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397)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可当盖勋从车窗视野中看出去的时候,所见到的却可能是一副他永生都难以忘记的场面。

在西河郡这一片并无太多山地起伏的原野上,掀起了一片由远及近而来的雪浪。混杂在这片震天动地的声响中,好像还带着一种有若真实浪潮的流动感。

那是大批骑兵奔马而过所溅起的碎雪!

它们在空中炸碎成了团簇的飞尘,落地复起,起而复落,杂糅交织几如地上之云,高原之浪,充斥着令人视线都随之掀翻反复的动感。

而在盖勋的视线中,这一支队伍尤其特殊的是,身着铁甲骑兵所骑乘的马匹也同样着重铠。

于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种铁铠的重量,让他们奔行于雪原之上,马蹄声中也有一种铁具砸地的惊人声响。

日光之下,这以千计数的铠甲流动着银黑交错的辉光,马匹的本色被铠甲所覆盖,同样映照出一片令人目眩的颜色,而这马蹄经行之处的雪地,也像是已经在日光中变成了一片汪洋。

所有的这些或明或暗的颜色,都在雪原上归于一个白字。

其中也只有一个颜色是红的。

正是那领头人!

这抹跳脱的鲜红不过须臾就已经抵达了盖勋的面前,也让他好像并不需要经过对方做出什么自我介绍,就可以清楚地判断出——

这不是别人,只有可能是乐平侯乔琰!

盖勋不由为之一惊。

当他走下车来的时候,更是只觉一片扑面而来的煞气。

他眼见这并未着铠甲的少年州牧,在与傅干交换了个眼神后,将目光落到了他的脸上,开口说道:“我本是带着骑兵队来试试马蹄铁效果的,想不到在路上能遇到盖太守。真是今日出行之幸!”

在她说到马蹄铁的时候,盖勋留意了一番她所骑乘的马在脚下发出的踢踏声。

这声响让他陡然意识到,让这些骑兵动静有别于寻常的,不是地面的积雪,也不是因为马匹的负载更重,而是因为这些马匹的脚底显然还有另外的东西。

这些东西……它们若能增进骑兵的负重和行动力,必然对凉州之战大有裨益!

所以哪怕盖勋还未曾知晓马蹄铁的奥秘,也还未曾跟乔琰说上几句话,在对上她意气风发的面容之际,想都不想地将一句话脱口而出:“乔并州预备何时征讨凉州?”

自入并州地界所见种种,都已让他再不怀疑,乔琰确实有平定凉州之乱的本事。

甚至是以一把利箭之势直入凉州的本事!

也正是出于这种希冀之情,他在发出此问的时候,不免在语气中稍显急促了几分。

可乔琰若是介意于他有此一问,也不必将他从凉州专门请过来了。

她扬鞭西指,给出了个在盖勋听来斩钉截铁的回答——

“明年四月!”

第148章 新年伊始

不过此时,距离那在乔琰口中的“明年四月”,还有四个多月的时间。

起码在光熹二年的四月到来之前,并州先迎来的不是对阵西凉之战,而是——过年。

自孝武皇帝以太初历作为标准汉历,年节才从冬至改为元月初一。

当光熹二年的这一日到来,乔琰从所住州府小楼的窗口朝外看去,这晋阳城也只是天色刚擦亮而已,却已有一片沸腾的气氛传到了她的耳中。

她干脆换了身不太打眼的衣服,下楼去了街上。

这已是她在来到这个汉末年代开始所经历的第六个春节,却还是有些不太适应没有鞭炮声的过年。

可想想要是此时就有火药推行,她要想平定周遭,就不能只靠着骑兵优势,还得头疼更多的问题,她便又觉得像是眼前这样也不错了。

虽无火炮喧嚣,这年节的年味也自有其他方法来弥补。

按照汉时的规则,正日各地必行大傩驱邪仪式,并州也不例外。

十一二岁的少年合计一百二十人,此时已在方相氏的带领下呼喊过街巷打鬼。

这捉来的“鬼”只是个稻草和楮皮纸所扎成的人形,被托举在最前排的支架之上,此刻将被从晋阳一路带往西河郡的方向,直到被丢弃入大河之中。

这便代表着并州一年之内的邪祟都被随之沉河驱逐。

或许是因为乔琰的武力威慑,这位并州境内行“方相氏”之权的长者,还往并州州府来了一趟,问询是否可为。

乔琰没有拦截这种行为。

在并州今年有新住民到达,又确实需要一个仪式来敬告新年的时候,这种从周礼开始就规定下去的礼节,是有存在必要的。

驱邪逐疫,也是在方今大疫时常横行之际,稳定民心的一个举动。

她只是提出了两个要求。

其一,并州州府原本的弃鬼于河,选的是汾水。但随着她的统治,西河郡与上郡的情况相对趋于稳定,不如将河流选为黄河,也更符合中原认知的祭告河神。

不过这样一来,要完成“除夕夜逐”的活动行路的距离就变长了。

为免这些执行随队任务的少年人在途中发生什么意外,乔琰干脆将这个除夕之行改为元月初一。

其二,队伍中的一百二十名少年人中前列的三十位,名额交给乐平书院中的学生,随后的九十人名额也不需限制性别。

这样一来,方相氏崇拜若有朝一日不能为她所用,也可将此举变成学生活动。

乔琰目送着这一列少年远去,随手在街边的摊贩位子上买了块桃木牌,见这摊贩似乎认出了她来,她一面将钱递了过去,一面比划了个莫要出声的手势。

桃木牌的正面与各家门前的勾画图案一样,正是猛虎,反面则画着神荼和郁垒两位门神。

乔琰不免琢磨起了唐朝时期的门神。也不知道有没有希望到哪一日神荼的位置会被换成典韦,想想都觉得这场面会挺有意思的。

而如今纸业不发达,自然也无春节贴对联一说,在并州境内的门上挂的还是苇茭。

一种说法是神荼和郁垒是执着苇索捉鬼的,另一种说法是苇茭的这个茭字,正取的新旧交替之意。

在乔琰往街头一游折返回来的时候,州府门前也早挂上此物了。

可现在好像还多出了一点奇怪的东西……

因乔琰准备来发个压岁红包,在并州州府任职的各位都被她给征调了回来。

但这会儿这些人还人手捧着块染了色的薯蓣糕,可真是让这一批文臣武将多了一种排排坐吃点心的滑稽气氛。

“……谁能给我个解释?”乔琰环顾一圈问道。

戏志才带头回道:“君侯,我等是这么想的,乐平积攒下来的第一批百万石粮食,乃是种植薯蓣所得,虽然如今还是恢复到粟麦为主,总还是该对其做个纪念。不若按照元月初一,不因此物引起风疾的官员便以食用薯蓣糕为俗,以表忆苦思甜之意。”

对戏志才等人提出的这个想法,乔琰没什么意见。

这还得算是个追根溯源的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