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387)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此地从冀州大县忽然荣升为国都,达官显贵的数量骤然上升了一个层次,已让这座城市进入超限负载的状态,必须尽快进行城市的扩建和向外的疏导。

偏偏这些达官显贵刚经历了洛阳之变,对囤货的冲动远胜过从前,难免将邺城内的粮食一抢而空。

而为了充塞国库,以及填充袁绍麾下军队的军粮,他们又朝着周边征发了一批。

并州与邺城之间可通过太行八陉之中的滏口陉相连,乔琰要想知道邺城的动静,可要比探听董卓在长安的所作所为还要容易得多。

她也清楚地知道,在这种多方面造成的压力之下,哪怕已经接近于丰收时节,邺城的粮价依然居高不下。

要不是如今的粮食有价无市,乔琰都想拿并州的粮食去发一笔横财。

见许攸沉默,乔琰冷声说道:“我不必许子远先生教我什么大道理,也莫要拿什么国有二主不利民生之类的话来说服我,你若有什么旨意尽管宣读出来便是,听与不听,我自然会做个盘算。”

许攸觉得自己打从在士林之中闯荡出了些名声以来,还没有见到过这般荒诞的画面。

拿着圣旨宣旨的那个反而成了理亏之人,听圣旨的却安然端坐,简直像是个在看戏的观众。

可若是他曾经见到过鲍鸿是如何将先帝遗旨交给乔琰的话,大约就不会这么想了。

但如今形势比人强,他也只能将这封册封的诏书给宣读了出来。

要乔琰看来,这封诏书倒是对得起邺城那头的饱学之士更多的特点,其中连篇累牍的褒奖之词譬如“名门贻祉,华宗诞秀,聚壤为阵,裂帛成旗”,接连说了三四行,无外乎便是想从乔琰身上找到与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让她看看清楚到底哪一方阵营才是她应当站定的。

而后便是那句最为要紧的话,“特加汝为骠骑将军”。

这句一出,李肃差点没惊得跳起来。

早在看到邺城这边来人是许攸和审配的时候,他就觉得他作为董相国这边的宣旨代表,和那两位完全不在一个水准线上。

审配刚烈,许攸擅辩,若是让他与那两位打擂台,他是完全没有胜算可言的。

唯独可以跟乔琰稍微拉近一点关系的,也只有一句而已,他是个并州人。

听到乔琰先对着许攸做出了一番嘲讽驳斥,李肃心中不觉窃喜,又觉得以许攸这般口吻,只怕邺城那边的人还觉得可以依靠于大义之名,将乔琰给拉拢在麾下。

若他们真如此做了的话,还能再将乔琰给激怒一些,正好给他们这头商谈的机会。

却不料这些世家子弟竟也算是能屈能伸,虽然拿道德绑架说了一轮,该给出的名头却是一点没少。

这就……很尴尬了。

几乎前后脚抵达的使者,前者因为归属于董卓,后者因为归属的政权问题,都无法从乔琰这里得到绝对的认可,现在又拿出了一模一样的名号。

也不知道是应该说经过了洛阳之战后,这两方人都得正视并州的实力,还是应该说,幸好她给自己的气运又往上点了点,让这伴随着实力而来的锦上添花之事,充满了一番戏剧性。

乔琰露出了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我看二位应当先交换一下旨意,比较出个高下,再来同我商谈。”

她话说到此,并未再行多言,便已拂袖起身离去。

反正她有足够的立场可以两方都不听,那就让他们待着好了。

眼见乔琰离开,许攸连忙从李肃这里借阅了圣旨,见到最末所写的骠骑将军四字,当即意识到了为何她会有这等反应。

糟糕!他们还是低估了董卓在此时做出的反省和补救行动!

他与审配对视了一眼,审配当即意会,朝着乔琰的方向追了出去。

好在他们还有二手准备,此番往并州一行,审配不是以宣读圣旨的名义而来的,而是打替袁氏大公子来感谢乔琰的旗号来的。

“我听闻审正南在河北多有慷慨不可犯节之名,自袁本初奉天子于邺,即将正南先生委以重任,何故却是来替大公子送礼的?”乔琰漫不经心地回道,心中不免有几分郁闷。

袁绍此番派人前来可真会选人。

审配出身河北豪强,又对其主忠诚,固然多被人评价为“专而无谋”,但光从其守城的本领上都可看出他的军事本事倒也不小。也别管此人本事如何,他都不是会被身在并州的乔琰所策反的。

许攸就更不用说了,他与其说是效力于何进大将军府,还不如说是始终和袁绍保持着一番交情。更兼之此人虽有些聪明才智,却也贪而无治,显然也不是乔琰拉拢的对象。

审配闻言回道:“袁氏上下一体,袁青州为大公子还人情之礼,再合适不过。”

这也未尝不是在表达另一个意思,乔琰对袁基有恩,与袁绍有仇,但出于袁氏本为一体的想法,恩重于仇,所以乔琰大可不必因为和袁绍之间的小矛盾,而对邺城朝廷存有偏见。

见乔琰将礼物给收了下来,审配不由松了一口气。

却不料在第二日,他与许攸商量好了一番说辞,抵达州府之外的时候却听到了个堪称晴天霹雳的消息,乔琰并不在州府之中。

程昱这位并州别驾板着个脸的时候还是很有几分威胁力的。

面对审配、许攸和李肃三人齐刷刷投来的目光,程昱坦然回道:“我并州境内正值丰收之时,君侯亲自往行四方巡视有何不妥?毕竟此番洛阳征战还多拿了五万石军粮出来。”

“……”许攸可以发誓,就按照他和审配二人,从滏口陉入并州,经由上党郡至于太原郡的一路所见,这并州境内的丰收盛况,让那位乔侯绝不可能缺这劳什子的五万石。

说这是对他们潜台词的拒绝还差不多!

可还没等另一头的李肃得意多久,又听程昱继续说道:“再者说来,秋收备粮正为征讨凉州与董贼所用,自然是要慎重些的。”

李肃的笑容立刻凝固在了脸上。

这两句话换了郭嘉或者戏志才来说,绝对没有让程昱说来有效果。

他替乔琰坐镇中央已久,话中自带一份颇显煞气的气场。

更让他所说的征伐之事仿佛无有商榷的余地……

除非加钱。

饶是李肃在离开长安前往并州之前,已从段煨的口中得知过,并州军若是想要进攻长安没有那么容易,也很难不在此时心中焦急。

不过算起来,乔琰让程昱说的,不全然是借口。

这一趟的丰收后,她确实是要再深入考虑考虑军粮之用。

并不只是食物库存的问题,还有军队作战期间军粮保存和携带的问题。

张牛角觉得自己都已经快在并州从房屋建造到农具生产,再到现在的军粮产业,混成个全能打工人了,这么一对比他就很羡慕被乔琰安排去训练流民兵卒的梁仲宁。

可在乔琰问起他负责部分的成果的时候,他又飞快回道:“君侯先前说想制作锅盔为军粮,这个最是简单。”