这其中还有对韩遂心心念念的,在共同吃住的小队内其他士卒看管之下,也掀不起多少波澜。

但先前被韩遂委以重任的,以成公英、阎行为首,连带着几个还未战死于葵园峡一役的校尉一道,都被关押在了金城的大牢之中,等着乔琰在料理完了手头的事务后,再对他们做出安排。

为防曾经为韩遂所掌控的金城里,有人会干出将人救走的事情,乔琰专门分出了一支队伍在此地作为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